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施行20年以来,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仍主要依靠于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以及集体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大量农村老人不能得到妥善照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高峰的到来以及传统养老模式的不断弱化,农村养老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甚至恶化。在目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加速建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业月刊》2014,(8):45-49
社会背景 中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传统的养老模式无外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中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约为1%,以相对稳定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让绝大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中对家庭养老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农村的经济状况等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的向城市进军,农村的家庭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也就给养老带来了较多的问题。机构养老指的是以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载体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农村老人自理问题的突出等方面的因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机构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养老难问题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农村的养老状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老人的数量也在上升,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090万人,占全国人口17.3%,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逐步弱化,自我保障成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老人自我保障养老也面临资金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困难等问题,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学者们的研究。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给未来农村老人养老方式一个改革的方向,得出未来农村老人养老方式应是自我保障加其他保障,形成多元化的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战 《今日科苑》2010,(11):186-186
目前,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虽然我们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发展社会养老,但大多是针对城市,较少关注农村。其实,我国的大多数老年人都居住在农村,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并不低于城市。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出现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同时农村中的家庭养老方式也正经历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情况。这些变化对老人及其子女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老龄化,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社区养老机制薄弱,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经济负担重、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发展农村社区,更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自身要端正心态,正面看待空巢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养老呈现“9073”的趋势,也就是说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只有3%的老人选择养老机构。为什么这么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因为在传统意识中,很多人认为没有家的老人才会去养老机构,这不一定是没有房子,也有可能是没有家人关注,没有家人照顾,这涉及养老尊严的问题。其实,在做过充分准备以后,养老不会变成难题。如何有尊严的养老可能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回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社区养老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也无法顾及老人晚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通过阐明在我国特有的"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国情下,老人们养老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现有养老体系存在的弊端,最后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谢伟 《未来与发展》2014,(4):111-113,1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我国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台州老人总体倾向居家养老,但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资金缺乏,人员技能不足等问题,居家养老服务并不乐观。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才能使居家养老服务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婷 《科教文汇》2020,(5):188-189
我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发展中,我国老年人口开始呈现高龄化、基数大、增长快等基本特征。在人口老龄化发展推动下,总量较大的老年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养老需求也在逐步增多。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中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步弱化,社区养老能力不足。当前为了对多项资源全面整合,节约更多发展成本,要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怀、提高社区养老重视度,对今后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社会养老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哲毅  宁可 《资源科学》2021,43(10):2003-2012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包括养老、土地资源配置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及对60岁及以上农户家庭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4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社会养老提供的养老金可以提高农户消费预算,降低农业劳动供给强度,替代土地养老,特别是在家庭养老缺少经济支持功能的情况下;②在家庭养老提供经济支持功能时,社会养老的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对于家庭养老缺少生活照料功能的农户,社会养老难以替代土地养老;③对于家庭养老功能健全的农户,社会养老通过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减少非农就业参与率,替代土地养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注重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联动机制,给予不同家庭差异化的政策安排,将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何勇  曹英 《科教文汇》2011,(31):102-102,147
据了解,当前我国老年人高龄化逐年快速增加,独生子女家庭对双方老人的养老负担也相应增加,而综合型养老院条件苛刻,费用昂贵等,很难满足大众型需求,所以更需要新的养老体系出现家庭式养老院。由于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诸多因素的原因,单一的社会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方式都是不适宜的。本文分析了家庭式徽派养老院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具体是以徽派养老院建筑风格的独特性为载体,并根据老年人自身属性与生活行为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为今后家庭式徽派养老院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俊  罗华林 《学会》2010,(3):20-26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的试点推行,揭开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新篇章,由此也产生了对我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种种疑惑与争辩,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矛盾或是共融?本文在分析和思考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办养老机构在解决当前城市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同时,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中普遍存在的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的问题,使民办养老机构在老人的“入住评估”、“生活质量干预”和护工的“工作压力与负面情绪疏导”方面不能有效提供服务,从而导致不能提供个性需求有效照护,使老人生活质量满意度不高,造成护工人员的频繁流失。本文认为民办养老机构的这一普遍问题成因一是护工紧缺,投资者与管理者暂时以身体护理效果为唯一的效益追求;二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以节约成本为出发点,节省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开支;三是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知识与理念的“文盲化”,使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笔者认为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将成为制约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粟多树 《学会》2013,(9):16-23
政治参与是政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对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其政治参与程度对我国基层政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制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状况不容乐观。在突破这一瓶颈的多种可行性方法中,鼓励和引导农村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拓宽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范围,进而实现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体制方面、立法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的现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衣原因是中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因此.我国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从立法、体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从体制上逐步摆脱二元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最终使广大农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的被关注度以及专属需求会越来越高,市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也会日益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智慧养老,用技术的方法为老年人的生活添上"高科技的翅膀",这将不仅是养老领域的一场革命,而且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智慧养老模式在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过相关尝试,但技术仍处萌芽期。为充分发挥科技助老的作用,就要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既要确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又要加大优质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的推广力度,更要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标准的建设,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业的技术支撑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其专业化与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