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转变教研理念,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开始反思"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研?什么是最有效益的教研?怎样杜绝无效教研,减少低效教研?"等有关教研活动的系列话题。公开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一方面是教师展示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教研员教研技能、教研指导力、教研研究力、教研服务力以及教研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伊始。作为检验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教研形式—公开课,一片“繁花似锦”。课上体育同仁们关心最多的是这堂课上出现了多少新花样?学生在互动后到底生成了些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应对?……繁华落尽,蓦然回首,在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给学生?本人淡谈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教改,每个学期每个地区几乎都举行诸如“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教学教研活动。这是由来已久的一种检查评比、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教研手段,但在这种教学教研活动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公开课切合实际吗?它能真正起到示范和学习的作用吗?当某一学校承担县级或市级的公开课时,学校领导早早就开始物色合适的教师。谁有讲公开课的实践经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嗓音较动听,谁的举止能登大雅之堂……作为一次展示本校教学实力的难得机会,关系到学校荣誉的大事,这不得不使…  相似文献   

5.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无非就是学学理论文章,听听专题讲座,讲讲公开课,写写经验文章等。学理论文章,先是新鲜后是茫然;听专题讲座,心动而不行动;讲公开课,精心表演;听公开课,听之任之;评公开课,高唱赞歌;议公开课,蜻蜓点水。教研活动在服从命令、应付考核中形式化,耗时低效,导致教学教研如油和水互不相融。如何才能取得“教研相长”的良好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教研活动是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学校两周开展一次常规教研活动,数量不算少,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却差强人意,甚至教师们多认为“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要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更有效果。这是误区。〈br〉 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br〉 (一)有计划,无规划,随意性较大。学科组教研活动计划每个学期都制定,但如果将几份教研活动计划放在一起就会发现,每学期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缺少系统的规划。每次公开课都强调朗读指导、学法指导、教师评价……观点漫天发散,似乎一次活动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深入,缺乏对研讨内容的提炼与归纳。再不然就是跟风,什么话题热就做什么,今天“高效课堂”,明天“自主学习”,后天“语言表达”,看似热闹,实则随意。  相似文献   

7.
在2012年岁末,福州二中为了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校本教研,椎陈出新地举办了以分管教学的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长为代表的教学骨干的教学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核心发展力”,历史组的三位领导老师的公开课虽各有千秋,却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一主旨,展现了新课改后中学历史教育的新发展、新方向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公开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忻州市第十二中学尝试在公开课中实行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论课”五步骤教研活动,力求在五步骤的每个环节中进行创新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公开课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公开课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公开课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区级层面的教研活动以什么抓手来有效切入,以什么途径来引领研修,以什么内容来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应对这些问题的教育策略是教研活动走向个性化。走向个性化,代表教研活动的内容是源干教学的亟待探讨的个别化“小专题”“小课题”,如反映学科特征、学科共性的系列话题。本期,我们向读者介绍“盘活读写资源”这一小专题研讨,以小见大地反映区域教研活动的个性化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项教学教研活动,用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策略、推广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强力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但是,对“公开课”  相似文献   

11.
黄琼 《幼儿教育》2002,(9):28-28
“徐老师的妙计”所叙之事,在公开教研活动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我想从这一事件所提供的一些关键词——“公开课”“活动效果”“小捣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幼教同行们一起进行“现场”的教学研究。一、“公开课”——如何理解教研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提出从教学本质看,公开课具有教学和教研两大功能。教学功能是指公开课是一项教学活动,施教者必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公开课的显性教学目标;教研功能是指公开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属于公开课隐性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围绕公开课开展听评活动一直是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方式。从实践层面看,当前的公开课陷入了误区,许多教师对公开课抱有抵触心理。表现在:1.公开课功能被异化。以往的公开课往往是教师为应付教育常规检查,或参加校际交流和参赛,被…  相似文献   

13.
音乐“公开课”的教学可为校内外同行,新老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也是县市教研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的把握不准,对新理念的解读有误,因而在“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的定位方面出现偏差,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音乐“公开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反思”是这几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什么是反思?反思什么?有哪些误区?如何反思?教学反思如何撰写?现在与青年化学教师们谈谈心。  相似文献   

16.
关注公开课堂 着眼学生发展——谈公开课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教学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课堂教学调研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公开课这种教研形式的功能、价值等一直进行着褒贬不一的争论。本文从一名一线教师的视角,从公开课的关注对象来辨析公开课价值的偏失,探寻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轴的、实现公开课价值追求的教师本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直学校是指市区直属扬州市教育局管理的学校,其中义务教育段初中共11所,专职初中化学教师70余人。市直学校教研活动由市局教研室统一运筹,形式主要有教学讲座、公开课、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研讨会等。听评公开课作为最传统、最实效、最受欢迎的教研活动一直定期开展,作为一名忠实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笔者将新课改以来的公开课进行了整理和反思,以期投射十余年来新课改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怎能把教学设计放在首位 “要上好语文课真不容易!”无论是新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在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你要一位教师上一节教研公开课,提前一个星期通知他,他往往会说,时间太紧了。起码得提前一个月。上公开课准备的时间要那么长,教师们究竟在准备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的功能大致有四:一是交流教学心得,二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四是开展教学研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上至各级教研部门,下至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推崇公开课,因为这是一种被公认的较好的教研形式。然而,笔者发现,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却没有几个愿意上公开课,一曰:累,二曰:怕。都是公开课的五大顽症惹的祸。顽症一:唯“气氛”老师最怕听到评课者说课堂气氛“沉闷”、“不够活跃”、“一潭死水”之类的语句和语汇。于是,老师费尽心机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或唱、或跳、或“讨论”、或“对话”,不管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真的像好多文章所写的那样:已从“执行教案”走向了“互动生成”?笔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进行教学管理和实践的同时,还参与了许多教研活动,听了不少教研课和公开课。实事求是地讲,如今的课堂教学并未发生多大变化,按部就班“走教案”的仍大有人在。尤其是上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