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孟山  王琳 《中国编辑》2023,(11):77-83
伴随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普通受众有机会通过短视频参与新闻生产。短视频技术的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知识鸿沟,让受众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并理解信息;也赋予了受众“可见性”的权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但受众生产与传播的新闻短视频也存在模糊新闻公共属性、加剧后真相风险、信息侵权和信息虚假等问题。因此,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新闻机构、短视频平台、受众等多元主体共同规范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从赋权到规约,形成良性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短视频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社会上出现一波短视频传播热。本文基于凯尔纳"媒介奇观"理论,试图从短视频热潮这一奇观现象的呈现特征和文化解码两个方面阐释这一充满碎片化时代特征的媒体奇观,借此把握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3.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崛起。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但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譬如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转向各类短视频平台,致使其面临着受众急剧流失的现状。为了有效应对短视频的发展给电视媒体造成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也开始以“新闻+短视频”的形式向用户推送及报道新闻事件。基于此,本文充分阐述了短视频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进而结合这些现状为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壮大,短视频成为受众使用率最高、黏度最强的媒介传播形式。作为最大众化的视频传播形式,短视频视觉化的强参与性、强互动性等媒介特性,引发了卷入、围观、俘获的受众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受众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短视频平台中的受众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短视频传播中受众卷入、围观的内在原因,以及受众被短视频俘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
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短视频以时长“短”和内容“多”的优势,拥有大批的受众,且趣味性强的内容很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然而要使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例如,后期制作、场景变换、镜头设计、背景音乐选择等多角度创新。本文介绍了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内容和受众范围的特点,找出了短视频目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根据不同角度的创新也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短视频是近年来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受众可以毫无负担地接受其传播。同时短视频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更多地了解实际新闻内容,最大限度地了解相应事件的开端与发展。新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条件,但在具体的变革与融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多创新。为了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并保持其主导地位,应积极借鉴短视频的发展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浪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日益深化,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分析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用户媒介依赖状况。研究发现,受众媒介依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众对媒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双重沉浸,二是媒介依赖趋向人际依赖和群体依赖。从亚文化视角来看,媒介依赖的形成原因是亚文化群体在抖音短视频中形成了强烈的自我认同,并获得了自由表达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短、平、快为显著特点的短视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随着抖音短视频APP2016年正式上线并迅速火爆全国,学界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抖音短视频受众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归纳学界对抖音短视频受众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短视频的出现更是优化了信息的交互性,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也逐渐朝着新闻短视频化的方向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短视频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还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但是在新闻短视频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内容同质化、价值观导向错误等问题逐渐出现,导致新闻短视频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群体的需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处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更短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实质内容。对于电影艺术也是一样,一些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电影,他们可以对电影艺术进行属于自己的二次创作,解读、分析,抑或是恶搞,并在自媒体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因此电影解说短视频应运而生。这样的视频媒体形式,也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受众对于短时间获取电影信息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了如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通过研究该网站上电影解说短视频,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受众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如此欢迎的需求成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软件的简化普及和社会大众对短视频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促进新媒体短视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最初的形式为视频图文拼接,发展到现在已是动图视频形式,信息传播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感。本文对新媒体短视频进行概述,探究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受众已不再满足于文字图片等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视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技术推动下"用户自制短视频"应运而生。而一个新的媒介形式如何发现和稳定其受众,本文针对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媒介多样性的催化作用下,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美食博主成为短视频领域“现象级”的存在,自2014年由韩国传入中国以来,受众需求的助推和官方的纠偏使得铺张浪费、暴饮暴食的不良风气扭转,美食类视频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并以其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添砖加瓦。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受众、营销的角度切入,分析短视频平台部分高认知度美食短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而反思短视频平台美食板块的现实构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成为媒介文化的新宠。制作准入门槛低、内容题材丰富偏娱乐化、受众年轻化是短视频的特征所在。短视频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警惕过量的短视频会让人们陷入浮躁、浅薄的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时代儿童影像广泛传播,儿童网红大量涌现,短视频平台呈现出儿童"异化"的各种影像奇观:具有"成人美"的身体奇观;不健全成人价值观的话语奇观;凸显儿童主体性的创作奇观;成人视角下的观赏奇观.影像中的儿童虽然体现了成人化、商品化的特点,但在儿童影像他者建构的悖论中,不应意味着"童年的消逝",而是儿童话语权的回归与童年影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短视频应运而生,其制作简便并且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参与性。短视频的高产、灵便冲击着我国电视民生类的新闻节目,也使一些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减少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广告的收益。本文主要对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让新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桂涛 《新闻前哨》2020,(3):69-71
"吃播"顾名思义即直播吃饭,早在2013年于日韩两国兴起。随着我国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借助哔哩哔哩、美拍及快手等平台,以"吃饭"为主要内容,用博人眼球等方式,呈现奇观化效果的"吃播"视频。本文从"媒体奇观"的理论视角,探析"吃播"短视频奇观化的建构与表征性,透视其表象背后文化、社会心理和商业性多种因素的纠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受众对于短视频内容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休闲娱乐方面,而是呈现日趋多样化。因此资讯类短视频在近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方法:本研究将聚焦抖音平台上的资讯类短视频,探析该平台上的内容生态是否会对用户的使用态度产生影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资讯类短视频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标题的情...  相似文献   

20.
付静 《出版广角》2021,(4):60-62
文章基于短视频发展的现状,结合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转型发展的趋势,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阐述学术期刊短视频应用的优势,并从人才、资金、技术、定位、内容等方面分析学术期刊短视频应用的困境,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以期为学术期刊短视频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