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基因技术     
我国第二代转基因棉花适纺60支纱据《科技日报》》2012年3月22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等联合攻关,在成功研制并推广了第一代转基因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有效抵御住棉铃虫危害的基础上,又在第二代转基因棉花的优质纤维品种培育和材料创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标志我国第二代转基因棉研究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据报道,中棉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的纤维长度达32.6mm,达优质棉标准;中棉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完成的优质大铃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单铃重可达7.5g,结铃率比一般棉花品种提高20%以上,平均纤维长度比一般棉花品种增长约3mm;西南大学完成的高衣分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详细探讨了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培育的方法和途径及其研究进展,对提高转基因棉花品种的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植物资源,促进转基因植物品种的培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在 2 0世纪已广泛渗入农业领域 ,高科技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研究和生产模式 ,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和医疗产品。以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最发达的美国为例 ,美国市场 5 0 %以上的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是转基因品种。 2 0 0 1年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转基因抗虫棉花和玉米等在全球种植面积已超过 5 2 6 0万公顷 ,预计 2 0 0 5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产品的贸易额将达到 80亿美元 ,2 0 10年达到 2 5 0亿美元。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 ,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和管理越来越重视。 19…  相似文献   

4.
[基因技术 ]中国诞生世界上首批“兔毛棉花”服装据 2 0 0 1年 9月 4日《文汇报》消息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把从兔子身上分离到的角蛋白质基因转入棉花 ,使棉花纤维首次具有了兔毛的品质。第一代转基因棉于 1998年育成 ,4年来经过在江苏、河北进行筛选、育种 ,目前已经育成第六代转基因棉花 ,且遗传性稳定。今年在江苏试种的“兔子棉花”获得丰收 ,部分棉朵为美国棉花博物馆收藏 ,其余的被加工成 5 0 0件T恤和套衫。经试穿 ,转基因T恤色泽光亮似兔毛 ,且手感更为柔软 ,十分滑爽 ,富有弹性。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技术对棉…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当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三大主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在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这些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苜蓿等主要农作物遗传转化现状.着重论述了作物转基因技术在抗病虫、抗逆、品质改良、雄性不育等方面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当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三大主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在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这些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苜蓿等主要农作物遗传转化现状.着重论述了作物转基因技术在抗病虫、抗逆、品质改良、雄性不育等方面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我国的棉纺织品也畅销世界各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房卫平,长期致力于棉花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标记,并建立了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由他主持完成的项目“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GS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月2日,记者有幸专访了房卫平。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3月20日起,我国农业部给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在内的种子及其制品的17种转基因食品贴上了标签。实际上,目前我们的超市里已经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在销售,如西红柿和柿子椒等。转基因食品能放心地吃吗?  相似文献   

9.
利用棉花和甘薯探讨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多数物种的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嫁接移栽法。该法用于移栽棉花试管苗,可使壮苗移栽成活率由48%提高到90%以上,条件好的可达100%,不仅适用于壮苗、大苗,而且还适用于弱苗、小苗移栽,甚至对于部分污染苗,也可进行移栽,由于移栽的试管苗缓苗期短,有利于移栽植株的生长发育。该法可有效地解决诸如棉花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植株难移栽成活的物种。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扰人们多年的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重要的民用和战略物资,棉花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生物病虫害,尤其是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啃蛀棉杆,蚕食棉叶,钻蛀棉桃,对棉花危害极大.1991~1994年病虫害在北方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每年造成高达6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棉农谈虫色变,植棉积极性空前低落.因此,具有本身能产生抗虫物质的转基因抗虫棉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转基因抗虫棉,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在其表达出相应物质后,让棉铃虫等害虫一吃就死,具有抗虫性状的棉花.……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本文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The phytochrome B (PHYB) gen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was introduced into cotton throug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PHYB gene in cotton plants were confirmed by molecular evidence. Messenger RNA (mRNA) expression in one of the transgenic lines, QCC11,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and other transgenic lines.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showed more than a two-fold increase in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more than a four-fold increase i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The increase in photosynthetic rate led to a 46% increase in 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an 18% increase in net assimilation rate. Data recorded up to two generations, both in the greenhouse and in the field, reveal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PHYB gene in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cotton by improving the cotton plant growth, with 35% more yield. Moreover, the presence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PHYB gene caused pleiotropic effects like semi-dwarfism, decrease in apical dominance, and increase in boll size.  相似文献   

13.
棉花在中国历史悠久,棉纺织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左右,棉花已经被引入我国新疆、云南、广东等边远地区,但是直到宋元之际它才开始向内地传播,它的许多优良纺织特性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兴起于西方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内涵丰富,可以用来呈现宋代人口增长和元代统治者大力推广棉花对宋元之际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希望可以推进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种分析的新思路。此外,宋元之际的主要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对当今棉花、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棉纺织厂细纱车间的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应在满足纺纱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从人体舒适性和卫生学两个角度考虑制定细纱车间的空气质量标准,并据此提出了细纱车间的空气质量标准。同时,建议在原棉国家标准中设立细菌数量,特别是革蓝氏阴性菌数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黄道婆是中国棉纺织技术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她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贡献巨大,主要表现为"捍、弹、纺、织"等四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的种植尤其是纺织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抗植物虫害基因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来源,抗植物虫害的基因可分为三类:即从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分离出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bt基因)、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昆虫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植物凝集素基因(lectin gene)。三类抗植物虫害的基因具有不同的作用原理、类型、抗虫谱。抗虫基因工程发展十分迅速,抗虫棉的推广应用使抗虫基因工程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将多个抗虫基因联合一同导入同一植物,可拓宽转基因植物抗虫谱,且能延缓害虫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用于在斑马鱼中热休克全身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载体,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从P{hsFLP}86E/TM6B转基因果蝇的基因组中克隆出FLP.并同时对HSP-Wnt5A-EGFP载体进行改造,Wnt5A由FLP代替,并在FLP和EGFP编码区之间插入带有多克隆位点的IRES序列,获得pTol2-HSP-FLP-IRES-EGFP转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得到的转基因载体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单细胞期胚胎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经热激外源目的基因FLP和报告基因EGFP均能在斑马鱼中表达.pTol2-HSP-FLP-IRES-EGFP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对于建立FLP/FRT重组系统的斑马鱼转基因实验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安全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由此也引发了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安全性争端.目前对此争端已逐渐达成共识.通过严格管理和科学检测、监控,发展转基因技术,将会为人类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