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认知和评价,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构建是通过媒体开展的政民认知互动过程实现的。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借助新媒体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既有效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又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
朱丽丽 《考试周刊》2013,(48):127-129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新媒体虽然是对传统媒介的一种继承,但它有较为特殊的一面,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它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成为一把双刃剑。本文探讨了网络新媒体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的优劣,旨在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等。  相似文献   

3.
政府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复杂概念,既包含了政府的本体状态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政府所作出的评价.在塑造政府形象的系统工程中,政府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政府形象自身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可分为政府人际传播、政府组织传播和政府大众传播三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形象具有超时空性、中介性、延时性、单一性、隐蔽性等特征,辅导员应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熟悉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形象传播优势,努力将传统的有限的“在场”形象和“缺场”却无时无处不在的新媒体形象结合起来,实现两种形象的优势互补,努力塑造和展示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师益友”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地传统媒体是相对于互联网等新媒体而言,在本地政府管理下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旧媒体”。在新媒体大肆扩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要以重视本地传统媒体为基础,以加强媒体建设为手段,细化传播策略,积极传播地方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6.
运用英语和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旅游外宣,对于在国际市场上塑造我国"美丽中国之旅"整体国家旅游形象有着积极意义。从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对外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现有新媒体英语外宣的现状进行梳理,综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模式中,任何一部分的崛起都会引起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转型。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表现出商业化的局势。同时,现代电子大众媒体的发展,使国际传播越来越表现出复杂的态势。传播主体逐渐表现出多元化,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体等传播能力此消彼长,而网络更使国际传播中的主体表现出便利和难以有效控制的局势。因此,传统的通过对传播主体和传播工具的有效控制来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际传播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地球科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塑造、传播和开发地学形象不仅可以提升地学本身的地位、影响和竞争力,且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但在媒介发达时代要特别注意保护地学形象免受学术造假和恶意炒作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面对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新媒体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在传播渠道、时空范围、公众的互动参与等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为此,政府应做到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比较优势更好地为传播城市形象服务。东莞市多年来饱受公众和媒体的曲解,城市形象每况愈下。虽说近年来市形象推广办公室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努力树立城市形象,但未来更需建立围绕新媒体的系统机制以为东莞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作为新媒体受众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无论是自身还是大学生都受到新媒体环境的极大影响,辅导员传统形象已无法满足辅导员自身在社会环境中互动和发展的本质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把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道德形象、信息意识形象、信息技能形象三方面整体上丰富自身的形象结构,进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对增强城市魅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新媒介的优势给南通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南通应整合政府网站、媒体网站、网络论坛、自媒体和体验媒介的优势,实现南通城市品牌形象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城管作为城市的综合执法管理部门,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城管制度以及城管执法行为一直饱受诟病,不断陷入形象危机。城管形象危机导致城管的公信力弱化、执行力降低、合法性不足。因此,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城管的形象,但总体上效果不佳。城管形象的重塑优化需要在改变政策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和加强与媒体互动的基础上,从民生保障的视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现代社会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远远超出了感性经验范围,人们越来越依赖以大众传播为主的媒介系统来对城市进行认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媒体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但是,大量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仍是在传统媒体思维下进行的,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通过探索观念更新、平台建设、全媒体战略等提升路径,城市形象传播更好地适应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关与政府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树立起“廉洁、勤政、 务实、高效”的良好政府新形象。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最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政府 公关,将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形象建设,这必定会推动政府形象战略的顺 利实施,使新时期的政府形象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妇女地位地不断提升,女性形象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人们通常认为,媒介形象总是"直接"、"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却认为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易从男权角度对性别进行概括和简单的归类,进而使得女性形象模式化、角色定型化。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由此形成了受众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媒介应当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改变女性性别误解主要的责任,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