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类对寿命和衰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目前看来,有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三种主要的长寿和衰老的理论:一种是端粒理论,一种是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平衡理论,还有一种是氧化剂理论。三种主要的寿命理论端粒理论指的是,所有的细胞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Telomere),年轻细胞的端粒很长,  相似文献   

2.
徐阳 《百科知识》2011,(8):47-47
人类从远古走向今天,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饱。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吃得多是造成我们衰老的原因之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控制热量的确可以增加长寿基因的活性,从而实现人类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与死是人类永不过时的话题。古有方术之士希望通过炼得仙丹,吃后成仙而长生不老,今天人们把衰老当成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以求解长寿的真谛和秘籍。14号染色体上一个魔瓶一样的基因不仅是使人类细胞不死的原因,更是使地球生命无论如何演化,历亿万年而绵延不绝的最后绝招。永  相似文献   

4.
死亡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痛。千百年来,为了逾越死亡这道鸿沟,人类可谓绞尽脑汁,穷其智慧。然而,不要说长生不老,就是活过百岁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时至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0岁。那么,生命这条界限该如何打破,死亡这道鸿沟该如何跨越呢? 基因控制长寿意大利和芬兰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经合作研究发现,一种基因与长寿有关。这种基因已为科学家所知,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该基因的作用只  相似文献   

5.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基因能够大大提高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这些基因内,隐藏着人类长寿的秘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衰老是必然的,人体会随着年龄渐长,各种生理机制也会衰退,于是渐渐老去。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人和其他生物体到了哪个年龄,有些基因始终能够保持活跃,当人遭遇严寒、酷热或者水和食物匮乏的环境时,这些基因会调动人体内的自我防御系统,让细胞修复能力变得强大。不难想到,人们希望这些基因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因此,这些基因被科学家命名为…  相似文献   

7.
丁永明 《知识窗》2005,(10):50-51
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现在已不是什么痴人说梦了.长寿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美国医学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界的"长寿工程"开始显山露水.在美国联邦政府"全国衰老研究院"的组织下,大张旗鼓地实验起来.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数种药物,有的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有的正在进行人体测试.从各方面的进展看,人类在吃药长寿方面,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长寿预测     
衰老是长寿之敌长寿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美好愿望。但是,从盲目寻找返老还童的药物转向从医学方面研究衰老的原因,这个时间并不算太长。在生命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寿命长短不一。就动物来说,长寿的可以活几百年,如太平洋的一种海龟就可以活几百年;而蜉蝣的寿命只有一天。就是同一种动物,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长生不老能否实现?这样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新的发现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可以控制生命的衰老过程,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使人们对长寿的奥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长生不老能否实现?这样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新的发现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可以控制生命的衰老过程,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使人们对长寿的奥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3,(17):112-113
一个人的衰老速度主要由基因决定,但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却可能起着加速或减缓衰老的作用。中国保健协会营养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认为,“健康是一口口吃出来的,长寿是一天天攒出来的。健康没有捷径,唯有管好自己。”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06,(2):41-41
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现在已不是什么痴人说梦了,长寿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美国医学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界的“长寿工程”开始显山露水。在美国联邦政府“全国衰老研究院”的组织下,大张旗鼓地实验起来。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数种药物,有的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有的正在进行人体测试。从各方面的进展看,人类在吃药长寿方面,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医学上热闹的研究领域.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从出生成长、到出现疾病、衰老直至死亡都与基因有关.目前已发现,人类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约有5000多个,迄今已有1/3被分离和确认.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消除、修饰"坏"的致病基因,如导致结肠癌的基因;注入或增强"好"的基因,如防止动脉阻塞的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就是基因治疗或基因疗法.基因治疗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14.
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医科大学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童坦君、张宗玉教授日前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衰老分子机理与生物学年龄指征的研究,揭示人类衰老细胞基因调控能力减退与特异转录因子相关。 童坦君、张宗玉教授研究还发现,衰老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所有降低,但基因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追求长寿是每个人的最自然和基本的愿望,但是.如果只有长寿却陷入疾病缠身或生活质量不高的境地,这也是人类的悲哀。所以,既要给生命以时间,又要给时间以生命。  相似文献   

17.
长寿现象只能靠基因才能世代相传吗?其实未必!爷爷长寿,孙子也多半会长寿,这种现象很常见,也符合科学逻辑:人的长寿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子孙。不过,这个逻辑真的是不能改变吗?没有长寿爷爷,就注定不会有长寿孙子吗?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在线虫身上做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增寿实验"。以前曾有研究发现,改变线虫的一些基因会延长其寿命。而这次实验,研究小组则避开了直接改变基因的做法。他们从线虫的生长环境入手,例如通过  相似文献   

18.
人类基因组今天已经扩大到对单个个人的基因组的描绘。与此同时,人类对其他动物的基因组也有了较多的发现,包括破译它们的基因组和发现各种功能基因。这不仅对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帮助,而且有助于人类从动物获得启示,为自己的健康、治病和长寿服务。  相似文献   

19.
吸烟:衰老是身体内部的组织和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及丧失所致,要长寿就不要使其有外力加以损害。这类有害活动之一就是吸烟,它直接损害了大量喉、气管和肺部细胞,并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生活模式单一:一本记录了与90岁以上高寿老人谈话的新书表明,长寿的威胁来自:终生居住一地,过着简朴不变的生活。有人认为,这可能与生活模式单一容易使人产生无聊、乏味感等负性情绪,进而引起心理压力有关,而变换环境则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器官提前衰老: 器官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用。身体的任何部分,不锻炼就不会良好地工作。所以,如果一个人不锻炼,他不仅会越来越丧失体力活动的能力,也会衰老得更快。高血压和高血糖: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果这两项指标不正常,都应及早治疗。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这要从儿童时做起,要有适当的饮食和经常性的锻炼。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