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量词角度看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量词构成的名量式合成名词通常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汉语从古至今,领属语、修饰语以及关系小句一律前置于名词中心语,但名量式合成词在词汇结构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中心语(N)+修饰语(M)。对名量式合成词的认识也分歧较大,名量式合成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量词。因此,很有必要从量词角度来对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同义连用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从上古古籍《国语》《史记》中同义连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有利于了解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同义连用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从上古古籍《国语》《史记》中同义连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有利于了解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词序上还是在构词单位上,名量式合成词都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这类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但对其比较系统的考察及研究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现在关于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方面,文章从名量式合成词的定义和界定、构词类型归属问题、性质和特点、产生和成因以及名量式合成词与数量短语的搭配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便于我们了解目前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汉语名量式合成词的结构及其界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素+量素"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特有的一种双音合成词的结构形式.这类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在构造方式、语义特征甚至释义用语等方面都很有特点.对于这类词的结构类型归属以及范围的界定问题,学者们往往多有争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这类词的语法结构类型,并通过对例词的分析进一步归纳出名量式合成词的判断标准,明确其范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科技文献作为主要考查范围,对政府公文和新闻语体文献也进行了考查,在扩大语料观察范围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关于名量式合成词的有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名量式合成词属于派生词,居后的量素是词缀。名量式合成词具有较高的正式度和庄雅度,是应严肃语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名量式合成词的量素后缀已有明显的领域分工趋向。  相似文献   

7.
符渝 《中国教师》2014,(14):22-24
<正>词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因此,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遵循汉语词汇的内部规律指导词汇教学,是语文教学者应具备的素养。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古代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单音节词多,一个语素往往就是一个词,两汉以后,汉语走向双音化,到了现代汉语阶段,双音合成词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主力。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古汉语的双音短语词化,  相似文献   

8.
名量式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合成词,对于其构词方式,不同研究者所持观点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名量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此类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应界定为异类联合式。  相似文献   

9.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0.
《傅雷书简》中“数(量)名”结构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构词,一层是造句,体现了现代汉语“数(量)名”结构用法的基本面貌。在造句这一层面上,数名、名数量、数量名又体现了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及孑遗。  相似文献   

11.
1、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特点?语音方面,同外语比较,现代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一个音节中没有相连的辅音(复辅音),同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没有入声.词汇方面,同外语比较,现代汉语合成词大都是实语素(词根)加实词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法     
《小学语文教学》2007,(7):59-59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 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名量式合成词的大量出现应在量词和双音节词都发展较为成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类推方式产生;但个别用法可能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通过“名十一量”省略“一”词化而成.“车乘”在先秦已成词,“车两”在汉代成词,之间经过了“车乘/车两-车乘-车辆”的用法演变过程,现代汉语中只用“车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注意到:1)上古、中古汉语只有(A)形+数量没有(B)数量+形;B式初见于唐诗,大多还可以看作连谓结构,同时已发展为典型的空间量构式;宋元明清时期B式进一步发展,A式逐渐萎缩。2)典型的B式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是通过重新分析从唐诗中糅合的连谓结构语法化而来。3)B式能够语法化并最终趋于取代A式,与相关构式(数量名结构、平比句)历史演变的类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多非词汇单位可以发展成为定中式合成词,比如由短语发展成合成词,从句法结构发展成合成词,或者按照特定的构词法创造合成词等等。这些非词汇单位发生词汇化有多种机制和动因。  相似文献   

17.
《晏子春秋》词汇是上古汉语词汇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勾勒出《晏子春秋》的词汇面貌:1.《晏子春秋》词汇丰富,词汇系统较为完备;2.《晏子春秋》词汇主要为单音词,多音词居于次要地位;3.在《晏子春秋》词汇中,合成词占主体地位;4.有一些三音节词和少量四音节词,共有44个。  相似文献   

18.
《晏子春秋》词汇是上古汉语词汇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勾勒出《晏子春秋》的词汇面貌:1.《晏子春秋》词汇丰富,词汇系统较为完备;2.《晏子春秋》词汇主要为单音词,多音词居于次要地位;3.在《晏子春秋》词汇中,合成词占主体地位;4.有一些三音节词和少量四音节词,共有44个。  相似文献   

19.
刘扬 《文教资料》2011,(20):18-19
词汇化的本质是语言演变中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及结果。现代汉语中许多双音词都是由单音词组合凝固而成的,其中近义联合的构成方式是双音词主要构成方式之一。本文探究"快乐"的演变过程,试找出近义联合式双音词的词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双音词在汉语词汇中占优势是个渐变和积累的过程。注疏作为一种接近口语的语言材料,比文学典籍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更能反映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中双音词具备了现代汉语五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在词汇发展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是一种与书面语不同的口语材料。通过对双音词中合成词的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偏正式合成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2.支配式动词出现了能带宾语的情况。3.口语体用词精炼简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