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谓网格作图,就是利用无刻度直尺,根据网格和所作图形的性质,通过寻找格点来完成的作图.本文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网格构图法解决有关无刻度的直尺作图问题.一、作三角形的中线作三角形的中线可以通过构造矩形或应用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来解决.例1 如图1,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8×8的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作AB边上的中线CP.解析 如图1,取格点M,N,则得矩形ANBM;连结MN交AB于点P,  相似文献   

2.
<正>1 引言2019年天津市中考第18题作图题称得上是网格作图题中的酷题,它是对用无刻度直尺作图的又一次挑战,在文[1]中我们对于性质作图进行了研究,这里我们对这类在网格中有限制条件的性质作图进行剖析,给出思考过程,与老师们分享.2 题析案例1 如图1,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1)线段AB的长等  相似文献   

3.
<正>只用直尺(无刻度)作图问题,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创造性,它注重数学思维的考查.由于少了圆规的相助,直尺只能用来画直线、射线或线段,以及由它们组合成的图形.解答此类问题时,在动手操作探索作图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下面举例说明.一、作三角形的高例1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图1中,点C在半圆外,图2中,点C在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  相似文献   

4.
问题1如图1,根据格点A、B、C、D的位置,通过计算推证:∠BAC=∠DAC.问题2如图2,三个同样的正方形并排放在一列,计算:∠ACB+∠AEB+∠AGB的角数.问题3如图3,在正方形格点有6个斜三角形:①△ABC,②△BCD,③△BDE,④△BFG,⑤△FGH,⑥△EFK.在②~⑥中,与①相似的有哪些?问题4以O为圆心,5为半径在图4中画⊙O,⊙O的圆周经过的格点个数是多少个?问题5如图5,是格点纸上画有一个圆,能否仅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就能确定圆心的位置?能确定则写出确定的方法;不能确定则说明理由.问题6△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三边上均无其它格点,形内…  相似文献   

5.
<正>无刻度直尺作图不同于传统的尺规作图,它只能用来画直线、射线或线段.在作图时,关键在于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确定与题意相符的两个点或一个点(另一个点已知),再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基本性质即可.本文通过江西省近几年中考卷中的一些实例和原创题,谈谈如何仅用无刻度直尺解决与三角形,特殊四边形,正多边形以及圆有关的几何作图题.一、与三角形相关的作图在三角形中作图时,常常需要从设问出发,挖掘图中隐含的线段、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题目:(1)如图1,已知A为直线BC外一点,试利用圆规和直尺(无刻度),作出经过A点且和AB垂直的直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如图2,已知射线AB,试利用圆规和直尺(无刻度),作出经过A点且  相似文献   

7.
<正>1原题呈现题目:如图1,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E为格点,B,F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C为AE,BF的延长线的交点.(Ⅰ)AE的长等于___;(Ⅱ)若点P在线段AC上,点Q在线段BC上,且满足AP=PQ=PB,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PQ,并简要说明点P,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解题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活动,在解题中离不开数学思想的指导,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是按部就班的?还是创新的?本文提供"尺格作图"问题的另类解法,以期说明解题活动与创新思维的关系.一、问题背景:例1(2014年天津中考题)如图1,将△ABC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点B,点C均落在格点上.(1)略;(2)请在图1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近几年中考作图题的分析,作图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作图技能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近几年中考作图题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模块来探讨求解作图题的方法和技巧.一、情境化作图例1 (2019年无锡中考题)按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1,A为圆E上一点,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作出圆内接正方形.  相似文献   

10.
<正>仅用直尺作图是指只能通过无刻度的直尺画直线来完成作图,它是尺规作图的拓展与延伸.仅用直尺作图通常有两种类型:网格背景作图和几何背景作图.本文主要探讨几何背景下仅用直尺作图.初中阶段几何背景通常有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正多边形等,涉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轴对称、中心对称等丰富的知识.因此,几何背景下仅用直尺作图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也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适当渗透仅用直尺作图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11.
<正>格点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它不仅考查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而且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下面将几类不同的格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正方形网格作图与说理题例1如图1所示,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考考你     
图中由36个小方格组成的大正方形上,散乱地放着A~E的五块小正方形,现只给你一支没刻度的直尺和一支笔,你能算出五块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13.
<正>几何作图是数学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数学教学中,作图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近年来关于几何作图的考查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在不少地区的试卷中均有体现,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作图工具的使用看,几何作图不仅仅局限于尺规作图,还有无刻度直尺作图、刻度尺作图、圆规作图等.笔者整理了几种常见的几何作图形式,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初等几何中,只许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的作图,被称为尺规作图.  相似文献   

15.
<正>1问题提出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Q Q向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将△ABC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落在格点上.(1)计算AC2+BC2的值等于;(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獉獉獉的直尺,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矩形,使该矩形的面积等于A C2+BC2,并简要说明画图方法(不要求证明).该老师同时将参考答案发给了笔者,说没看懂答案的意思.笔者有一个习惯:总是在自主思考有了解  相似文献   

16.
<正>尺规作图源于古希腊数学,主要指的是利用无刻度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作图,直尺只能画线段、延长线、直线和线段,圆规只能画圆弧和圆.因为尺规作图和常规画图存在差异,整个作图过程不可度量.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规范用语,根据典型问题总结尺规作图学习规律,这样才能高效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们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经常遇到在网格中利用无刻度的直尺(只能画线)作出特殊图形(如,角平分线、高线、等分点、旋转、轴对称等).这些问题可利用网格中的特殊点和线段,通过全等或相似来解决,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图形性质的逆向思维.这类题思维难度大,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本文就各类网格无刻度的直尺作图问题作一探讨和分析,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8.
<正>尺规作图是数学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限制条件下的特殊作图又是从古到今数学家们争论研究的问题之一.1673年,丹麦人摩尔证出用直尺和开口固定的圆规可以完成一切尺规作图; 1797年意大利数学家马斯罗尼发现只用一个圆规就可完成一切尺规作图; 1822年法国数学家彭色列进一步证明,预先在纸上画一个圆(有圆心),只用一把无刻度直尺就可完成一切尺规作图.这一系列特殊作图的背后,是  相似文献   

19.
中考与网格     
正自新课标全面实施后,以网格为背景的中考试题,再也不陌生,并且网格可以承载各种知识点,从而备受命题专家们的关注,不仅如此,年年考还年年有所创新.为了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此类问题的中考题型,现归纳几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按照要求画图例1(2013年吉林省)图1、图2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每个网格中标注了5个格点.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1中以  相似文献   

20.
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的长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嘲心,任意的长为半径画一段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