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花拾零     
文摘由来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文摘”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意为“抽取”。18世纪初,出现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一些著作的摘录或介绍。19世纪初,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那1830年创办  相似文献   

2.
学术类文摘期刊出版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最早的学术类文摘期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术类文摘期刊."文革"中,这些文摘期刊均被停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类文摘期刊开始陆续复刊,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类文摘期刊的出版开始繁荣起来,现存的学术类文摘期刊绝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创办的.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调整,学术类文摘期刊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3.
由王国庄、赵世华主编的《文摘工作概论》将在1999年上半年出版。该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文摘期刊、文摘事业管理和文摘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摘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文体。它最早用于文献整理,其后用于古代公文,现在用于情报检索和学术交流。而作为文摘型的报刊,则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面对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和文献总量急剧增加,为缩小情报剪刀差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献类型。据国际专家预测,人类知识在19世纪为每10年增长一倍,20世纪70年代为每5年增长一倍,80年代为每3年增长一倍。8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中国期刊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号馆举行。这是国内期刊出版界的一次盛会,全国各地共有7000余种期刊参加展览。《图书馆杂志》作为有着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刊物,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的入围刊物,获得以刊物陈列方式入展的邀请。据展览会现场统计,此次入围“中国期刊方阵”展览的期刊为1503种,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仅有3种,分别为《图书馆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电子期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军 《编辑之友》2003,(6):54-55
世界范围内出现电子期刊距今并不久远,谈到电子期刊的研究历史则更为短暂.资料表明,国外最早的电子期刊大约要算美国20世纪60年代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化学文摘>出的一套磁带版,随后才陆续开始了关于电子期刊的研究,我国则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电子期刊研究的专业论文.  相似文献   

6.
自从1956年成立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后,各专业部(委、局)和各省一(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并逐渐编辑出版了各种类型的科技情报刊物。现按照科技情报刊物的三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一、检索类刊物 1956年以后,根据12年科技发展规划的规定,开始编制科技文摘杂志,最初以翻译苏联科技文摘为主,以后逐步增加自编文摘。到1966年,全国出版检索类刊物共59种112个分册,其中文摘30种83个分册,年报道量35万余  相似文献   

7.
《读友》杂志是一本新生代的文摘刊物。在编辑过程中,杂志努力开辟“第三种文摘模式”,即淡化文摘杂志“吃现成饭”的痕迹,强化编辑在选稿后的主动性,加大编辑“整合”力度,给“旧稿”赋予一种新形式、新含量、新角度、新思想,依靠刊物的“保鲜”特色在文摘刊物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期印数超过25万册的期刊有百余种,其中约1/10是文摘期刊。综合文摘期刊虽然只占全国9800多家期刊的1%,总发行量却占到10%左右。其势可谓“壮观”。然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不断改变着文摘期刊的发展强势,读者被分流,市场在萎缩。面对挑战,文摘期刊如何摸准变化之本,寻求竞胜之道,赢得发展新优势?本文结合《精品·阅读》的创新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情况与问题(一)历史的追溯从本世纪6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工业发达国家的出版业。最早是用于检索性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利用计算机编制化学文献题录,取得成功。接着,生物文摘、工程索引和各国用英文出版的主要检索刊物相继用计算机编辑出版。整个60年代形成一股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种检索刊物用计算机编辑出版。英文报纸在60年代也开始用计算机编辑出版,日文报纸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应用计算机。70年代开始用计算机编辑出版一般书刊。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9,(4)
《今传媒》是“一份用新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的新闻传媒类重点期刊。本刊创办于1992年,具有17年的悠久历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发表的文章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等知名文摘检索类刊物、人民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转载或索引,在国内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新闻传播院校、新闻网站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期刊经营概况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是由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合并组建的,成立于2003年12月.总社现有期刊10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以系统发行为主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如<中国青年>、<农村青年>、<中国共青团>;一类是以广告合作为主,由广告公司承担广告经营责任的时尚、艺术类刊物,如<虹>、<青年视觉>等;一类是以<青年文摘>为代表的主要面向市场发行的刊物.期刊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青年>和<青年文摘>都是青年刊物中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2.
王瑛 《出版广角》2022,(1):77-80
文摘类期刊是期刊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优质内容的筛选价值、文摘成果的引领作用和文章集群的品牌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获得了极大关注,出现了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综合性文摘期刊.新媒体颠覆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加剧了传统期刊的生存困境.媒体融合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文摘类期刊应聚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不同特点,把媒体融合理念贯穿于刊物定位、内容生产、营销策略和人才管理多个环节,让文摘类期刊的优势再度彰显,成为传统期刊转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实力在差异中彰显——文摘类期刊的成功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杰 《传媒》2008,(3):51-52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摘类期刊(大众文化综合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近九千种期刊,文摘类期刊就有二百多种,其中综合类文摘有一百多种。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2,(4)
进入21世纪,处在变革时期的我国各种媒体,都在争先恐后地参与新的文化形态的建设。文摘期刊也不例外,纷纷通过改版主动地适应“转型”的需要,力图以求新求变的“抢滩动作”,在期刊市场“细分”和重组时占得先机。期刊改版已形成一种潮流,被业内人士称为“期刊大变脸”。  相似文献   

15.
文萃周刊,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上海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坚持时间最长的革命刊物之一。文萃周刊创刊于1945年10月9日,一开始它以文摘性的独特风格,及时转载“大后方”报刊的进步文章,向长期在日伪统治生活的上海人民,宣传党的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主张;尔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改变为组织稿件,充实内容,扩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9,(6)
《今传媒》是一份用新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的新闻传媒类重点期刊。本刊创办于1992年,具有17年的悠久历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发表的文章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等知名文摘检索类刊物、人民网等国内  相似文献   

17.
作家蒋子龙赞誉《半月谈》系列刊物《资料卡片杂志》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字”。我觉得这一评价确有道理,它前些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文摘期刊”,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摘类期刊(大众文化综合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近九千种期刊,文摘类期刊就有二百多种,其中综合类文摘就有一百多种.在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中国期刊方阵"中有二十多种文摘类期刊入围.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就“新闻核心期刊”这一话题,回答一下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作为“新闻核心期刊”的“鉴定专家”成员,有责任、有义务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此,现将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每4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评选“中文核心期刊”的目的在于供文摘刊物选择文献源、图书馆选购期刊和为读者导读、教师和研究生查找资料及选择读物、科研…  相似文献   

20.
期刊编辑策划意识的四个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一本文摘类期刊 ,创办 8年即拥有十多万读者 ,受到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的一致好评 ,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被评为“双效期刊” ,应该说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期刊。本文就以《教师博览》为例来谈期刊编辑策划意识的“四个创新”。   一、选题创新选题创新是编辑策划中最富创造性的工作。选题对编辑工作至关重要。日本报刊界有一种共识 :“刊物的生命在于选题计划。对于选题计划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 ,有独创性。”一个好的选题 ,常常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中最富挑战性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