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少林武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功夫”宣传误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少林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功夫”宣传误区有少林影视武打、被改编的套路武舞、少林基本功与绝技表演、散打等.并提出了凝练少林武术真“功夫”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目连戏武打艺术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连戏是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被赞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古徽州是学界公认的目连戏发源地之一。目连戏属武戏范畴,武打艺术是目连戏中的精华,在目连戏的发展起中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徽州目连戏尤以武打、杂耍见长,深受观众的青睐。同时徽州目连戏武打艺术又是徽州伦理、道德和徽州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其采取有效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法为手段,对可查阅的武舞学术成果从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两个大类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对武舞是武术和舞蹈共同的源头这一命题的认识较为一致;少数民族武舞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巴渝舞,其他民族相对分散;武舞具象的研究较少,反映了研究者把握利用历史文献能力的不足;武术舞台剧和古典舞蹈复现成为武舞的现代形式;学位论文涉及的多学科视野与研究方法,为进行相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敦煌石窟中有关武术的形象史料,从徒手格斗、武舞、剑术三方面就其渊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说明敦煌武术是中华武术流变和传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魅力不仅在于拥有丰富多彩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具有东方民族文化的色彩[1]。随着电影艺术的出现,且与中华传统武术巧妙结合,由此催生了中国武打电影。中国武打电影中物与像的交替、动与静的交错、光与影的交织,使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东方民族文化内涵得到了无限放大,不但展现出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国人感受到无比的自豪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本文就中国武打电影的萌芽、发展、停滞、转型、复苏、繁荣六个发展阶段展开研究与分析,探讨中国武打电影的发展历程,旨在梳理不同时期中国武打电影的发展脉络与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打出手”俗称“过家伙”、“踢出手”,是京剧表演程式之一,是京剧武旦武打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武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对英歌舞和花鼓进行舞蹈形态学比较表明,其相似性极低,英歌戏的戏曲和武术表演也不是源自花鼓。萧遥天推论英歌源自花鼓的5个论据及其论证皆不成立。英歌舞的主要渊源是武舞和南拳武技。  相似文献   

8.
在解释了武侠电影定义的基础上,从主题思想:注重文化传播;技法展示:注重真功呈现;武打效果:借助电影技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武侠电影中武术元素的艺术化展现。最后总结出武侠电影对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播和普及;带动了武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论武术电影与中国传统武术的现实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星 《毕节学院学报》2008,26(1):120-124
武术与电影的结合为武术的推广开辟了新的空间,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武术电影武打设计的对比,分析了现今的武术电影对中国传统武术扭曲的各方面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的审美源自远古时代的巫术和武舞。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性思维决定了武术对自然的模仿,并以之为美,产生了一系列的象形拳。中国哲学中的有机整体宇宙观和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术的形式美是一种中和之美。在近代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受“距离”原则的影响,武术与其模仿的自然拉开距离,也逐渐与其技击的功能拉开距离,审美性逐渐凸显。武术套路则是中国武术审美源起的最终完成形态,具体体现了我国审美文化和武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文化源远流长 ,武的内容及表现也形式多样 .通过对“武”的文史学研究 ,阐述了武术、军事武力、武略、武德、武舞等武文化的多层次内涵 ,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武文化的理性认识 ,以便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杨潇璇 《考试周刊》2015,(43):22-2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的理念与感受,而当武术与舞蹈相融合的武舞艺术邂逅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当下新媒体表演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并以一种新的形式与现代科技结合,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武术与戏曲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武术动作和戏曲动作表演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对形体美追求的共同审美方式,是二者影响和融通的最直接因素,戏曲武打对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表现出的形体的动态美和雕塑美加以吸收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与戏曲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武术动作和戏曲动作表演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对形体美追求的共同审美方式,是二者影响和融通的最直接因素,戏曲武打对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表现出的形体的动态美和雕塑美加以吸收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5.
戏曲武打与传统武术一脉相承,在戏曲漫长的成长变化过程中,传统武术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精、气、神、形"四方面,戏曲武打吸收了传统武术的精华,并加以创新,使之符合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在戏曲武打情境中得到了神形兼备的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6.
本作通过自己学习武术和亲自教授武术的过程,总结了高师体育生要想学好武术课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师体育生学习武术课遇到的困难起到一点帮助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杨幂和赵文卓主演的夺宝动作电影《大武当之天地密码》,将在7月燃烧各位的武术魂。不仅在武打动作上视觉一流,更是融入了不少时尚元素。成为了最有型的武打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课状况、课的形式和内容、武术表演、武术竞赛等形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目的是为促进合肥市高校武术课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因此,笔者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舞自创建至今,已经步入比较完整的时期。经过几代人用半世纪的刻苦钻研,努力创建的中国古典舞学科和训练体系已使期成一个公认的舞种。那极富中国特色的旋转、翻身、刚劲洒脱与中国传统运动武术套路中的难度技巧基本相似。经过当代历史学者研究得出,武术与古典舞同根同源,都是出于古代——武舞;而经过历史的演化,"武","舞"分野,各朝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但中国武术为国之精粹,是各分派之大宗,分别影响着:戏剧,杂技等民间艺术,其中对中国古典舞之影响有为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