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虎的作品让人更多的感觉是率直的个性流露,观者很容易将情绪投入到他的作品中,可以浮想联翩,也可以流连于画面极具趣味性的用笔和熟练的技法中,让人产生各异的共鸣,从而达到美或趣味的享受以及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可以烘托作品主题,可以反映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3.
声音     
《留学生》2014,(5)
正"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4.
小学课本中精选的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作品,听来平淡无奇,可读来朗朗上口,再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诗中之意、意中之境,境中之情让人感觉言虽尽而意未完。小学生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极为有限,如何体会作品的意境,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入情境,领略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感悟古诗词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丽芳 《文教资料》2014,(32):61-62
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是一种意向载体,它们的存在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传达特殊含义。"留白"作为设计中一个负空间的存在符号,在艺术设计中表达着独有的特殊意义。如今,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顺应潮流、时尚的设计作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而这些五彩斑斓的设计作品让人们觉得过于浮夸,无暇审视。反而是设计作品中的偶一"留白",给人的心灵一片宁静,反而可以让人用心聆听设计者的心思。  相似文献   

6.
善教者留白     
中国画讲究留白的技法,讲究“意到笔不到”。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画看上去更美,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作品的意境也会因此得到无尽的拓展,这就是国画中留白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对中学生而言,要想提高文学修养,就应当亲近大师,阅读经典,但何为经典,何为上品,则让人感到迷惑。有些作品,虽历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仍让读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有些则如过眼云烟,虽喧嚣一时却很快无人问津。作品不同于人的独特风格,是读者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从这一点追根溯源,对作品的理解鉴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8.
散文被喻为文学园地里面的轻骑兵,说的是散文不像其他文体那样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作者心骛八极,视通万里,什么皆可以收于视野,什么都可以纳入笔端。但是散文又是形散神不散的,每一个作家都会独树一帜,让自己的风格与他人迥异,让自己的感情打上个性的烙印,让自己的技法独具匠心,让自己传达的人生感悟振聋发聩。学习古代散文,我们需要由形人神,品鉴作品风格,把玩作品语言,掌握作品技法。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梁从喜 《考试周刊》2015,(19):24-26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图在画面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一副艺术作品的好坏就取决于其构图的方式和技巧,不管是在绘画作品中,还是在影视画面或摄影作品中都是如此。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熠熠生辉,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渲染主题,掩盖画面中的某些不足。再平常的事物如果经过艺术家独特地处理,即对物象进行分解、重组后,画面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真实的东西叫人刻骨铭心,虚幻的东西让人醉生梦死,那么半虚半实的东西就可以叫你痛不欲生。什么才具有这样的魔力?无疑文字就可以归于这一类。品读文字,尤其是品读张爱玲的作品,就给人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但这似乎又不在于她的作品,只在于她的人罢了。她好像一个魔鬼,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这些阅读包括的种类繁多,既有洋溢着哲学思辨色彩的外国哲理作品,也有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这些阅读内容不一,有反映人生境遇的,有催人向上的,有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也有表现人文关怀的。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人生、社会以及自然。但在具体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娜 《阅读与鉴赏》2010,(4):17-17,16
初中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将学生置身于优美的作品情境中,让优秀的作品感染人,让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我大胆尝试让幼儿欣赏近年来台湾最炙手可热的绘本漫画作家几米的系列漫画,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开眼界。其中作品《履历表》的表现形式为一幅幅单幅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各种职业的人,很多职业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如气球人、风的测量家、夹缝人等,这些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有的很喜欢自己的职业,有的则是迫于无奈,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14,(5):19-20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菜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读书(2月7日)  相似文献   

18.
范茂 《文教资料》2021,(3):31-32,38
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人物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让研究者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地记忆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模式,提高研究者的文学审美水平。本文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外国文学中如何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音乐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激发人的情感,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听、讲、唱等来理解作品,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入到音乐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我昨天晚上一点钟才读完这部小说。不读作品我是说不了话的。我现在还陷入在《山匪》阅读的兴奋和愉悦之中。这部小说在《华商报》连载时我看了几个章节,首先敏感到非常漂亮的叙述语言,是难得的让人一旦触及便感到兴奋的一种文学语言。直到今天看完了,觉得这个作品可以让人言说的话题很多,从任何一个角度上去看这个作品,都能引发人论说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