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与李白、李贺并称唐代诗家“三李”的李商隐常作“无题诗”,遂形成诗学上的一种“无题”现象。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较高。从广泛意义上说,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在文学史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是用典的大师,他对于典故的灵活创新运用使其无题诗以其隐秘意旨造就的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和感伤情调闻名于世,无题诗的成就离不开李商隐的用典.本文试从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借典故以塑造审美意境与情感氛围两方面作用分析用典对无题诗的意义,通过以典达情,融典入境,成功造就了无题诗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是用典的大师,他对于典故的灵活创新运用使其无题诗以其隐秘意旨造就的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和感伤情调闻名于世,无题诗的成就离不开李商隐的用典。本文试从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借典故以塑造审美意境与情感氛围两方面作用分析用典对无题诗的意义,通过以典达情,融典入境,成功造就了无题诗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以用典繁密、细致入微、艰深晦涩而著称,深藏其中的情感意蕴尤难把握;其爱情诗又以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真实感人而闻名。本文试图取李氏无题诗与爱情诗的交集,对其“无题爱情诗”的情感意蕴加以解读。李氏无题爱情诗可分作三类:无题初恋诗、无题夫人诗和无题艳情诗。综而观之,李氏这一类诗具有真、细、伤、深的独特情感风格。  相似文献   

5.
感伤情绪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主调,无题诗中的感伤情调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口佛道的感悟分不开,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口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的无题诗长久以来都是广被学者探究的课题。晚唐时期特殊的政治局面,他的人生遭遇,尴尬的政治处境等都是李商隐进行无题诗创作的原因。无题诗中国古代文学当中历来就有,而李商隐无题诗范围难以界定,在无题诗发展中的独创性,创作的非功利性,因意象和用典造成"难懂"的特色等,都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题诗的创作是李商隐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李商隐无题诗中,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确有寄托”者、有“戏为艳体”者、“有实属狎狎邪”者……,有自慨生平的诗篇,有脍炙人口的政治讽刺诗,有描写真诚纯洁的爱情、描写唐代一般男女关系的艳情诗,还有写景咏物的诗篇。无题诗是李商隐艺术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晚唐诗坛上出现一位如谜一般的诗人,他就是李商隐。他的诗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清冯浩曾誉之为晚唐诗坛之“巨擘”,可见一斑。但由于他的诗写得隐晦曲折,难解其要义,所以长期以来评价颇不一致。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众说纷纭。有的人攻击它为“帷房淫语”,有的人称赞它为“爱情奇葩”,有的则赞叹它“言近远”,有的却批评它“晦涩生僻”……是什么样的艺术形象使得人们这样抑扬褒贬,莫衷一是呢?值得注意的是:理解的分歧丝毫未冲淡无题诗的艺术魅力,反而使更多的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本文试图从李商隐无题诗(主要是以…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的无题诗难懂难解,过度索引和猜谜般的揣测都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李商隐的无题诗喟叹"人生如梦",他的无题诗传达出审美诗性的人生观,营造出梦幻的诗境界。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哲学和美学上达到了高峰,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无题诗千百年来成为不破的“诗谜”,本旨在探索李商隐无题诗给人们带来无尽想象的原因,以及诗人为扩大这种艺术境界在取材、构思、意象组合上所进行的革新,从而拓殿诗的空间,留给读无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诗选》收录了英国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08首诗歌,其中无题诗有29首,达到总数的1/4以上。无题诗名曰"无题",实则较某些"有题"诗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华兹华斯"鸽舍时代"的经典无题诗《无题·虹》的主题由"讴歌童心"与"赞美自然"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可以概括为永生的信息存在于童心与自然之中。"讴歌童心"源自《致蝴蝶》、《麻雀窝》;"赞美自然"源自《廷腾寺》、《水仙》等诗作。从虹与童心、虹与自然以及虹与永生多维度解析《无题·虹》的主题,以期为华兹华斯系列无题诗的解析拓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诗集中存录的《无题》诗,主要是七律八首,七绝三首,可分别系列于他所写作的拟名“蓝桥记”、“青鸟记”两篇传奇文辞,其无题的语意和情调均和传奇故事中的情节丝丝入扣;诗中有所疑难的语句和隐事,后世注解者多争论不息的无从落实的悬案,通统可由传奇故事的具体经历,恰当地给以解说。另有五首五言短诗和一首七言八句,与“韩翊”传奇文的情节绾合切适,或可拟名“锦书记”。综观李商隐《无题》诗,可分为三四种各自含蕴某些故事情节的连串组诗,并非无具体事实作为这些组诗的背景,且并不存在李商隐本人的恋爱诗。考察李商隐无题诗和他创作的佚失传奇文的关系,乃是关涉唐代文学整体观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爱情诗,因其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写作缠绵悱恻而为人传诵。这些无题诗中所运用的爱情元素极为丰富,各式各样,表现出来的意境之美亦是缤纷异彩,让人产生天马行空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  相似文献   

14.
因为陆游等人的创作,在南宋后期重新兴起的“义山体”《无题》得到元人的继承和大力揄扬,并形成特定的创作风潮。专立“无题体”的选本《元诗体要》为这一诗风的东传提供了文献依据,在《元诗体要》与朝鲜增注本《唐宋千家联珠诗格》的共同影响下,十五与十六世纪朝鲜诗坛的《无题》创作,于传统的“东坡体”之外,也表现出对“义山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分别在中国与英国抒情诗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诗歌的意象着手,来探讨二者诗歌中意象共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沉的意象和扩张的意象在诗歌中相同和不同的表达,并简单梳理造成这些差异背后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李峤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大致说来,其诗歌善于隶事用典,且巧为骈俪偶对,同时具有富丽恢宏与清绮秀美兼善的特点。从文学史意义上说来,李峤诗歌促进了律体与七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鲍勃·迪伦宣布,四月将发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专辑。专辑还没有名字,它将是迪伦自2006年的《摩登时代》之后的第一张录音室唱片。  相似文献   

18.
生活于金元时期的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的杂体诗创作,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别树一帜。全真道教从创始到壮大,一直坚持以诗歌,尤其是杂体诗来宣传教义,使传统的诗歌增添了颂道劝化的功能。概括地说,其杂体诗词,主要用来劝化世人、训导信徒和传授修道心法。在样式上,主要包括藏头拆字诗、数字诗、福唐体、联珠、叠字诗、嵌字诗、复字诗、攒字诗等,各施巧妙,别具智慧。在艺术上,在各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像全真教那样博得文士乐道,并且对文学发生较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人词体制的确立始于中唐,张志和的渔父词是个标志。前此,刘长卿、戴叔伦以贬谪文化、边塞文化人词未引起文人创作的兴趣,至张志和以隐逸文化入词,开始形成一股唱和之风,其所作也突破了与诗同科的特征,从刨作层面上意味着文人词体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工诗善画,所著《鸡肋集》共收录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题画诗不仅对画面作了生动传神的描绘,也借诗抒怀言志,而自画自题的题画诗卓有特色。晁补之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匠心巧运,事诗如画,使得其题画诗与绘画作品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