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玉是元代新安理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与文学家。本文以著作与交游为切入点,为其青少年时期的活动系年。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6)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斐然,已有因素研究主要放在社会经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往往将程朱理学当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但本文认为,程朱理学在宋元时期恰恰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程朱理学首先对佛道宗教进行了批判,扭转了信佛成风的社会风气;其次,它重新定义了鬼神,给人们探索研究自然的勇气;接着,程朱理学的怀疑精神为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最后程朱理学提出的"格物穷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关学研究日益成为当今学者关注的对象之一。关学自北宋张载创立起,一直到明清都是理学思想中一支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学派。在近代理学(儒学)发生转型之前,关学思想主要特征有:以儒学经典为基础,注重经学研习与传播;以学术兼容为指导,注重学术的批判与包容;以躬行礼教为根本,注重践行与致用;以知行合一为旨归,注重知与行的结合。基于此,关学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今天研究理学思想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王舜华王丽芳王灵芝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摘要:元代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阶级矛盾以及其政治制度赋予了元散曲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内容。作为元散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西湖散曲,与元代其他题材的散曲相比也有着特殊的思想内容。其温和、委婉、平静的心态感情卓然有别于元代其他题材散曲的激越、直露、强烈、悲愤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杨宗英  谢洪 《科教文汇》2023,(7):165-168
实施课程思政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并育的重要手段。该文从“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推动“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包括强化课程理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嵌入课程思政考核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76-183
王壬学 男34岁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海洋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在该院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张力丹  吴丹 《百科知识》2022,(21):76-77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绘画艺术更是卓越辉煌,包容性很强。元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元代壁画继承了唐代壁画的技艺,发展迅速。随着对绘画艺术的研究学习和对中国绘画的解读与感悟,笔者对壁画和工笔画之间的融通与发展有了较深的领会。在传统艺术的启发下,当代工笔画家们创作出了很多朴素自然又具有当代审美观念和深远意境的人物画。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翻译出版的大量外国地理学著作中,包括了不少的人文地理学译著,为中国近代人文地理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该文分通论性著作,商(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农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种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10部分,介绍了清末(1871-1911年)出版的43部人文地理学译著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铮教授来说,糖组学研究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因为跟"糖"有光,更因为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李铮,1 99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 99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系,获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优势非常强的学校,但近几年在理学学科建设方面也越加重视,理学学科的发展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那么,如何培养理科学科的学生,首先要从他们的特点入手,积极探索培养办法。  相似文献   

11.
明代以前黑河流域耕地面积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人类活动变迁影响,黑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产粮基地以及大规模绿洲农业开发最早地区之一,其境内的耕地规模自古至今变化十分频繁.由于文献记载的有限性和疏漏性,目前关于区域内明代以前的耕地面积历史变化情况的分析十分欠缺.本文选择文献较丰富的汉、唐和元代,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以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两种途径重建了黑河流域明代以前耕地面积.前者按各时期屯田制度,结合人均垦地面积分别重建民户耕地和军屯占地情况,汇总两类耕地面积进行重建,后者利用人均粮食消耗、耕地单产情况估算人均耕地需求,再结合人口数据重建耕地总量.重建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明代以前耕地面积以西汉时期为最大,达(16.30~19.49)万hm2,其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东汉、唐代与元代的面积分别为(9.57~11.80)万hm2,(3.59 ~3.93)万hm2和3.19万hm2.对比表明两种重建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重建结果具有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研究时期内耕地规模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00-2004年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2000至2004年间在我国内地发表的4612篇中文期刊论文为样本,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知识产权研究的主要趋势。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研究无论是在产出方式、研究机构、空间分布、研究主题、学科偏向、还是研究方法的使用上,都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研究在国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与国际知识产权研究的趋势还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国内知识产权研究应该更多地以合作的方式,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同时注意研究的深度与研究规范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清末民初(1897-1915)的农学报刊,探求了农学报刊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农学报刊在中国创办、发展、传播的基本状况及其历史作用。【结果】农学报刊引入了现代西方农业理念,推动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结论】清末民初的农学报刊促进了现代传播业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友静 《科教文汇》2012,(18):206-208
外戚在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势力的膨胀则会对皇权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有明一代,宦官之害胜于汉唐,但外戚势力却得到有效的遏制。明代统治者为加强专制统治,吸取历史上外戚之害的教训,采取了诸多措施对外戚势力加以防范,使得明代外戚势力最为孱弱。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供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点附近的地下水是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源不足与维持漕运通畅是历史时期北京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元代以前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城市供水保障区域经历了以永定河为主转移至以瓮山泊、高粱河地区为主的变化过程。元代,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转移至高梁河水系。通惠河的开通将城市供水保障区域拓展至昌平白浮泉地区,明清时期白浮泉水源的断绝使保障区域范围回缩至瓮山泊一带。1949年以来,北京的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供水实现跨区域、多来源、多系统的联合调度。地下水供水保障区域呈现横向扩张、纵向加深的变化趋势,取水口由集中于市区和近郊逐步外移至远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水的利用由区域内自给有余转变为依靠跨区域调水补充不足,供水保障区域由本区域向流域上游的河北、山西两省扩张。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已经使供水保障区域从海河流域扩大至长江流域。预测北京的供水系统结构将进一步改变,对外调水、雨洪水及回用水等水源的利用量将继续增加,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压力减小,有利于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徐光启和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这是一个中西数学、科学甚至文化首次实质性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学界目前对“几何”的中西来源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学术的研究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已有研究出发,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详细解读,对“几何”、“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几何原本”等词汇的来源和含义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姜爱林 《软科学》2001,15(1):9-12
近代中国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大致始于三、四十年代。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分析了我国大陆及港台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概况,旨在给出当今中国对土地政策研究的大体轮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本文立足于学术研究的角度,探讨目前中国大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主要搜集了国内一些期刊上发表的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学术论文,从而研究中国大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并且通过与国外类似的研究相对比,找出国内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为国内的研究人员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晨 《科教文汇》2014,(18):181-182
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获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策略,进而为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改革创新提供可行性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globalclimate change, some researchers turn to historical recordsto reconstruct climate history over past few centuries.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