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栖心子问道     
薄闻 《武当》2004,(7):44-44
昔初学道时,只知习内功而不闻其理。一日,问道祖师处,谈及内功之练习。祖师问:“太极者何也。汝可知晓?”吾答日:“尚未详知。”祖师日:“汝对内功之练法尚未入门。”吾日:“吾知内功修习,知心法知架子即可。如何尚未入门乎?”  相似文献   

2.
吾校老张,不仅人精灵矍烁,而且棋艺精湛,奉行兵不厌诈,善使盘外阴招。虽说退休,却不愿回家赋闲:一则乐得枰上逍遥,二则获得小辈递烟敬酒,三则流连同吾酣斗让马的博彩。吾棋艺初与老张不分伯仲,后吾打谱、实战双管齐下棋艺与日俱增。渐渐老张不是对手,却颇不服气。于是要求1:2博彩,吾一时腰色看涨。一日见老张落败,不禁得意忘形,竟曰:“老张,让你一马,彩金十元,何如?”“你敢?”“棋上见。”一时老张也顾不得许多颜面,同我对垒起来。他正襟危坐,落子沉稳,招招逼人。任凭我左冲右突,就是攻不破他反宫马筑起的铜墙铁壁。见我失了锐气,他反戈一…  相似文献   

3.
国足新帅.难以定夺。皆劝小沈阳拯救国足,小沈闻之,叹曰:吾艺坛与汝足坛素来井水不犯河水涅,岂不是逼吾下水涅?然窃思之:吾虽艺海翻波,红遍大江南北,却仍处:“江湖之远”,若屈尊足坛,即便黑透五湖四海,却可偏安:“庙堂之高”,岂不善哉!  相似文献   

4.
徐华铛 《收藏》2001,(2):69-70
浙江省嵊州市收藏协会会长赵樟华收藏“空石”3118枚,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验证,授予赵樟华“空石收藏之最”大世界基尼斯证书。“空石”是一种有价值的石材。此石外壳浑圆,呈黄褐色,腔膛却空,中含内核,摇动有声,故称空石,也有人称其为“石馒头”、“禹粮石”或“魂石”。空石只在少数地方才有所发现,也是一种珍贵的矿物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诸石药中惟此最贵”,“久服之能轻身飞行千里,延年,不老”。  相似文献   

5.
王昆 《收藏》2008,(11):136-136
《海上藏石》报是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海上藏石》编委会主办,于2001年9月28日创刊。该报以“弘扬石文化,为石友服务”为宗旨,坚持“贴近时代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推崇创新实践,鼓励石友亮宝”的办刊理念,分别设有“综合信息”“赏石文化”“理论与实践”“石友亮宝”等栏目,还开辟了评鉴专刊和奇石艺博专刊,  相似文献   

6.
郭亮 《收藏》2011,(3):75-76
2008年春节,吾邑一藏友在家中整理出了祖辈留下的百余册藏书,打来电话说是准备出售,让笔者前去挑选。我看中了钤有“丁氏秉衡”“常熟丁钧字秉衡藏”“虞阳丁秉衡所读书”印记的《艺风藏书记》及丁国钧批校本“荆州记》。  相似文献   

7.
季永 《收藏界》2014,(8):43-46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暮春三月,是春意最浓时。看饱了桃红柳绿,赏醉了莺歌燕舞,在书斋泡壶雨前新茶,再把玩几件心爱的浅绛花鸟瓷器,实在是赏心乐事。  相似文献   

8.
李奇 《收藏》2001,(5):13-15
通常,人们把爱石成癖的人叫做“石痴”。而能享有“石痴”的殊荣者,在人类玩石藏石的历史长河中,能有几人呢?择其要者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摘     
无论是“醉伤”也好,“怒打”也罢,小林觉伤害柳时熏一案大致已告风平浪静,目前,小林觉正在安然接受日本棋院停赛一年的制裁。现将目击者山下敬吾的证言刊出,供各位网友参考。最近,“网上龙飞虎”一事已越炒越凶,连电视台也加入了搜寻幽灵的队伍。其实,就算确有“龙飞虎”其人又如何?真让他“亮相”出来,代表中国去和李昌镐过过招,十盘棋里他又究竟能胜几局?真实生活中的龙飞虎是战争年代时周恩来的警卫副官。敬请各位网友不要在无意中伤害到前辈的英名。  相似文献   

10.
茶道与棋道     
王金玉 《围棋天地》2007,(18):98-98
茶一盏,棋一局,好友若干。一次休闲,一种惬意,一分宁静。 茶与棋,皆有道。在清幽淡雅中一解尘俗烦忧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棋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移石栽花种竹,烹茶酌酒围棋”,上海辛园这一楹联,一景一茶一棋,雅趣乐事融为一幅闲逸国画,令人心向往之。贵州平坝红缘坊茶楼与贵阳茶城举办围棋交流赛,云南临沧举办“六大茶山杯”围棋邀请赛,茶棋合一。吾应邀而往,荡涤尘埃,洗净凡心,硬是畅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瑞秋 《收藏》2007,(3):150-150
从1996年红水河马安村出水的绿彩陶“春”至2006年乌江出水的乌江石“冬”,笔者整整经历十个春秋,才把“春”“夏”“秋”“冬”这组意境石凑齐。  相似文献   

12.
蒋鹏放 《收藏》2008,(10):72-75
历史上以“叱石成羊”为题材的绘画很多,现在许多收藏爱好者都持有“叱石成羊”内容的藏品,但对其意却不甚了解。其实“叱石成羊”,正像传统绘画中的梅、兰、竹、菊一样,是历代画家青睐的题材,成为经久不衰的绘画内容。  相似文献   

13.
钓趣两则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05,(11):75-75
吾退休之后,酷爱垂钓,10年下来,所经所闻,趣事颇多。今择其二,日之“钓趣两则”,与君同乐。  相似文献   

14.
陈胜凤  裴建华 《收藏》2008,(12):141-142
巢湖石产于安徽省巢湖市银屏(银屏山)、半汤(力峙山)以及散兵镇等地,因其具有太湖石的特点,早期曾被称作“银屏太湖石”。巢湖石是碳酸盐岩受地质作用形成的多种造型石的总称,外观除具有太湖石的造型奇巧和“瘦、皱、透、漏”等共性外,还具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许峰  王家干 《收藏》2006,(3):111-111
30年前我就和雨花石一见钟情,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彩石的主产地是南京市六合区,当地人称之为“花石”。人们把玲珑剔透的称为“活石”,对只有色彩而无光泽的谓“死石”。  相似文献   

16.
吕耀文 《收藏》2006,(10):121-121
灵璧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安徽灵璧县而得名。灵璧石有着悠久的观赏历史,它“石理嶙峻,青润而坚,叩之铿然有声”(宋人杜绾《云林石谱》),又“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叩之声如玉”(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其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眉山及附近地区一些垂钓人和撒网捕鱼者中,有这样的说法:“鱼窟石骨地”。石骨地,指河底为卵石铺就的一段河道。窟,是意动用法,除以石骨地为窟的意思外,还有洄游于此,滞留、觅食、生息于此的意思。说“鱼窟石骨地”,其实是误解。  相似文献   

18.
苏万明 《收藏》2006,(2):72-72
由辽宁本溪收藏家田恩宏于1987年购藏的一枚“生发石”落户中科院海洋所。这块奇异的“生发石”长期被收藏家精心收藏,最初两年,“白发”还能生长,两年后逐渐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钓鱼者说     
中州之野盛产鱼。气候湿润多雨,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多鲫、鲤、草、鳊,昔能钓者,日钓数十斤。有鲁氏者,三代爱好垂钓矣。问之,则曰:“吾祖好钓,吾父好钓。今吾钓十年而鱼愈少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惊之,问曰:“何故,竞至无鱼钓耶?”鲁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哀吾无鱼钓乎?则吾无鱼钓之不幸,莫若环境污染之不幸甚也。自吾氏三世居是城,积今数十年矣。而今城乡污染严重,造纸厂、皮革厂、化工厂、电镀厂黑烟蔽日,污水横流,呼嘘毒疠,水族往往死者相藉也。吾祖钓鱼,一  相似文献   

20.
诘棋新作④     
在数年前日本棋院曾公开请棋迷给有“平成四天王”之称的张栩、山下敬吾、高尾绅路、羽根直树四人募集绰号,经慎重考核,最后确定为“韦陀将军”张栩、“高射炮”山下敬吾、“重厚战车”高尾绅路、“忍的贵公子”羽根直树,不过很可惜都未能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