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2.
氢气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好氢气的燃烧与爆炸实验就显得很重要,通过多次实验,现找到如下的实验方法,此方法不但能使两个实验一次演示完成且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安全,使于教师或学生成功、安全的演示·一.实验方法1.选择1个透明软塑料瓶(容积一般不超过500毫升,如饮料的软塑料瓶),瓶底打一个小孔,在瓶口轻塞一个带铝制尖嘴管的橡胶塞.2.首先在启普发生器中用锌粒和3mol/L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把氢气沿软塑料瓶底部的小孔通人,收集满氢气后拔去气体导气管,将塑料瓶…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课程里,有关氢气性质的几个实验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必做的。但由于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往往会引起爆炸,事故屡有发生。有关氢气实验作以下改进,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一、氢气简易发生器的防爆装置 在学生做氢气性质的实验时,教师虽然千  相似文献   

4.
初教化学课时,总觉得氢气性质实验部分有点棘手,特别是氢气吹肥皂泡和氢气爆炸的实验,成功率常常不高。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摸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简便易行且效果不错的方法。下面,我就初三化学课本“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节的有关实验谈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本节共有五个实验:①氢气流吹肥皂泡;②氢气的验纯;③纯净氢气的燃烧;④不纯氢气的爆炸;⑤氢气还原氧化铜。我觉得教学过程中按以上步骤安排实验顺序,顺理成章,一气呵成。至于内容的层次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第一课时将以上五个实验全部完成,既显得紧凑,又避免第二课时再带实…  相似文献   

5.
本装置用于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实验,可演示氢气性质的多个实验:氢气吹肥皂泡、点燃、爆鸣、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此教学仪器主要由氢气发生器、爆鸣器、吹肥皂泡、点燃、抽气、点火几个部分组成。整个装置的制作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经济实用,且有操作简便、现象明现,生动有趣的优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初三化学教材第三章中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 ,看似简单 ,但实验过程中往往肥皂泡吹得很小 ,学生难以观察到正常的实验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肥皂水泡得不好 ,二是导管选用不当。根据笔者的经验 ,只要在实验操作中讲究一些技巧 ,就可将肥皂泡吹得较大 ,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①制取肥皂水时 ,在采用教材上所介绍的方法的基础上 ,将少量表面活性剂———增泡剂加入肥皂水中。②导管口需光滑并且呈喇叭形 ,其制作方法是将滴管胶头去掉 ,用喇叭口一端吹氢气泡。③控制氢气的流速 ,使吹出来的氢气泡不自动破灭 ,…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高一教材(人教版)采用了两个实验,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及氢气的收集与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演示实验存在着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用来说明氢气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它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该实验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a.试管大小的选择。在此实验中,人们习惯选用15mm×150mm和20mm×200mm两种规格的试管。这两种试管的规格较大,有利于观察,但需要通入的氢气较多,排尽试管内空气的时间较长。为此,笔者试用12mm×90mm规格较小的试管进行实验,并采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结果只需打开活塞通入氢气2s即…  相似文献   

9.
电解水实验(图1)的结果是:水通过直流电作用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根据这一结果,可解释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安全运行,对舱内进行了氢气主动和被动安全设计。环境舱内的辅助设施均采用防爆设计。在舱内顶部角落安装两个氢气检测报警器,成对角位置分布。氢气报警器经过标准气体标定以及舱内释放氢气检测,均能快速准确检测氢气浓度。环境舱内燃料电池阴极侧的高氢尾气和泄漏的氢气分别采用尾气排放系统和排风系统,将含有高浓度氢气的气体排出实验室外。环境舱的氢安全设计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氢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高一教材(人教版)采用了两个实验,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及氢气的收集与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演示实验存在着如下缺点:1.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而造成危险。2.钠与水反应的速率不易控制。3.用试管收集氢气检验时,不便于操作,且易发生危险。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笔者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巧妙的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二、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是使用注射器实现铝的去膜、与水反应、气体检验一体化,体现反应实质.两个实验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解法制备氢氧化亚铁”与“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两个实验都借助了电解原理发生了相似的反应。尝试将两个实验进行改进,整合在同一套装置中进行,并利用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完成“氢氧混合气爆鸣”的实验,使一套电解装置能够完成多个实验,节约药品,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重点实验之一.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课本上有关钠与水反应的两个实验分别验证了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气.  相似文献   

15.
H_2还原CuO的实验是初中化学课本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图1所示),此实验虽然简单,现象也较为明显,但从化学实验设计的安全性原则和绿色化原则考虑,该实验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加热前氢气是否排  相似文献   

16.
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呈现给学生两个问题,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什么?观察试管壁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观察实验、思考问题,顺利得到了答案,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学生的思路受到了限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氧化铜和试管壁上的水珠,很少去观察氢气必须早通  相似文献   

17.
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为了演示这一性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中有氢气产生。采用课本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存  相似文献   

18.
氢气可燃性实验方法的改进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吴金南初三化学课本中介绍的氢气与空气混和点燃发生爆炸的实验方法,花费时间较长,学生看不到究竟通入了多少氢气且难以掌握。笔者通过多次实验,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事先准备若干个容量为500克左右的空塑料袋,当用启...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编排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顺序是这样的 :先在课本第 5 3面安排了一个纯净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燃烧的实验 ,该实验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气体纯度的方法在此之前课本上还没出现过 ,而且此处也没有介绍怎样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接着在课本第 5 4面安排了一个不纯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的实验 ;然后才在课本第 5 5面单独介绍怎样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具体操作。本人揣测编教材者的用意可能是为了突出点燃之前检验氢气纯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这个用意是好的 ,但本人在具体演示操作这几个实验过程中却总觉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几个演示试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爆炸实验及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作了一些改进,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