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与探索中华书局出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这本学术性较强的历史书如今很流行。可以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历史的新形象”。那些原本以为历史索然无味的人,在读完该书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迷人。《正说清朝十二帝》(2004年9月底上市)在短短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近期,历史类图书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和关注。在全市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正说清朝十二帝》、《正说明朝十六帝》等图书位居前列,持续热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正说康熙》、《正说乾隆》、《正说雍正》等销量也有不俗的表现。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正说风”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文化     
《正说清朝十二帝》阎崇年着/中华书局/2004年1月版/定价:29.80元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崇年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正说清朝十二帝》(以下简称《正说》)恐怕是在目前中国内地最畅销的一部历史著作。该书一年内重印了15次,一共32万册。阎崇年先生过去曾写了二十余本书,一般每本都只印一两千册。《正说》一书的走红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出版社来说都  相似文献   

5.
一向被认为是大冷门的历史,从去年起逐渐成了读者最钟爱的学科,历史类图书也成了出版社竞相出版的香饽饽.从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易中天的《品三国》、梅毅的《华丽血时代》,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这些榜上有名的"史书"和中规中矩的历史图书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以来,出版了三本“正说”清朝后妃的书:章凯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妃》(新世界出版社), 李景屏、谷敏教授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农村读物出版社),博尔济吉特卓力克图先生等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金城出版社)。以上三书我是从网上知道的,没有看:而现在摆在我书桌上的,是徐广源先生撰著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书刚到手,墨香散溢, 急促翻阅,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偶然间从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来的每月新书报告中发现,大陆去年出版的<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要出繁体版了,要在以前这没有什么可诧异的,但是结合三月份联经上海书店(简体字版图书专卖店)推出的一期排行榜单(这两本书位居榜首),心里就不免犯嘀咕,有些不理解.如今,简繁体字版图书同在一处,除了版权所涉及的法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再次感慨:两岸图书市场快速交融的趋势下,如何解决"书种多,印数少"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华书局"和"于丹"成为出版界两个炙手可热的名字.前者,发货码洋从2004年的8000多万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1.8亿元,全国总体市场占有率的排名从2003年的141名上升到了2006年的35名;后者,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签售首日,9个小时之内签售10200本,到目前为止,这本传统文化书籍销售量已达到400万册,评委给出的评语是"读<论语>谈心得,儒家经典让女教授火了一把".凭借<于丹〈论语〉心得>及此前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等系列图书,中华书局在全国图书市场的占有率排名,从2003年的第141名跃升至2007年的第三名.  相似文献   

9.
李国荣 《历史档案》2006,(3):135-136
徐广源先生撰著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笔者有幸先睹,受益良多。粗览该书,深感这是一部清朝后妃研究的力作。关键在于字里行间浸透着以下三大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11.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任士英著,中华书局,2005.8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唐朝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历史知识中也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不仅对于知识阶层如此,对于一般民众也是如此。从《说唐》、《隋唐演义》,到《秦王李世民》、《隋唐英雄传》、《武则天》、《唐明皇》、《大明宫词》、《大唐歌飞》、《至尊红颜》等流行一时的影视作品,再到作为启蒙素材的大量的唐诗,唐朝的历史知识早已成为国人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基本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格局,即“正说”和“戏说”的分野。“正说”方式写史、当然可上溯《春秋》以来的“正史”传统;而“戏说”亦有民间史传传统中的“野史”一脉。《大西迁》摆脱了这种固有模式,对历史选择有了新突破。《大西迁》没有从“正史”的记载、也没有从“野史”的传说来选择自己的“历史题材”,而是从“历史之谜”中探索历史的依据。《大西迁》描绘的是乾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电视屏幕上,古装历史剧特别是以清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已成为一道抢眼的风景,其中大多数收视率还颇为可观,如《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天下粮仓》、《梦断紫禁城》、《大清药王》等。而在所有这些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历史大多只作为模糊的背景,“戏说”与虚构演绎是这些电视剧对待历史的共同态度,历史已明显成为娱乐要素。由此我们不禁  相似文献   

14.
影视和书籍上的清宫戏、帝王戏说等等炒作让清朝历史的面目渐渐“失真”。已经启动的清史编纂工作,将还清朝历史以真面目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图书营销,一般都认为是出版社发行人员为了扩大图书发行量,通过一系列推介、宣传和造势活动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引导读者购买图书的行为。并且还认为图书营销策划是在图书已经或即将出现在市场上时,完全靠后期针对图书内容、作者等策划出一系列宣传推广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换言之,判断图书营销策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发行人员或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一支强大的市场营销策划队伍被认为是找到的"短板",组建高素质的团队后就可以让图书营销策划的难题迎刃而解。本文对此认识进行再解读,意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贵刊2005年第7期刊发了王彦章先生文章《谬误百出的 “正说”》,对我社出版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一书提出了批 评,认为“是一部谬误百出、错字满篇的著作”。 我社对此批评高度重视,就王彦章先生文所指出的问题 核对了原书,我社新出《正说清朝三百年》中确有一些差错, 但王文中所指出的许多“谬误”与我社书不符。我们怀疑,王 文所依据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一书,很有可能是盗版书。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2005年2月的台湾上海书店是一间专门销售简体字图书的大型书店,我们可以从2005年其销售简体字图书的数据中了解简体字在台湾的销售情况。★客单量:4.74本★客单价:731.21元★图书平均售价:154.29元CHUBANCANKAO★销售前十大类别排序类别1文史社科教育语言2文学艺术3西洋文学4中国艺术5历史人物6生活旅游风俗地理体育7世界历史8古籍9中国现代文学10建筑★销售前十名出版社排序出版商1上海古籍出版社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中华书局4上海辞书出版社5九州出版社6北京大学出版社7商务印书馆8人民、东方出版社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说"历史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封神》到《三国》,甚至是被奉为史家经典的煌煌《史记》中也镂刻着挥之不去的"太史公曰",提醒着历史与文学千百年来不解的渊源。文学对历史的眷恋来自历史背后厚重的精神沉淀,历史中,有理性的探索,有人性的叩问,也有英雄的神话与人类儿童时期的记忆。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着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一场场扑朔的悲欢,一颗颗卓绝的灵魂,神秘而迷离地隐现在每一双思索的眼睛深处,牵动着千古文人的创作激情。面对历史,人们或奉若神明,或玩"史"不恭,史实与趣味似乎命定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文学与历史阴阳际会,是正说还是戏说?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力清 《出版参考》2005,(2S):36-36
据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和《出版之门》网站联合举办的《香港人的阅读和购书倾向分析》报告会透露,2004年度在两大书店(三联书店与中华书局)旗下门市销售的中文图书超过10万种,其中销售量大于100册的约5000种。销售的图书中,本地出版物占28.9%,内地占28.3%.台湾占42.8%。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知名影视策划人于丹授权,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首印60万册.2006年11月26日,该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首发签售,一天签售量达12 600册,创下单店单本图书销售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