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关于郁达夫自传散文的创作意图。从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日起,到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日止,郁达夫在林语堂主编的《人间世》上一连发表了七篇自传性散文,回顾了辛亥革命以前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书塾与学堂》是其中的第三篇。郁达夫自己在《所谓自传也者》一文中曾经说:“四十岁前后,似乎是人生的一个小段落。”他写这篇自传性散文,意在对自己半生的生活进行一次小结。  相似文献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是鲁迅对自己已逝童年生活的回忆,百草园中那些拟人化了的动植物,历历可见,声声可闻,充满着童真稚趣,为我们写童年生活回忆类文章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3.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著名女作家冰心(1900-1999)1942年3月写于重庆歌乐山的一篇散文,作者出生于福州一个温馨慈爱之家,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知书达理,她童年时期曾随父母多年居住在渤海之滨的烟台,直到11岁才回福州。文章就是对这一段海边生活的深情回忆,笔调率真坦诚,语言清新典雅。  相似文献   

4.
我校文科班学生王琰写了一篇散文《我爱家乡》(改题为《海南风情》),它描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具有海南岛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孩子气息,文字清新,活泼。当我看中这篇文章后,首先了解其内容是否真实,然后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5.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散文共选了两篇,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已列入杂文,不计在内)。这是两篇记叙性散文,前者以记事为主,后者以记人为主。这两篇散文,都是生活回忆性质的作品,故鲁迅说它们都是“从记忆里抄来的”。鲁迅的这些散文,以优美的笔调,沉郁的感情,挥洒自如地追叙了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片断经历。在叙事和描写中,洋溢着记忆的芬芳,渗透着强烈的爱憎,放射出战斗的火花。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是极为优美的散文,很适合于中学生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6.
《歌溪》是著名散文家吴然创作的一篇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作品以清新优美的文字语言,抒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和大自然怀抱中欢乐的孩子。在这篇散文里,作家满腔热情倾(qīng)心赞美和歌颂(sòng)的,是农村、山野间常见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散文《雪》,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妙绝美的写景散文,它对于陶冶青少年优美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写作能力,都是很有裨益的。《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发表于1925年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后来作者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在《野草》中,这是最明白、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名篇之一。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美感体验,这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绝对好教材,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体验、感悟文中描写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人在  相似文献   

9.
起点     
一天,和几个中学生聊天,听到他们抱怨童年生活的枯燥,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回头就写出了两篇反映儿时生活的小说,寄给了江苏的《少年文艺》。我本来是写成人文学作品的,写少年小说还是第一次。这是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苏教版第十册第17课《月光启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写了作者回忆起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是精神成长的  相似文献   

11.
一、讲读要点: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讲读这篇课文的要点是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事物,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讲读这篇课文的关健是第一部分,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王兴荣 《双语学习》2007,(10M):100-10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名篇之一。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美感体验,这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绝对好教材,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体验、感悟文中描写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一、民风美。  相似文献   

14.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收入散文十篇,小引和后记各一篇。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总名为《旧事重提》。这十篇散文记录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片断,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作为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来读。这本散文集能够传之后世、历久弥新,除了上述情况而外,和作品的高度的艺术美是分不开的。一、情思隽永含蓄,使文意深刻有力《朝花夕拾》反对封建主义和其他黑暗势力的顽强的战斗精神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通过那娓娓道来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用意深而笔调平和,这使得《朝花夕拾》具有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可以写生活的,也可以写幻想的。无论写哪一种作文,都需要素材。特别是写纪实性很强的作文,对生活素材的依赖性就更大。这样的作文,通常是写亲友、写乡邻、写老师、写童年的小伙伴、写过去的故事等,就需要我们到记忆里去寻找素材。鲁迅先生写的几十篇散文,  相似文献   

16.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敏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牛天赐传》是一部成长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老舍处理个人生命经验的文本,是老舍戴着牛天赐的面具,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速写。老舍在这篇小说中,可能比在散文、自传性作品中更为真实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经验。在老舍为数不多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文字里,仍能找到两种基本的心理意向:被弃和得救。《牛天赐传》是老舍生命初始经验的隐形书写。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柳叶儿》是旅美作家宋学孟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散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因为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饥荒而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辛酸往事,抒写了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十册第17课《月光启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写了作者回忆起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  相似文献   

20.
《幼学纪事》是著名话剧表演家于是之的回忆性散文,编入了职高新教材第一册。写的是作者青少年时期艰苦的求学生活。然而,这又不是一篇单纯的忆旧之作。作者以精练的笔触,将辛酸的往事,严肃的反思,与豁达风趣的语言相融合形成了幽默的风格,在幽默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全文分为四部分,作者以求学为轴心,向我们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辍学、边做事边求学的经历。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志学之年,学业中断,生活中包含着多少辛酸和血泪。然而,通篇文章的记叙却在自然、幽默的语调中进行,气氛缓和,作者甚至有些平铺直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