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動態     
高等農林教育會議决定今後方針任務 不久以前舉行的第二次全國高等農林教育會議,明確了高等農林教育的方針任務是:遵循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為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提高農林業生產力以促進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而服務,為發展農林業生產而相應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級農林科學技術人材和管理人材。同時,應協助農林科學研究機關來解决我國農林業生產過程中某些重要問題。 會議認為我國農林業生產經驗豐富,應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目前,應首先注意總結農民羣衆特別是農業勞動糢範的經驗,及時推廣,同時開始有計劃地整理我國豐富的農林業生產的歷史資料。 會議認為今後應積極開展學術批評和討論,但不應搞運動。應提倡平等地充分地展開自由爭論,反對懽威思想。允許少數人堅持自己的意見,反對主觀武斷。 會議認為高等農林學校設置的農場、林場、牧場,應是學校實驗研究的場所,為學生進行教學實習服務;並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及在生產上起示範作用。農業部已同意將來將一些小型國營農場劃撥給學校辦理。  相似文献   

2.
問題解答     
問:在學校裏是否應該向學生揭發資產階級的本質及不法資本家的惡劣行為?如果揭發,是否會起壞作用? (綜合讀者問) 答:我們認為在學校裏是應該向學生揭發資產階級的本質及不法資本家的惡劣行為的。只要教師能掌握原則和分寸,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使學生瞭解這些東西,不但不會起壞作用,而且能夠積極地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批判能力。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大家是知道的,是要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這個總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出過渡時期的基本特點,就是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問題,  相似文献   

3.
暑假很快就要到來了,大批初中、高小學生就要畢業了。他們畢業後應怎樣安排自己的前程,更好地為祖國贡獻一分力量,這不僅是每個畢業生所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對祖國、對青年應负的重大責任。這就是说,當我們祖国正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普通教育尚不可能普及的時候,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须積極指導青年正確地解决參加生產與升學的問題。過去事實證明,新中國的青年,數年來在黨和政府的教育下,在得到正確的指導後,是能够為祖國的建設愉快地走上新的崗位的。自全國中學教育會議以後,有些地區、有些學校已重視了對學生的勞動教育。這對於正確地解决學生的就業和升學問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今後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總結經驗,以便進一步加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還有些學校的领導幹部和教師對這一工作重視不够,做得很不深入。甚至有的學校錯  相似文献   

4.
在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末舉行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教學法委員會的全體會議上,討論了如何培養學生參加未來實際工作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普通教育學校有着重大的意義。教育部長Н·А·凱洛夫强調指出:「现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题,就是如何組織教學過程,才能使普通教育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學習科學基礎知識時,在學習教學計劃中的各科課程時,能够更多地瞭解一些他們在將來所要遇到的生活中的事實。』部長號召出席會議的人仔細分析,來解决這個重大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參加未來的實際工作。在部長報告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教育理論與教育史研究所綜合技術教育處處長M·H·斯卡特金報告。他首先提出的,就是培養學生參加未來實際工作的問題,究竟要包括哪些方面。 為要了解這一點,第一,必须明確學生在畢業以後主要地要去參加什麼工作。第二,在我們普通教育學校中,培養學生參加未來實際工作的要求是什麼。  相似文献   

5.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恢復、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由於得到蘇聯專家大公無私的指導和幫助,以及通過報刊的介紹和中蘇兩國文教代表團的訪問、參觀、交流經驗,使我們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初步獲得了一些成績。蘇聯三十多年高等教育建設的先進經驗,主要的幫助我國高等教育工作者逐漸明確了以下的問題和做法: 第一、高等教育必须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其中首先是重工業建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忠實於社會主義事業、體格健全、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的科學技術人材和管理幹部。為着適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建設的要求,高等學校各類專業都要有計劃地按比例地發展,為此,就要根據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其中首先是重工業建設所需要的科學技術人材和管理幹部的  相似文献   

6.
我校通過平時的與集中的教育參觀實習,在培養學生教學的技能與熟練技巧以及鞏固學生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專業思想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績。我們平時的參觀實習是結合正課在附小及運城鎮各完小進行的;而畢業時的集中實習則是在鄉村進行的。幾年來,我們在指導教育參觀實習工作中,進一步認識到這一工作在師範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並初步有了一些體會。現在把這些膚淺的體會介紹出來供同志們參考,並請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7.
加强綜合技術教育,以提高學校中社會主義敎育的作用,這是所有教師們的共同任務。其中,生物學教師應該以農業經濟的科學基礎知識来武裝學生,教給學生以其力能勝任的有關農業勞動方面的實踐技能。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來完成綜合技術敎育這一任務,應該舆對學生進行的理論教育密切聯繫起來,因為如果學生沒有相當的科學理論修養,不懂得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就不可能掌握社會主義農業生產的基本原則。在生物課教學中學生所獲得的理論教育,就是教師要以明白易懂的方式把米丘林和巴甫洛夫所發現的,關於生物界的生活和發展法則的知識傳授給他們。  相似文献   

8.
為了深入地向全體學生進行關於總任務的教育,使他們更具體、明確地認識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重大意義,從而堅定他們為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而奮鬥的決心,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在今年四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間,我們錦州中學組織了全校規模的參觀工廠、礦山的活動。全校師生分成了三個參觀團,分頭參觀了海州露天煤礦、選煤廠、女兒河紡織廠、錦州鐵路局機務段工廠等廠礦。參觀後大家一致反映:「上了一次生動深刻的共產主義教育的大課。」一、經過這次參觀,大家對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重大意義,以及為什麼發展  相似文献   

9.
一 為貫徹教育方針創設條件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明確地規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教育方針是:「教學與實際聯繫,蘇聯經驗與中國情況相結合」。其目的與任務是為了創辦一個以蘇聯高等學校為榜樣的適合於中國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以便正確而有效地學習蘇聯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以及蘇聯高等教育建設的理論與實際,培養出以科學的社會主義知識所武裝的忠實於黨和國家事業的財經、政法及俄文等方面的專門人材與高等學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師資。通過我們三、四年來的具體實踐,證明了這一方針的規定是完全正確的,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建設與改革具有普遍的實際的指導意義。中國人民大學是在老解放區高等學校的基礎上創辦起來的,有為人民服務和理論聯繫實際的革命教育的優良傳統,有老的革命幹部作骨幹,有中央的關  相似文献   

10.
蘇維埃學校應該以有價值的科學基礎知識來武裝學生,並形成他們共產主義建設者的性格。培養學生的勤勞品質,在完成這一任務上具有巨大的意義。社會主義社會,對學生的知識質量,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在蘇維埃學校中,勤勞品質的概念就充滿了新的內容。如果學生們能深刻地、自覺地、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如果他們所獲得的知識能夠幫助形成共產主義世界觀,如果他們能以知識應用於實践的技能來武裝自己: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優良效果。 為此,他們所需要的不僅是工作的經常性和埋頭苦幹的精神,而且要有深思熟虑、有理解;不僅要努力記憶所学習的東西,而且更要盡可能透澈地來理解它。在蘇維埃學校中,判斷學生的勤勞品質要看他是否能經常有系統、有組織地進行學習,看他是否善於合理地運用時間,同時,看他在工作中為高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 關於教學工作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關於實施普及的十年制中等教育和綜合技術教育的決議,對於進一步提高蘇維埃人民的文化水平具有重大的意義。實施這個決議,乃是解決蘇聯共產黨所提出的任務——使全體工人和農民都成爲有文化的和有教養的人——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馬林科夫同志在今年四月間舉行的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一次會議上說道:城市和鄉村中所有參加生産的青年一代都將具有中等教育程度,這已經是爲期不遠的事情了。我們的國家已經實際地在著手解決這項任務。中學畢業生的人數在逐年增長著,他們在中學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走上工業和農業的工作崗位。不久以前,中等普通教育學校的畢業生,大部分都已升入了高等學校。現  相似文献   

12.
要談對科學工作的意見,最好從一些衆所週知的真理談起,用斯大林的話來說,經常地重複和耐心地解釋真理,這是對青年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良好方法之一。 資產階級科學,即使在其發展的黄金時代也具有階級局限性。與資產階級科學相反,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反映,是與消滅一切剝削現象有切身關係的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是歷史上破天荒地為勞動人民羣衆服務的科學。列寧寫道:‘馬克思主義與一切其他社會主義理論不同,它巧妙地結合着兩種特點,一方面它對於分析客觀情勢與客觀進化行程具有完全科學的清醒見解;另一方面它對於羣衆的革命毅力、革命創造力和革命首創性底意義又予以最堅决的承認。’(‘列寧文集’,第二册,人民出版社版,第二○○頁) 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勝利標誌着關於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第一次擺脫了資產階級的束縛,堅定地、永遠地爲歷史創造者真正客觀地認識和利用歷史發展規律服務。科學由資產階級用來壓迫和剝削別人的工具變成了解放和進步的工具。只有當勞動人民羣衆掌握先輩所創造的科學遺產和文化遺產的時候,才能趕上和超過資產階級科學——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要原理之一。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我們的黨和列寧立刻把這個任務作爲首要任務提了出來。直到現在,這個任務仍是日程上的問題。當社會主義在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競賽中在科學、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等的發展水平方面都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的時候,社會主義就能徹底地戰勝資本主義。掌握资產階級科學與技術在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東西,向反動  相似文献   

13.
(一) 技術革新運動的發展过程及意義 自從一九五三年下半年鞍鋼技術革新的成就和張明山、王崇伦等生產革新者的模範事蹟傳播以來,特別是今年四月在首都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工業勞動模範張明山、王崇论、唐立言、黄榮昌、劉祖威、朱順餘和傅景文等七人建議在全国範圍內开展技術革新運動,五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發佈‘关於在全国範圍內開展技術革新運動的决定’以來,在全國各地的許多工矿企業中,早巳存在着的群众性的技術革新,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提高到一個更自覺更有目的的階段上來,而形成為相当广泛的羣衆性的技術革新運動。技術革新運動是勞動競賽開展起來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国民經濟向前發展的客觀要求。解放了的工人階級,當他們真正成為國家领導階級的時候,當社會生產關係發生了變化,他們覺悟到他們再也不是為剝削者工作,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祖国,為了自己的階級而工作的時候,他們表現出驚人的熱情和創造能力,他們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國家提出的生產任務,這就很自然的要出现群众性的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是共產主義勞動態度的具體表現,是以布爾什維克的速度實现國家工業化的强大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方法。列寧在一九一八年就强调地把組織勞動競賽作為国家的任務提了出來,他说:‘现在當社會主義政府執政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組織比賽。’ (‘列寧文選’,第二卷,第三○五頁) 我国解放初期,工矿企業中的民主改革剛剛開始,各種生產改革還没有進行,管理社會主義企業的經驗,對我們來說还很生疏,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計劃水平都很低,跟不上客觀發展的要求,所以初期的勞動競賽,帶有一定的自發性,這時期的勞動競賽,不可避免地是過份偏重於加强勞動强度,盲目性和突  相似文献   

14.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15.
我校教師在學習了總路綫及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文件後,思想水平提高了,不少教師重視了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還能把課内、課外較好地結合起來,因而收到較大的效果。從下面兩個事例可以具體說明: 生物科有三位教師,平時對政治、業務理論學習较積極,所以能根據自然科學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基本目的來領會勞動教育的意義,並進一步體會到知識和勞動的正確關係,從而也認識到進行勞動教育必须使課內、課外適當地結合起來。他們教「達爾文主義基礎」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堂上講述偉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的生平與其科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而有力的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的教育。在講米丘林學說的基本原理,米丘林學說在國民縱济上的意義及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各節時,注意講明科學是怎樣和生產實踐緊密地結合着,而這種先進的學說又是怎樣通過艱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道理,並結合我們祖國社  相似文献   

16.
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的指示為蘇聯學校開闢了廣闊發展的前途。在普通學校系統中實行綜合技術教育,對於新生一代的教育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綜合技術教育的原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來並加以論證的;這一原則,在列寧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馬克思認為,綜合技術教育就是熟悉全部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使少年兒童掌握使用各種簡單生產工具的熟練技巧。 綜合技術教育的原則,是共產主義科學理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在分析了工業發展的客觀過程之後,並根據大工業生產對人們提出的要求而提出來的。綜合技術教育是保證人的各種才能在自由的社會裏能够得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蘇聯,工業生產正在高度的技術基礎上,在先進的蘇聯科學的各種成就的基礎上,得到不斷的改善。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工業部門得到了新的機器和設備,採用了更加完善的技術操作過程,實行了更加合理的生產組織。  相似文献   

17.
最近安東市一中曾組織學生參觀了附近馬四台村東升農業生產合作社。由於這次活動是有目的有準備和有計劃地進行的,並注意了思想領導與組織領導,因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茲將其經驗總結如下; 首先確定組織參觀活動的目的、要求為:一,使學生初步認識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優越性;二,使學生認識最近幾年來農村變化的情況;三,使學生認識到農業的社會主義前途以及農村知識青年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事業中的作用。其次,根據上述目的、要求進行準備工作。先將學生輕視農業生產的思想問題 (如:認為農業生產不重要;從事農業勞動沒有前途;參加了農業生產不  相似文献   

18.
論經濟區劃     
一什麼是经濟區 經濟區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特點的反映。但經濟區不是從有人類社會以來就存在的,而是隨着资本主義的發展逐漸形成的。為什麽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形成經濟區呢?這是因為,以前的各社會階段,生產力水平很低,農業的生產幾乎完全是為了‘自給自足’,很少出賣;手工業產品不僅數量少,而且交換範圍很小。一般的講,這時生產和交換僅具有地方的意義。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大機器的應用(雖然和社會主義比較,那是極不普遍的),經濟部門分工的詳細化和深刻化,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國  相似文献   

19.
根據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關於過渡到普及十年制中等教育和實行綜合技術教育的指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曾同教育科學院編寫了小學、七年制學校和中學的新教學計劃和各科新教學大钢,而且對於必須消除學生學業負担過重的現象也做了考慮。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小學校自一九五四——五五學年度起均應改用新教學計劃和各科新教學大綱。  相似文献   

20.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我国過渡時期的基本任務,就是要使我国由落後的貧窮的農業國家,變為富强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国家。 國营商業舆社會主義工業化有着密切的关係;国营商業在實现社會主義工業化中有着重大的意義。 馬克思在考察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各個方面的相互关系時指出:‘……一定的生產,因而规定一定的消费、分配和交换,以及這些不同因素間一定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