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钟明香 《课外阅读》2011,(10):148-148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识字是教学重点,识字量非常大,以人教版《小学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共出现的汉字应认识的字量为1800个,会识会写的字为1000个。如果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记、读、背、写为主,没有情节,缺乏情趣,内容枯燥,学生只能机械记忆,一般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的话,能不能完成识字任务都难说。那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识字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有兴趣地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中之中。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陶惠琴 《甘肃教育》2012,(10):68-69
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为了在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我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趣味因素,激发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工夫,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能够开开心心地学语言,轻轻松松地识汉字。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写。传统识字教学主要依赖学生的有意记忆,第一次遇到生字,即要求学生记住每个字的音、形和义,达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说、会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学生接受度更高,其促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利用图形、故事、谜语等直观操作手段,促使学生在汉字拆分、字理推演、音符归结中形成崭新记忆,以提升识字教学品质。识字教学有自身学科要求,教师要深入教学之中,展开多种形式的教情和学情调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帮助学生顺利构建识字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在课堂上,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教师应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小学听读识字的教学研究“听读识字”是指儿童在尚不识字时,听别人(或录音)读书,听会记熟之后,自己反复阅读此书,用记忆中的诗文语言与汉字相对照,渐渐认识了诗文中的汉字。在小学,认读汉字以后,再把整本书中的生字接汉字构字规律一串串地分析记忆字形,练习书写...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 ,致力于再生和利用识字资源对于转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低年级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1 整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个主攻方向应当是整合识字资源 ,简化记忆单元。在教学中对识字资源的认识并不局限于学一篇课文就一个个想办法解决课后这十来个汉字 ,也不拘囿于课后汉字的编排顺序自一至十地依序认字 ,而是依据课文一些特征 ,并以这种特征为主要线索 ,整理学段中要求认识的和低年级学生能够认识的汉字将其归类 ,再统一到课文的语境中去。如教学《比尾巴》这篇课文 ,课后列出了“比”、“尾”…  相似文献   

8.
识字不仅是低年级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识字教学成为小学生语文基础教育的关键,教师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识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中国汉字的兴趣,主要以低年级学生为例,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开放性识字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人质疑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不能以识字为重点。其理据为,小学低段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因为汉字本身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机械记忆,增加学生负担。对这一观点质疑的人认为:小学低段要以学习阅读为主。可见,讨论的问题呈现以下焦点:无意识记忆不利于低段学生记汉字,也就意味着,识记汉字要遵遁无意识记忆特点;先学习阅读还是先学识字,先学阅读,也就是意味着把识字和阅读人为的分裂。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识字是学生阅读、作文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单一的识字仅凭课堂上的读、记、写,就显得较为单调、枯燥,难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如何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汉字就是低年级老师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要促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评价识字时还要考查学生是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将语文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下去,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有乐趣的识字方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小学听读识字的教学研究天津谷锦屏“听读识字”是指儿童在尚不识字时,听别人(或录音)读书,听会记熟之后,自己再反复阅读此书,用记忆中的诗文语言与汉字相对照。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边读书边认识了诗文中的汉字。在小学,认读汉字以后,再把整本书中的生字按汉字...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随文识字"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将汉字与文章相结合,根据人对于知识记忆的规律,为学生汉字学习营造真实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能够将"随文识字"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良好运用,就能够让学生将汉字的音形灵活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认知能力,推动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识字。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触摸汉字、感受汉字,通过汉字进入语言世界,从而实现识字与阅读的和谐共生;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识字与积累、识字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工民  熊伟  朱瑛 《辽宁教育》2009,(7):108-109
[设计理念]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追求识字教学情趣实为追求高效识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触摸汉字、感受汉字,通过汉字进入语言世界,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识字与积累,识字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社且语言文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低年级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量的60%,平均每个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记,将使其不堪重负,且效率不高。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呢?2003年,我校以课程标准为导向,  相似文献   

19.
汉字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难用,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障碍。尤其是汉字难记,学后易遗忘,识字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益呢?较好的办法除了在识字教学中抓住汉字自身的特点,遵循汉字音、形、义的结构规律外,还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从而对所有学生都献上一份爱,切实地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益。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就…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大循环整体输入识字法”是根据低年级语文教材故事性强、篇幅短小、生动有趣的特点 ,将 10首 (篇 )儿歌 (童话 )作为一个大循环组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促使学生自学而达到轻松识字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听读输入、定位识字、循环识字”三个步骤。1.听读输入日本心理学教授松原达哉先生经过 30年的研究发现 :儿童在 8岁以前 ,记一件事情是用耳朵听 (听觉记忆 ) ,这比用眼睛看 (视觉记忆 )要记得扎实。从 9岁开始 ,视觉记忆比听觉记忆要好得多。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听读输入”是符合记忆规律的。这一步骤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