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笨小龙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08,(10):28-28
<正>在天上,有一个龙学校。小龙们都在这里当学生,刻苦学习本事。因为有了本事,长大才算是一条有出息的龙。铃声一响,小龙们都向自己的教室走去。有的去上"喷云课",练习喷云吐雾的方法;有的去上"打雷课",练习闪  相似文献   

2.
姜鑫 《辅导员》2011,(Z3):71
在当今社会,语文课堂呈现出一个个"怪圈",令我迷惑不已。有的"整合"过多,科学知识渗透过量,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有的载歌载舞,演讲游戏,变成了"表演课";有的"挥毫泼墨",绘画剪纸,  相似文献   

3.
眼下,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许多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纷纷通过自己的课堂,表达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这样的景象令人欣喜.但我们发现,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课堂:有的过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课、情感课;有的十分在意文本中的文学因素,将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赏析课、文学指导课;更有的过分展示教师自身的个性,热衷于上"另类语文课",仿佛越"新"越好,越"奇"越妙.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课改理念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高中历史教学,但在基层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纰漏:比如有的课堂看似精彩,但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的课堂因缺少教师的相机诱导而显得毫无层次感、逻辑感;有的课堂主题缺失,课堂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没有重视并挖掘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教育价值等等。概言之课堂教学既无思想立意,亦无鲜明的教学主题,即"课魂"缺失,而没有"课魂"的教学只能是"一盘散沙",故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急需呼唤"课魂"。  相似文献   

5.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语文教学已经步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强劲时代。为了突出语用,阅读教学的课堂气象急转:有的课突出言语形式赏析,有的课突出写作意识培养,有的课书还没读几遍就组织练笔仿写并谓之"以写促读"……诸如此类,所谓"语言文字运用",实际上已经让"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根基彻底塌陷。至此,我们不得不追问阅读教学究竟该何去何从?谨以此文浅作思辨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否上升为能力,也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什么都懂了就是不会解题?为什么有的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实现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来剖析复习课的困境,为上好复习课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使我感到,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体育教学在一些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花瓶",有的学校甚至把达标等同于体育,使体育仅仅局限于达标训练,而体育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上课之前,他们的状态可谓纷繁复杂。有的心有准备,有的心无所想;有的情绪高昂,有的心灰意懒;有的心无旁系,有的心猿意马……,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地走进数学学习的"乐园",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创造自己的"开场白",先声夺人1.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吸引学生。课始,学生的魂儿还未收住,这时教师可采用精妙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致先声  相似文献   

10.
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关注教学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出发,进行语文"微课"教学实践:课前"微课",指向自主学习;课中"微课",注重学习方法;课后"微课",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声声慢》入选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四。其中的"乍暖还寒"之"还"读音较乱,有规范读法之必要。笔者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乍暖还寒"之"还",人教版课标教材注音为huan,注释为"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该词网上的朗诵视频,有的读为huan,有的读为hai,有的读为xuan。网上关于该词读音的讨论文章,有的主张读huan,理由是"还"在"乍暖还寒"中是动词"返还"义,并且"还"在古代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又一年,新一年的高考即将来临!进入高三全面复习阶段以来,各科齐上阵,大考小考接连不断。有的老师见学生成绩不理想,火冒三丈,对学生一顿狂轰滥炸;有的老师发下试卷对答案,同学们抄答案,哪里下课哪里作罢。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何让考试真正成为我们的"制胜法宝",我认为上好试卷讲评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的"单位复习"一课,本节课是朱老师为了实践他的教学理念("有的事情你不教他长大是会知道的,有的事情你不教也许他一辈子也不懂";"数学就是一种模型,更要强调数学结构";"结构要沟通,类型也要沟通",这三句话是朱老师在课后向听课教师指出自己在本节课中所渗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有的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使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  相似文献   

16.
一、断课的含义与特点 断课,就是终断或结束讲课,亦称结课.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工序.断课的手段,异彩纷呈.有的讲完了便下课,自然结束;有的归纳要点,作出总结;有的纵横拓展,开阔视野;有的巧提疑问留有余地;有的注意衔接,为新课留下"接口";有的激发情感,使学生感奋起来.  相似文献   

17.
再谈教学     
大凡教师所做的事都差不多,那为什么有的课优质高效,有的课灵动智慧;有的教师感受到快乐,有的教师品尝到幸福;而有的课、有的教师却相反呢?我们来读一读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的一段话:"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当时有一门学习写对联的课程叫"对课"。有一次先生出的上句是"独角兽",有的学生对"二头蛇"、"三脚蟾",还有的对"四眼狗"、"九头鸟",先生听了都摇头。鲁迅对的是"比目  相似文献   

19.
教育之殇     
正"手机控"现象在校园愈演愈烈,学生不论是课下还是课上,都玩得不亦乐乎。时而发短信;时而接听电话;时而看网络小说……这些行为,不管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都会影响学习,严重者还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怎么办?许多教师各显其能,软硬兼施。有的温情提示,上课关机;有的服务到位,收缴保管;有的勃然大怒,掷地有声……更有甚者,以身示"犯"。手机这东西,  相似文献   

20.
第二节课下课后,生活委员抱上来一袋子红红的"小刺猬"。它们呈椭圆形,乒乓球般大小。紫红色的球体上面长着一根根稀疏的"刺",有的深红,有的浅红,大家看了都很害怕。我和几个胆大的男孩子上前摸了摸,发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