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2.
本刊《发言人》栏目开办三年来。一直在追踪并记录着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程。采访了主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高端人士、中央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对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也做了专访。另外,对于政府部门举行的重大新闻发布会,本刊也同样进行了深度地报道。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作为一位学者,他身体力行地在推进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001年至今,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球传播系列高级研讨班和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联合主讲。编著和译作有《新闻发言人全书(三卷本)》《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运营媒体》和《媒体与权力》等。编者拿到这篇文章时,的确感受到专业的理论含量,更感受到了实践的热度——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0,(11):15-15
及时主动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是营造世博期间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保障。在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的组织框架下,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与突发新闻应对部名义全面统筹上海世博新闻发布与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新闻传播史上来看,公益广告(PSA或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为了加强对国内外民众的传播效果,美国政府成立了半官方性质的"战时广告委员会",专门制作以战争动员和宣扬美国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通过各种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向国内外受众传播美国的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7,(1):35-35
伊拉克战争进行到现在使美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美国军方与国会在增兵与撤军问题上意见不一。美国将宣布对伊拉克采取新政策,以寻求双方温和派的支持。但据美国一位前官员说,“也许任何策略都为时过晚了。”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新闻发布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从"新闻发布"这个术语出发,容易让人误解这一传播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过程。实质上,新闻发布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双向传播机制,即政府和大众传媒以新闻发布会等为平台,通过博弈手段实现政府信息传播的互动。本文认为,站在道德高度,期待政府、大众传媒中的任何一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发挥"一枝独秀"的作用只能是泛道德主义的幻想,在双方的复杂互动中去把握真实的新闻发布传播图景,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互动框架考察新闻发布制度中的政府-媒体关系,探讨双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的互动策略,以供实务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军实施以新闻发言人为核心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被视为面向军外进行公共信息传播的公关手段之一,在美军特有的军事实力、国家体制、公关理念和媒体环境下实现传播,体现出以我为主、全盘擘划、公关表现和媒介操纵的策略意识,使其话语显得相对大度公开、自信透明、及时快捷。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5,(2):18-20
过去有些发布会参加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拉开架势宣读的“新闻”不过是一些对旧闻的说明,与会只赚得悻悻而去。而前不久在央视“新闻会客厅”里,主持人白岩松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就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你来我往,问敏锐、直接,答准确、坦荡,虽然这是场只有两个人的“新闻发布会”,但无疑是一道“新闻大餐”,不能不令各路媒体大呼“解渴”。其实,提问直接也罢,回答坦荡也罢,人们从主宾对话的后面,看到的是一连串清晰的脚印,那就是中国政治明建设的进程——从各大部委及地方宣传部门踊跃参加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到国务院新闻发布大厅创下的年60场的新闻发布会,从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直接对话,人们不仅看到这个特殊群体——“新闻发言人”正以坚定的步伐走上中国社会的大舞台。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新闻发布会”也是一个关于新闻发布的示范,正如赵启正所言——恰恰我们发言人的目的是如何告诉大家,而不是如何地不告诉人家,并且告诉时要清楚、准确。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设立以来,中国军方新闻发言人在"5·12"汶川地震、索马里护航、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等多个场合,以新闻发布会、吹风、答记者问等多种方式,向各国媒体和公众传播信息、发布意见、作出解释,树立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随着中国军方新闻发言人的亮相和军事新闻发布活动的增多,我国的国防新闻和军队动态越来越多地产生了积极的媒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国家之一。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美国总统,其后几任总统的新闻发言人部是以私人助理的身份出现,直到第二十五任总统麦金利上台,其新闻发言人开始从政府领取薪水,变身官方发言人。塔夫脱当选总统期间,每周定期安排两次记者招待会,使新闻发言人制度固定下来,并逐渐成为美国政府运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同年9月,批准设立国防部新闻局。2008年5月中旬,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国内外媒体认为,我军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向世界展示我军风采,塑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军事传媒专家也指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16日,中国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上,以“不采取行动”动议挫败了美国利用人权会干涉中国内政、诋毁中国形象的企图。这是中国第11次在人权会上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与权利。外交部发言人孔泉住在评论这一胜利时指出,美国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在人权会上再次挑起对抗。这里的“国内政治”,主要是指大选的需要和国会的压力,而国会的压力,则是自1991年以来美国政府反复在日内瓦人权会上搞反华提案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周三首次以漫画形象亮相国家媒体,漫画上的习近平身穿简单的灰色拉链夹克和蓝色裤子。这则标题为《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图表新闻发布在北京市政府下属的千龙网上。中国媒体报道称,这是政府的新闻机构首次以漫画形象描绘习近平。这条周三发布的新闻用了几幅图片来展示习近平的走访活动,介绍了他自从去年3月份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如何在国内视察了十几个地方、以及在五大洲访问了14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11,(8):57-58
当地时间2011年4月14日,备受瞩目的好莱坞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2》全球新闻发布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场发布会吸引了全球近百家知名媒体的关注。在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说是从美国开始的,1857年,美国白宫开始有了拿政府俸禄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大传播》曾经刊登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把美国新闻发言人和政府之问的关系形容得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发布机制的确立和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一方面,它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有效地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从而最终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本土色彩的研究课题。毫无疑问,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机制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必将有助于我们将以西方为中心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语境之中,从而为实现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7.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多长时间发布一次信息?怎样才能满足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和公众的需求? 正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大力推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制度的时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它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各级政府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参与立法的一位研究员指出,立法工作八年前就已开始进行,2003年那场肆虐中国的“非典”暴露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严重滞后,从而加速了立法步伐。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非典”之后开始广泛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契合。这部条例的实施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自建立以来,从位置到规模,几经变迁。今天,白宫新闻发布厅已经成为全世界媒体注意的一个中心,时常有影响每个美国人生活甚至震动世界的消息从这里传出。白宫新闻发言人每天两至三次面对记,说出想让世界知道的事情。美国总统和政府其他高官需要时也来到这里指点江山,引导或误导国际舆论。每当这种时刻,仅有48个座位的新闻发布厅总被挤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07,(1):20-20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的四个表格,除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名单及电话是第三次公布外。党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2007年新推出定时定点自主发布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育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则是第一次公布。与2005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相比.国务院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从69个部门增长到74个部门。从2007年1月起。开展定时定点自主发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在2006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公安部三部门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展改革委等九个部门。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