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黑洞     
《好同学》2005,(4)
绝对引力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易被忽视,即便它对维持正常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免如此。引力就是最佳例证。若非三百年前有只苹果掉下来砸在一个伟大的脑袋上,人类认识引力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假定有一台引力调节机,拨动其旋钮就能改变引力的大小,我们就会看到  相似文献   

2.
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易被忽视,即便它对维持正常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免如此。引力就是最佳例证。若非300多年前有只苹果掉下来砸在一个伟大的脑袋上,人类认识引力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  相似文献   

3.
反引力     
《小学自然教学》2005,(10):57-57
反引力是直接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推出的。同牛顿的引力理论不同,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空间和时间结构的一种扭曲,这种扭曲使物体看起来像受到了某种力的影响。广义相对论还显示,并不是只有质量才能产生引力,压力能产生相同的效应。这带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预言:与压力相反的张力能产生与引力相反的反引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引力势能的讨论,澄清了某些教科书上对引力势能的模糊认识,以达到全面正确地理解引力势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学校与优秀教师的关系也是这样。学校管理者要在“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前提下,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事分配制度,坚持“以能定级,  相似文献   

6.
物理上通常以固体、液体难以被拉伸、也难以被压缩为例,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宏观表现的分子力是这个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斥力和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所以如果设分子间距离为r,则当r=r0时,f引=f斥,F合=0;当r>r0时,f引>f斥,F合为引力;当r<r0时,f引<f斥,F合为斥力。到了这一步,学习者很容易认为分子力有两种,一种是引力,另一种是斥力,但会发生疑问,这引力和斥力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力?是怎么产生的?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简要…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在维也纳(一) 没过多久,爱因斯坦就认识到,同格罗斯曼的合作已经带来了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结果。让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至1913年春,他的引力思想有些什么发展。1907年底,他发现引力在相对论中的奇特地位,认识到问题不在于如何将引力纳入狭义相对论,而在于如何将引力作为一种手段,使理论从匀速相对运动协变性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美国发射了“引力探测器B”——一颗装备超精确设备的卫星,它能监测到地球每8.8万年里发生的1度转角的变化。卫星上装有4只最灵敏的陀螺仪,其中的4个石英球体是有史以来最圆的物体。它能对地球引力的细微变化进行探测。灵敏的引力探测器@宋习艺  相似文献   

9.
任何物体间都有引力,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地球没有引力,将会是什么结果呢?月球绕地球运动是因为地、月互相吸引,若地球没有了引力,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就会消失,月球就不会再绕地球运动了,而是会远离地球而去,再也不回来.  相似文献   

10.
1.万有引力 高处的水总流向低处,抛出去的石块最终也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事实上,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早在17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人们称之为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引力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只是20世纪以来尚未完成的物理学革命的第一步,引力量子化是21世纪物理学中最大的难题。从突破量子场论中点粒子模型框架得到的超弦理论,尽管引入了新的对称性有助于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但量子超引力的重整化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目前也没有超对称与额外维的可靠实验证据。随着宇宙暴涨证据的发现,人们被迫重新引入爱因斯坦一度放弃的宇宙学常数,弦论很难解释为何宇宙常数是非常小的负数。从引力规范理论可以延伸出圈量子引力理论,它一开始就假定时空由离散元素构成,而且时空的离散性是结合量子理论与狭义相对论的结果。而扭量理论以因果关系为基本要素,重新构造事件的时空图。目前最成功的量子引力方法结合了三个基本思想:空间是突现的,空间的最基本的描述是离散的,这些描述都以因果性为基本要素,但这些构想如何与粒子物理、量子场论结合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2.
引潮力及其地理后果杨柯金任何物体间都具有引力。宇宙中天体之间也毫无例外地受万有引力制约。月球是地球除流星体外最近的天体,月球和地球之间当然也有引上存在。月球对地球的平均引力,即月球对地球中心处单位质量的引力,导致地球整体对地月系质心的绕转,这个运动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实验装置进行的测量表明 ,至少在 10 8微米的尺度上不存在引力定律异常现象 .牛顿于 30 0多年前确定了万有引力公式 ,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数也有 2 0 0多年历史 .近年来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使一些科学家认为 ,在非常微小的尺度上 ,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定律可能不成立 .因此 ,用更精密的实验测量微小尺度上的引力 ,成为非常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日前说 ,他们设计的新装置使用了一种频率为千赫兹的共鸣振荡技术 ,对相隔 10 8微米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进行了测量 .这是迄今最精密的引力测量实…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引力比现在小,所以那个时候…… 当地球引力还小的时候,造一座金字塔并不那么费劲。 这一天,埃及法老给秦始皇打电话——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 话,其实就是两个罐头盒,中间连着一根绳子。因为地球引力还 小,所以声音可以沿着绳子不断传播,而不会被地球吸引得半路掉 下来。 “Hello,”埃及法老的声音传到秦始皇耳中,“老秦,我要为自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恒星黑洞位于梅西耶33星系。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伴随它的一颗恒星,质量是太阳的70倍。这颗恒星在一个轨道上运动。黑洞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是引力极强的区域,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无法摆脱它的引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类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强春华同学问:地球为什么不是正球体?地球是一个赤道直径比地球极直径大约长42公里的扁球体。在地球仪上,这个差值很小,可以看成正球体。因此,我们称它为地球球体。任何事物都有自引力,自引力使地球成为球体。对于宇宙空间的一个孤立的天体来说,它的自引力,都是指向里面的,并且起着把最大量的物质集中在可能的最小的体积以内。如果有某种巨大的力会使地球变形的话,那么,引力将来会缓慢地夷平一切不规则的东西,并且使地球重新变成球体。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天体是正球体;它们在自转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这里面就有个“心理效应”问题。教师只有自觉运用“心理效应”这个杠杆,才能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一、“海潮效应”:引发兴趣,增强磁力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出现大潮,引力小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这通常被称为海潮现象。如果翻开事业成功者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约经历了这样的三部曲:激发兴趣———钻研入迷———获得成功。在这里,兴趣成了支撑事业的重要支点,成功与爱好结伴而行。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高中物理教材和参考书上,讲授分子力内容时,都描述成“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减小而同时增大,随r的增大而同时减小,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得快”。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原题 在离小物体m一定距离外有一大团球状的物质,物质团的总质量保持不变,该物质团中的每个质点都有引力作用于小物体m上,它们的总效果表现为这团物质对小物体的引力,假设团状物质群的中心与小物体m都不移动,而前者均匀地向四周膨胀,膨胀的结果使小物体m被围到了物质团的内部,下面关于m受的引力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