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惠东是惠州市管辖的一个县,境内主要通行客家话。惠东客家方言动态助词主要有完成体标记词“开”、持续体标记词“稳/等/紧”和过去体标记词“过”。这些动态助词可兼作实词,“开”“稳”“等”“紧”“过”是动态助词还是实词,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与五华客家话相对比,惠东客家方言动态助词的语法功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都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是客家方言研究的一本重要文献,但里面对词语的“国语”译注有一些错误。应结合上下文和词语的音义关系,结合四川官话方言和东山客家话辨析其译注不妥当的词,它们是:卡、稀巴烂、默倒、幺爸、家物、夺、直见、架势。  相似文献   

3.
客赣方言毗邻地带存在着一些过渡词,它们进而延伸到客家方言区,有的发展成为客家方言特征词,主要有同族词"踮"、"点"、"漱"、"鏉"类,单独的词有"濑"。本文考证出它们的本字及其形成原理,对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明清  王长兴 《文教资料》2006,(27):175-176
客家是中国汉族民系中一个独特而又稳定的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词的音调,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对研究中国汉语言及世界语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客家特征词,谚语和独具客家特色的“三句半”出发浅谈客家方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赣南地区的独有客家方言特征词,主要研究这些词在赣南地区的语音、词源、词性,比较分析这些词在外区方言区的运用情况和在赣南各地区的运用情况.这些赣南客家方言词在客家方言的其他地区没有同样的说法,这些赣南客家方言与其他客家相比具有它的独特性;虽然其他客家方言地区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却又相似的说法,这又反映了赣南客家方言与其他客家方言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词缀“呃”在梅州大埔客家方言中相当活跃。文章以大埔客家方言词缀“呃”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方言语料的基础上,借鉴目前汉语方言词缀的研究成果,对大埔家客家方言词缀“呃”进行举例分析,得出大埔客家方言词缀“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畲族有三十三万人口,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地。经语言学家的考察研究,畲族所使用的语言大致有两种。一、绝大多数人——占畲族人口的99%以上,说客家方言。“这种客家方言同现在汉族使用的客家方言不完全相同,同汉语客家方言的分布也不一致,”“这种话是一种超地域而又具有一定特点的客家话。”二、只有一千多人说畲语,  相似文献   

8.
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鼎、鬲、釜、镬、锅等词皆为汉词中的烹饪炊具,古时读音相近,但并非皆为同源词,而是既有声转相通的同词关系,又有古今词语的更替关系。“锅”原指车缸、而今指烹饪炊具的“锅”原写作“ ”,汉时铁器使用普遍,铁釜和铁镬渐取代铜或陶制的鼎和鬲,晋时“锅”用以借为“ ”,据佛经音义所载,至迟在南北朝时,“锅”已可用来指炊器,唐时“锅”已有取“ ”而代之的趋势。鬲为古代南方言,镬亦为古方言,今方言中闽方言区和赣方言区用“鼎”,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广东)用“镬”,西南官自豪感、客家方言和粤方言也用“煲”,北方方言用“锅”,也有些地区“鼎”与“锅”或“镬”与“锅”并用,从方言对炊具的称呼亦可看到鼎、鬲、釜、镬、锅等词古今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客赣方言关系密切,两大方言有差异性也有共性。对客赣方言量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分析这两大方言量词使用上的异同和特点。通过165个词条比较,我们发现: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与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语在量词词类中是相同词的数量略多于不同词的数量;赣语和普通话相同的量词明显多于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相同的数量;两大方言有几个共有的特色量词,各自也有一批体现各自特色的创新性量词,二者相比,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河源客家方言的使用现状及保护客家方言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的途径: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和规划,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树立和加强市民对方言的保护意识;创作客家方言艺术精品,传承和保护文化“原生态”;以校园为阵地,传播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  相似文献   

11.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有自己的规律。与其他客家话和粤语比较,中山客家话的代词有突出特点:人称代词“格”的现象十分明显,复数表示法有异于其他各地客家话,其他的代词亦自成一系。  相似文献   

12.
从化江埔凤凰客家方言是从化境内的一种客家方言。通过对其音系及声、韵、调等音韵特点分析,指出江埔凤凰客家方言具有典型的客家方言特点,但由于受强势的粤方言的影响,江埔凤凰客家方言又带有一些粤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3.
怀集客家话分布在6个乡镇,17个村委会,总人口约4 000人。怀集客家话可分为"梅县型"和"长乐型"两类。它保留了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又在怀集粤方言影响下产生了一些变异。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闽语)、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人体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这三大方言人体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窥探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以及与普通话词汇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客家方言特征词的界定及其提取方法 ,并列举了部分例子 ,然后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近代汉语词 ,以此说明客家方言与近代汉语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6.
以梅县话为例,客家方言古语词的特点主要有:在词形上以单音词居多;在词义上以保留古义多,发展新义少;在历史层次上以隋唐以前的古语词为多,其次是宋代的古语词,再次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古语词;在和周边方言的关系上表现为与闽语共有的古语词最多。  相似文献   

17.
结合古代文献考察客家方言和西南官话共有的古语词,据此揭示客家方言与西南官话有较密切的历史关系,由此分析表明,这种关系主要是历史上东晋时中原汉人的南迁以及后来江淮、湖广的移民造成的,后来的客家人入四川对此也多少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闽方言的起始体类型与粤方言、客方言大不相同,闽方言起始体主要在动词前加“咯”等副词,或者在动词后加“了”等,而粤客方言起始体跟普通话相似,都是在动词后面加上类似于“起来”的副词。闽方言起始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是跟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香港新界客家话有一个否定词"口盲",表示"暂时还不……"或"暂时还没……"的意思,它在别的客家话里也是经常可见。本文经过分析和考证,认为它来源于义同"唔不曾"的"唔省",是"唔省"合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