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  相似文献   

2.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双”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并不指五种光和十种颜色,“五”和“十”只表示多的概念。而有些原义就  相似文献   

3.
成语辞约义丰,在语言表达中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汉语中的瑰宝。但使用不当,则适得其反。报刊上常见的成语使用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1.误解词义(1)“一个莘莘学子,为了还那个感情债竟然卖血。”(《青年博览》)“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在“莘莘”前加数量词组“一个”,与“莘莘”的众多义相矛盾。(2)“至此,行文嘎然而止。”(《中文自修》)“嘎”读gā、gá、gǎ,其义分别为: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叠用时意为一种玩具;调皮。此成语用“嘎”是误解词义,令人费解。应用“戛”,读作jiá。“戛然”为金属相击声,古文中用来形容嘹亮的鸟鸣声…  相似文献   

4.
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失去了意义,只作为陪衬。这样的复合词叫做偏义复合词,简称“偏义复词”。例如,“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草船借箭》)这里的“虚实”一词,偏义于“实”(指实际情况),“虚”义已消失,只作为陪衬用。有些复合词,孤立地看,不能确定其是否偏义,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好确定。比如“轻重”一词,在“无足轻重”中偏义于“重”(整个成语指不值得重视);但在“轻重倒置”中则不偏义。又如“教学”一词,“改进教学”一语中偏义于“教”;但在“教学相长”一语中则不偏义。有时候,同一个双音节组合,可出现三种情况:或偏义于语素甲,或偏义于语素乙,或不偏义。比如“好歹”,在“这个  相似文献   

5.
侯松山  武洁  刘笑飞 《英语辅导》2011,(1):140-141,174
本文总结比较了21部汉英辞典关于成语“事到临头”的英文译义,介绍了成语“事到临头”的另一个可选译义——“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笔者认为,推出质量一流的汉英词典,必须解决目前英汉词典编纂中的疑似抄袭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一)意思理解一、指出下列成语出自何篇,原义何在,意思有无变化。 1、三顾茅庐 2、不耻下问 3、世外桃源 4、水落石出 5、妄自菲薄 6、一鼓作气〔说明〕有些成语,古今义同(如“不耻相师”),有些古今义全然不同(如“钩心斗角”),有些感情色彩有变化(如“踌躇满志”)。有些成语,直述其字面意思即是其解释,而有些成语,意思有引申,有的有了比喻义(如“一鼓作气”),有的有了形容义(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初,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播放电视连续剧《同舟共济》,演到民盟主席张澜对国民党特务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的卑劣行径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强烈要求惩办凶手时,字幕出现“严惩不怠”,看了叫人吃惊!“严惩不贷”是个常见常用成语,“严厉惩罚,决不宽恕”之义,怎么能在国家最高级电视台、大艺术家的作品里见到“严惩不怠”呢?“贷”“怠”虽同音(dài),可意思大相径庭。“贷”在该成语里是“宽恕”之义(它另有“推卸”如责无旁贷)“借入或借出”(如银行贷款;银行贷给企业款)等义了。而“怠”是“懒惰”,松懈”(如怠惰、懈怠)和“…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家陈沆曾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首十“一”诗,写景抒情,每个“一”都是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颇有诗情画意。“一”字除了这种创造形象的作用外,其语法、表意方面的功能更是其他词语所望尘莫及的。“一”实义为最小的整数,如《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成语“一言为定”“一夫当关”。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抽象义:首先引申而为“同”义,指“同一”,“一样”,如“一式两份”,成语“一心一德”“一统江山”。  相似文献   

9.
(一)“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公输》)课本注释为:“义,理当。”这样全句翻译起来别扭。此处“义”应作“道义”、“正义”解好。翻译时,“义”按名词作状语处理,全句可译为:“我按道义、讲正义,坚持不杀人。”(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岳阳楼记》)课本对“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这两个词组的翻译分别是:“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和“处在僻  相似文献   

10.
一、译例评析: (一)一词双义所能达到的简练译法有时,汉语本身并没有语义上的不必要重复,但在英语中可以找到能包含汉语两层意义的词汇。选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使译文更为精练。例如,在“大力发展经济”中,“大力”与“发展”分别表示两层不同的意思,因而可译为vigorously develop/promote the economy。但如选用语气强烈的词汇,如boost/invigorate/galvanize,一个词汇可包含develop与vigorously两层意思,从而达到简化译文的效果。试看以下各例。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成语是近年来语文高考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使用的前提是能准确地理解该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可一望而知其义,有些成语就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不是“人们都集中在家中而使得巷子空了”,而是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  相似文献   

12.
“而”在文言文中当连词用,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起到不同的连接作用。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可译可不译。如《捕蛇者说》中“黑质而白章”,“而”表并列,此句译为(蛇身)黑底白花纹。2.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然后”、“便”、“才”。如《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而”表示“学”与“习”行为的先后承接关系,此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要力求做到“信、达、雅”,也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文句通顺、生动、优美,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并保持原有的语气。译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先按原文的词义来翻译,字字落实;如果这样译有困难或不通顺,就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具体的译法是:(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和人名、地名、官名、帝号、朝代、年号,其他专有名词等,可保留不译。(2)增。把古代汉语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不要把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误为现代的双音词;不要用今义解释古今同形异义词,造成曲解;也不要把双音词中的偏义复词当作全义。同时要增补句中的省略成分。(3)换。古今词语虽相同,但是如果意义已变,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来表示原词的意义;有的词现已不用,也得换上相当的词。(4)调。如遇到谓语前置等倒装句式,翻译时就要按现代汉语规范调整词序。(5)删。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些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现代汉语中也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就可删去不译。  相似文献   

14.
杨蓓 《英语辅导》2010,(2):165-166
唐宋词的英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小处着手,以较多的实例,从译为“like”、译为“as”、译为“is”、译为“…the same”、省略不译等几个方面简要总结了“如”字在唐宋词翻译中的几种常见译法,旨在通过一个汉语常见宇的英译展现我国唐宋词的语言魅力,探讨翻译基本技巧在唐宋词英译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为考查内容。我们结合例句,从实用出发逐个作一简明解释,并配上自测练习,以助大家系统掌握。(一)例释一、而1.连词。①表并列,一般不翻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②表递进。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表承接。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译为“接着”)④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却”。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⑥表修饰。如:吾恂恂而起。2.代词…  相似文献   

16.
成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与成语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格是分不开的。成语运用修辞格不但精当,而且种类也较丰富。一、叠字在四字格成语中,常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词重叠起来使用。成语的叠字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前两字叠用,其公式为 AABC,如“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等。  相似文献   

17.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一、名词用作动词1.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2.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3.用一个状动…  相似文献   

18.
成语“大器晚成”出自《老子》第41章,原文经过传写,沿袭千百年,无数学者都以讹传讹,词句的本意反被淹没。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最初在1978年出版的《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中,也按照世传《老子》将“大器晚成”一句译为“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  相似文献   

19.
这里说的“非关联词”,不是严格的语法范畴,而是出于应用(或应考)的需要作出的界定,主要指除连词之外的虚词和实词中的代词、数量词等。近几年的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一项中,除成语、实词中的双音节词和虚词中的连词外,非关联词也作为词语的考查内容,如97高考第7题、99高考第2题、2000春季高考第2题、2000高考第2题,而这些内容以往只在病句和应用文考查中才出现,这就扩大了词语的考查范围,提高了词语考查的层级,使高考中词语的考查更趋于全面、科学和实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长期以来,词语的教学存在着“重实轻虚”的现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整个儿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实际含义通常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所谓特定含义。如果排斥特定含义,主观地另作解释,这样释出的意义,就是成语的非成语义。如“高山流水”源于伯牙鼓琴的故事,本谓乐曲高妙,比喻知音或知已。如果用以表达“高山上流下水来”的意思,此义就是非成语义。运用这种非成语义有它特殊的表达作用。下面谈谈它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从成语的形、音跟义的关系来考察:用其形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大体上有三种,①附会字面,②多义换用,③双关曲解;用其音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主要有一种,谐音换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