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庸"并称,主要指无过无不及的日用常行.而《中庸》的主题则是"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即天(天性)人(德性)合一.这种合一是经过人的自我努力与完善而实现的超越天又合于天、即人为又扬弃人为的向天的回归,所以《中庸》具有即日用即超越的特点.日用使超越的实现具有了现实性的品格;超越则赋予了日用精神境界追求的内涵.就《中庸》的内在价值而言,它要求人们效仿天道之"诚",以明善、择善并终身积渐,其目的是导人求善.但它在历史上却扮演了使社会成员求同、求稳、不思进取,从而维护封建社会稳定的角色.今天,如果我们剔除了时代赋予《中庸》的封建色彩,那么它所主张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成己"、"成物"等思想,对于个体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参政议政思想的孕育均有不可抹杀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界颇为重视戴震<诗经>学名物训诂方面的成就,而忽略了关涉其义理观的三个重要成果:1.定"思无邪"为说<诗>宗旨,强调"姑以",结合其"一诗数用"说,可见选取该宗旨说<诗>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考虑;2.提出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四始"、"正变"新说,为<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理依据;3.将二<雅>作出不同于前人,亦不合"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遵义方言两种语法现象一、"没得"和"没有"."没有"为副词,"没得"为动词,也是副词.与普通话动词"没有"与副词"没有"比较,其在用法上有一定差异.二、"一下儿".共四个表不定量的"一下儿1",表定量的"一下儿2",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动词重叠和"一下"的"一下儿3",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一会儿"的"一下儿4".本文讨论了他们的语音形式、彼此之间以及与普通话对应式之间用法上的同和异.  相似文献   

4.
关于"芙蓉园",杜甫曾在入仕前后几次写到,这些诗作具有"时事化"的动态特点.在"即时"和"非即时"的时间线索中,"芙蓉园"意象空间的变化不仅完整反映了来自杜甫身世体察下的时代变迁和重组,也预示了由"尚情"的"唐音"到"尚意"的"宋调"文学风尚变化趋向;对文学题材的扩展和诗学思维的丰富都体现了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台湾民进党当局执政7年多来不"拼经济"反"拼军事",从改造军队抓兵权、对外军事关系联盟化、大批军购扩武库三个维度加强军事实力,与"台独"分裂活动遥相呼应.台湾民进党当局不顾一切"拼军事"是与祖国大陆武力对决的姿态,表明其"台独"意志在增强,"台独"的危险性在上升.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佚事"四题     
本文对"佚事""轶事"和 "逸事"由于意义相近而通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为这三个词语都不同程度地与"失"字相关,并都能解释为"散失"义,故能通用.对个别不能通用的情况,本文也特别指出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诗经·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一句中的"之"永",郑玄笺云"之,往也,永,歌也,乐郊之地,谁独当往而歌号者?"言皆喜悦无忧苦.后世注释诗经者多相沿其说,本文作者不赞成这一传统解释,认为"之"永"并非"往"歌"之意,而分别是"语气助词"长久地"的意思,"谁之永号"是指谁还会这么长久地哀号?  相似文献   

9.
屈静 《华章》2007,(10):156-156
走向对话与交往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将共同面对知识、生活和精神三种不同的世界.基于此所凸现的是知识授受的"风味",生活交往的"意味"和精神沟通的"体味".本文就这三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今天一向津津乐道的"京味儿"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片面的.说其"片面",就是因为老舍所表征的那种"平民性"几乎全盘遮蔽了"京味儿"文化理应同时拥有的"贵族性".此外,随着全球化时代趋同力量的渗透,"京味儿"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现实在场必将濒临终结的命运,所有那些试图突破"京味儿"的时限而将其永恒化的努力都不过是一种变味儿的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