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展览是自然博物馆科学普及的主要任务,而陈列设计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国内近年来几大自然博物馆的新馆建设,从指导思想、建馆目标、功能定位、展示理念、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等几大方面,概要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为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本文详细解读了2007年12月4日落成开放的园林博物馆新馆,从“园林之城”苏州的文化环境中阐明园林博物馆新馆的建馆背景,回顾新馆设计、构思、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与突破、详析新馆布展陈列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园林博物馆在立足园林、服务社会上的成效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制作工作是保证和落实陈列设计,保证展览质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但制作作为陈列工作的四个步骤之一,还没有在许多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博物馆中被真正地认识,也没有应有的地位,这里作一点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4.
景观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中重要的陈列形式之一,特别是在自然博物馆的陈列中的应用更为重要。今天,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陈列应用到景观陈列,其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些博物馆将某些主题单元陈列展厅的设计成完全的景观陈列展厅。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例,1998年新馆Ⅰ期陈列开放的六个展厅中,有四个展厅的陈列应用了景观陈列。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陈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于1996年3月份,联合举办了“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这次“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的“评委会”,是由各方面的专家、博物馆主管业务的馆长、市文物局和博物馆学会的有关领导等,共17人组成。评选期间,共参观考评了北京地区大小博物馆90余个,从中共评选出30个获奖展览。 “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不仅是评选出了获奖的展览,更重要的是总结出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办法,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陈列艺术水平,体现出博物馆陈列区别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陈列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历史的缩影和重现其灿烂文化风貌的窗口,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博物馆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一个高质量的陈列对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情操,激发人们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起着有益的作用.所以,博物馆的改革,首先是提高陈列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主编工作,  相似文献   

7.
郑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经过50余年的发展,郑州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成为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1999年,郑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其新颖的建筑外观寓意“天圆地方,鼎立中原”,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独具特色。新馆占地面积9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馆面积8337平方米,推出的常设陈列有“郑州文明曙光”、“郑州古都风采”和“古代文化神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8.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奉献给社会的最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陈列展览不仅是博物馆沟通观众、服务社会的手段,也是其收藏、保管和研究与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那么博物馆如何推出好的陈列展览,如何围绕陈列展览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以期推动博物  相似文献   

9.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博物馆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陈列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和体现社会职能和教育作用的主要方式,其质量好坏,效果如何,对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因此,陈列修改尤其是基本陈列的修改问题,已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对现有陈列究竟如何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笔者在博物馆陈列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陈列改革的某些问题略有思考,虽不成熟,但仍贸然草就成文,以就教于文博界的专家、前辈及同仁。  相似文献   

10.
近年高校博物馆也受到社会、政府的重视 ,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首先高校博物馆改变了过去的观念 ,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位置 ,坚持以科研、教育服务的同时 ,将对外开放、科普宣传放在首位。这一举措不仅给高校博物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且在社会上也占领了一席之地。当前摆在高校博物馆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进行陈列布局改造 ,本文从我们长春科技大学地质宫博物馆奇石展陈列形式分析 ,初步探讨高校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  一、根据我馆的特点 确立陈列选题确立陈列选题是博物馆实现其主要社会功能的基本前提 ,是总体研究与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故居改陈是 2 0 0 0年 5月正式开放的。郭沫若故居的设计语言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 ?首先 ,这只能从名人故居的人物特色、语言特色、环境特色这一历史文化的感应和现代技术的运用方面来解释 ,它也是众多创作者的智慧所在。第二 ,前人所留下的文化遗产 ,重要的是精神方面上的财富 ,我认为属于“不可见文物” ,深刻挖掘潜在力 ,已成为进入故居陈列高境界的途径。第三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探索名人故居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北京的名人故居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亲身工作与实践展开讨论 ,并提出一些建…  相似文献   

12.
明孝陵是目前南京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所反映的明代文化是古都南京厚重文化积淀最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计划将于2010年竣工。新馆开馆时,如何使中国国家博物馆真正成为展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历史与艺术殿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xhibitions on maternal scaffolding or teaching conversations within a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 total of 31 mother‐child dyads were observed and videotaped within two different exhibition halls and the conversation was transcribed for analysis. Using categories of coding that compared higher‐level conceptual conversation versus perceptual conversation such as nam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ing techniques were examined via paired t‐tests. More conceptual, higher‐level verbal teaching was observed within the traditionally designed exhibition hall than within a hall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terviews with the mother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aware of phys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xhibition halls and intentionally varied their scaffolding in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自然博物馆陈列展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博物馆建设如今是一浪高过一浪。针对目前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自然博物馆如何创新使陈列更加生动、富有特色,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甘肃是我国的彩陶大省,素有“彩陶之乡”美誉。拥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文物藏品的甘肃省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调整,即将推出一系列新的陈列面向广大观众。本文就新馆开馆后三个基本陈列之一的《甘肃彩陶》专题陈列,从展览的选题、定位、内容设计体现的特点和形式设计中需把握的原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陈列作为具有确定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客观存在,在体现博物馆组织性质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陈列是博物馆工作者主动创造活动的结果,博物馆工作者对陈列性质、特性和功能的认识,籽深刻影响陈列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样式,影响陈列与观众的关系。当前,中国博物馆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观众的素质和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一、博物馆和纪念馆陈列的特殊性博物馆和纪念馆陈列是展览展示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陈列形式是根据历史文物、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艺术和技术的表现手段达到完整、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陈列内容和历史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