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一些结了婚的先生抱怨:自从有了孩子,妻子的眼中就只看得见孩子,自己在她的眼中和心中越来越没有位置。每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起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讲的一个精彩典故: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往往会睡成一个“川”字形,就是父母睡在两边,孩子睡在中间。他要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睡觉习惯问题,而是这一习惯里蕴含的观念。一对夫妻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好像就插在了这对夫妻的中间,夫妻关系让位于亲子关系。表面看来这是我们重视孩子,疼爱孩子。但是看完了这期的话题,也许您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了小学自 己挣钱; 在德国,小小的孩子自己拎个袋子去游泳;嘴里叼个安慰奶嘴,自己在家附近的游戏场玩沙…… 在美国 美国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独立活动。一岁多点的孩子,基本上都自已吃饭。父母把孩子放在高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动手吃,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决不喂。饿了,下一顿就吃光了。绝对看不见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睡觉也是如此,很小的婴幼儿就独自睡在有小栏杆的床上,父母只在半夜起来照看几次。 在美国,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对待孩子如同对待…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标题出自《战国策?赵四策》,意思是说父母爱他们的子女,就应该为他们的长远利益着想。这句话对我们很多的父母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生活中随时做到这一点却不那么容易。就拿本期的话题《孩子睡觉要与父母分床》来说,就是许多父母忽略的一个问题。一家人如何睡觉,本来是一件私事,但是关系到孩子的教育,所以就不得不说一下。据我们的调查,妻子离开丈夫而和孩子睡在一起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这些母亲往往也都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出这个决定的。但是我们采访的两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中日…  相似文献   

4.
许多孩子不仅和父母同居一室,而且长时间同床而睡,不少五、六岁的孩子还和父母同睡,即使家庭住房条件许可也如此。这种孩子长时期和父母同床而睡的现象不仅妨碍了父母感情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自立意识的培养。长时期与父母同睡的孩子“精神断奶”较晚,任性、做事拖拉、更普遍地依赖父母。有些孩子甚至因为迟至身体发育仍和父母同居,滋生出种种消极的性幻想和手淫等不良习惯。所以,父母一定要尽早让孩子分床睡觉。下面是两位母亲的做法:一位是从孩子零岁开始就训练,孩子很自然地离开父母能独自睡觉;一位是通过布置优美环境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小天地,使其树立“这是我的房间、我的床”的明确的主体意识,适时地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开始独自睡觉。这两位母亲的做法都很成功,也愿您成功。  相似文献   

5.
小冉的父母40岁得子,爱若明珠,呵护有加,为了尊重孩子的天性。没有过多地约束他。入学后。早晨小冉妈妈总会强行把他带到学校。开始上课后,小冉睡着了。老师叫他起来,他像一只睡猫,老师一离开,马上继续睡觉了。中午老师安排孩子们睡一会儿,而小冉精力充沛,影响周围的同学不能够休息。下午开始上课,小冉又睡着了。老师询问家长才知道,小冉晚上睡觉没有准确时间,想睡觉就睡,不想睡觉就玩。  相似文献   

6.
温翠芹 《家庭教育》2005,(9B):55-55
睡觉是孩子每天的例行公事,但对孩子吃喝拉撒都要管的父母来说,孩子的睡觉问题却让他们头痛不已:孩子不肯睡怎么办?孩子半夜老是惊醒吵闹怎么办?解决了孩子的睡眠问题,孩子好好睡,大人睡得好。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8.
早就知道曹教授这个人,但是第一次见面却是在一次她的报告会上。那天,她应一个会议的邀请,给与会的代表做报告。因为做这本有关家庭教育的杂志,所以关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报告可以说听了很多。但是听了曹教授的报告,仍让我有许多新的发现。由于参会的都是一些儿童教育工作者,所以她说:我们正在做着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我们不要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她以此呼吁教育者要了解孩子;她认为一个人不能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是主观的,是内在的。一个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敢成功。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她还谈到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问题,她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从让孩子独自睡觉开始。恰好在我们的选题计划中有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分床睡的话题,所以曹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我就约时间向曹教授请教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教指南》2006,(10):38-39
中国家庭教育网报道,有的父母以为宝宝才1岁半就会背10首唐诗,长大后语文成绩就一定很好。2岁宝宝能从1数到100,长大后就会成为数学家!于是,就大幅度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其实,这些家长已经犯了宝宝智力开发的禁忌,这种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智力,是在扼杀他将来对学习的兴趣。父母们应该知道:3岁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的信号刺激越多,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所以父母的确应该在这个时期抓紧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但父母应该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教育,采用的内容和手段可“略为提前”一点,千万不要忽略他们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健康,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0.
正你们给他的小房间布置好了一切,宝宝也答应自己睡,当你们道过晚安掩上房门走进自己的卧室,宝宝后脚就跟进来了:"妈妈,我还想跟你们睡一晚"。而你总有心软的理由。有什么好办法让宝宝踏实地独自睡觉呢?孩子分床睡,是他独立自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你和他都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儿。长期带孩子睡,甚至一直睡到小学毕业,对孩子成长有害无益。少数妈妈从宝宝出生后就让他睡小床(开始可能小床贴着大床),恭喜这些妈妈,你们将  相似文献   

11.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12.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1,(10):11-11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却花了很多钱让他上这个重点中学。从第一天起他就受歧视,别的孩子穿名牌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他们笑话他的破书包,他哭过,可他没告诉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这个书包是妈妈攒钱给他买的。  相似文献   

14.
邵莉莉 《父母必读》2014,(11):124-125
孩子几岁可以和父母分房睡呢?分房的时候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关于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爸妈都有相似的疑问。 小叮当4岁了,家里的大卧室已经容不下三个人睡了。其实2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让叮当和我们分房睡,但叮当爸不舍得。他认为能够时时陪着叮当是一种幸福,等长大了,想陪她都没机会呢,就这么一拖拖到4岁。分房的过程我可没少花心思。渐渐地,小叮当已经挺享受一个人单独睡一个房间的事实啦。  相似文献   

15.
一次次的喝水、上厕所……当睡觉时间来临时,有些孩子总想尽方法推迟这令人讨厌的时刻的到来。孩子们不愿睡觉,使一些父母伤透脑筋。心理学家丹·阿恩霍姆博士为此提出了以下忠告。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家长和孩子之间常常为睡觉产生矛盾。但是,只要家长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孩子是会遵守的。要考虑孩子的情绪孩子正在做游戏时,父母要他上床睡觉,这就很不明智。最好的办法是事先提醒孩子:“现在离睡觉时间还剩半小时了。”使孩子们有时间逐渐习惯睡  相似文献   

16.
健康频道     
幼儿5岁前与父母同睡有益健康英国一位著名儿童心理健康专家指出,孩子如果在5岁之前与父母同睡一张床,成年以后更有可能成为平和、健康的人。在孩子出生几周后就让孩子单独睡觉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与父母分离会让婴幼儿身体释放的应激激素量上升,产生焦虑情绪,这不仅有可能引发  相似文献   

17.
孩子晚上睡觉蹬被子,是父母很头疼的事。尤其是天气寒冷,半夜里孩子将被子蹬掉,受凉后可能引起感冒及其他疾病。其实,父母不必为孩子蹬被子而忧心忡忡。仔细观察以后,便可以采取相应方法加以防范。一、保持舒服睡姿。有的孩子睡姿不正确,仰睡或俯睡,都容易引起呼吸不畅,因为“憋得难受”会引起蹬被子。不妨让孩子右侧卧,睡姿正确,因憋气睡不着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二、被子厚薄合适。孩子所盖的被子要随季节而更换,厚薄要与气温相适应。三、室内温度适宜。除了寒冷天气要关紧窗户,平时室内窗户应适当打开通风,但睡觉处不应在空气对流的“风口…  相似文献   

18.
开栏语: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可以用笔在纸上倾诉自己的苦乐哀愁的时候,他心灵的门扉或多或少地在悄悄地对着父母关闭。这就给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制造了障碍。“童心传真”这个栏目的开设,意在给孩子一方倾诉的天地,给家长一个了解孩子的窗口。孩子有什么不便对父母说的心里话,这里可以敞开说;父母对孩子有什么不理解的,也可以在这里看,这里问。主持人/刘秀英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我国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的教育。家长普遍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找个好工作难,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怎能不为孩子着急。这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父母想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父母没能上大学,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父母工资收入低,孩子一定要成大款;父母想当医生没当成,孩子一定要成为名医……凡此种种,看似为孩子着想,其实都是不应该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他要为他的梦想去发展和奋斗,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他生命意义的体现。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和潜能,有些事情他喜欢去做;而有些事情他一…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以至于性格上存在着胆小拘谨,依赖性强等缺点。但有一点却表现得挺勇敢,那就是睡觉方面,他不到四周岁开始单独睡觉,比起同龄的小朋友,他与父母分床睡的时间比较早。我们父母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