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广大的钓鱼爱好者中,不论使用诱饵还是钓饵都是以香甜或是稍带酸味调配,而使用咸味鱼饵”垂钓者是绝无仅有的。笔者在一次垂钓中,因带去的午餐菜太咸没有吃完,便和着米饭,装入打窝器中作诱饵。这天上午原本一条鱼也未钓到,自咸味饭菜打下去后,不出半小时,便连连钓上草、鲤、鳊鱼,我当时还并未意识到是“咸食”的作用。第二次再去垂钓时,我事先有意在饵料中加入一些盐,挂钩的钓饵面食也是咸的。结果,同塘6位钓友中我领先。这时,我思想上仍是将信将疑,未必鱼也钟情嗜好咸饵?而在第三次、第四次的垂钓中,均印证了这一尝试。故惯用香、甜、酸…  相似文献   

2.
颜恒 《钓鱼》2006,(9):38-39
浏览过一些钓鱼报刊,发现关于针对做窝的钓谚较多,如“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药米打窝,鱼来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一九八九年第一期《‘药米’做诱饵》一文介绍的几种草药配方中,有几味药在中药店很难买到,经访几位老中医,有的药连他们也没有听说过。  相似文献   

4.
颜恒 《钓鱼》2008,(22):37-39
“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先打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舍不得香饵钓不着鱼”、“药米打窝,鱼未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钓鱼不喂窝,回家没汤喝”……这类钓谚传递的是同一个基本事实:钓鱼必须先找钓点撒饵做好窝再钓鱼。  相似文献   

5.
丁柏禄 《中国钓鱼》2005,(11):24-24
平时我酷爱钓鱼活动,但又不能经常到收费鱼塘过钓瘾。后来见到野外河塘有许多Can鲦鱼,就萌生了专去野钓Can鲦的念头。这样既可以过钓瘾得鱼获,又能练身体,找钓趣,何乐而不为呢。当初,我用菜籽饼、米糠、酒米打窝,以蚯蚓做钓饵,半天时间只能钓十几条鱼,饲料用了不少,但钓获很少。后来,我发现餐鲦对腥味特别敏感,便改用我经常使用的“血浆糠麸”饵诱鱼(就是从菜市场家禽宰杀脱毛的摊店,收集一些鸡鸭血浆,再拌上米糠或麸皮,加点酒米,即成很好的腥香诱饵料),  相似文献   

6.
张世才 《钓鱼》2007,(9S):48-48
何谓“药米”?就是用6味无毒的中草药用高梁白酒泡制的药酒,垂钓前夕,在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倒入少许药酒,摇匀,即成“药米”。用“药米”打窝,是钓鲫鱼、鲤鱼的最佳诱饵。  相似文献   

7.
1992年7月12日星期天清晨4点钟,我和儿子志航随钓友同去宁波东乡水库钓鱼,这天气温23~33℃,偏南风2~3级,天气很闷热。 5时,大伙肩背渔具,脚踩晨露,迎着时起时伏的阵阵蛙鸣来到水库边。钓友们迅速选定了钓位,我们父子俩也随即选择了距水库弯角10米处开始垂钓。我先把海竿装饵抛出50米,挂上双铃,“守株待兔”,随后又撒了二窝香糠诱饵,扬起两用竿抛钩下水,直到上午8时左右  相似文献   

8.
《中国钓鱼》2002年第八期28页“饵料篇”中《百分之五山岱曲酒是好诱饵》一文中所说的“山岱又称山柰,俗称山苍子,其实是山鸡椒的树皮,是一种植物。”但据我查证山岱山柰和山鸡椒山苍子是两种植物:1.山柰属蘘荷科,药用根茎,含挥发油、香豆精  相似文献   

9.
诱饵的力量     
一川 《钓鱼》2007,(8S):1-1
诱饵,是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 一般的诱饵都不会太大。 钓鱼少不了诱饵,诱饵是决定钓鱼成败的关键,这在许多谚语中都有所体现:“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相似文献   

10.
我和众多钓友一样,渴望在青山绿水间垂钓。我认为,保护现有的垂钓水域,不再使用铅坠是当务之急。为了寻找代用品,我根据《中国钓鱼》杂志中介绍的,用草包、纱布包等方法打窝及将诱饵包在坠子上的“坠诱钩钓”法,改成用小塑料药瓶装诱饵做海竿坠。这个方法又环保又好使,今特别介绍给大家。 制作方法:找几只白色小塑料药瓶(白色在水底比较醒目),在瓶盖及瓶底中央钻一小孔。边  相似文献   

11.
连续两天的小雨,直到羊年正月初三才见晴。初四是立春,钓友谢锐邀我去双溪镇水碾河钓鱼。这日雾散日出,正是钓鱼的大好天气,我带上钓具,搭乘小谢的摩托匆匆上路。 到达水碾河,我还是在老钓位、那座平板桥桥头的稀草边喂窝下钩。我用5.4米“梦月”手竿、  相似文献   

12.
浏览过一些钓鱼报刊,发现关于针对做窝的钓谚较多,如“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药米打窝,鱼来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等等。这里不评论这些钓谚是否符合“谚语”的章法,而与垂钓中的实际情况比照,也是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古人云:“  相似文献   

13.
宋天章善用海竿钓鱼,在我们黄河一带颇有名气。一天我见他在雁鸣湖畔抛竿钓鱼便欣然过去,想领教一下他有何高招。那天他使用的是爆炸钩,看他做“炸弹饵”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令人感到新奇的,他做好“炸弹”后,又在“炸弹”与主线的连接器之间,也捏上一团象炸弹饵的糟食,乍看就像一根短线穿了两个馒头。我不解其意,向他请教,他耐心地告诉我:在自然水域钓鱼,水广鱼稀,即使用海竿钓也应撒窝子诱鱼。但由于钓点远,无法抛撒诱饵,若钩挂诱饵抛远,落点往往不理想,如频频投饵,还会惊扰鱼群。他“发明”这个办法——在“炸弹”附近再加一团诱饵,可以保…  相似文献   

14.
野外传统钓,通常使用最多的就是选择鱼儿行走的路线(又称鱼道),或鱼儿易聚集处下窝料,以便“聚而奸之”。笔者以前钓鱼时就特别注意选点,也常在选到好的钓点时受益匪浅。但那时用的诱饵就是麸皮、糠、米,用上点芝麻或掺点山柰。就算是“高级”的饵料了。那时钓鱼的人远没有现在这样多。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12日,阴问多云,偏南风一二级,气温21-27℃。我于上午8时赶到我县青山水库南岸钓鱼。选好钓位后,我在离岸边5米多远且有一排水草的地方,撒了一些玉米酒糟和药米诱饵,先投一支6.3米碳素硬调手竿小钩挂糯米饭钓鲫鱼,后投一支5.4米碳素超硬调手竿大钩挂新鲜玉米粒钓鲤鱼。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鱼儿咬钩了。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是一个钓鱼迷,即使是寒冬许多人都收竿了,他也照钓不误。每当我看到他在隆冬出钓回来,总要翻看所钓获的“战利品”,一起来分享那份快乐,看得多了,我也忍不住要跃跃欲试,经过再三缠磨,父亲终于同意带我去冰钓。1997年元月22~23日两天我地普降了一场大雪,25日气温下降到-5℃,最高气温为3℃,北风2~3级,晴天。顶着凛冽的寒风我们来到了白泥湖-野塘处,面积为15亩左右,长方形,东西走向,我们选择了背北向阳有水草处.在草缝中开洞4个.分别撒下诱饵,作为窝点,我挨靠东面2个草洞,与父亲十几米远,这时看手表时间为9点…  相似文献   

17.
诱饵的功能少不得“引”“留”二字。 首先说“引”,引饵就要“芳”,就是香。可以使诱饵变香有多种办法,一是把基础饵料(大米、小米、玉米  相似文献   

18.
一米之差     
徐廷国 《垂钓》2002,2(6):60-60
2001年5月的一天,我去一水库钓鱼。此库野生鲤鱼较多,我是专为钓鲤而去的。我的钓具是:两支海竿挂“炸弹”钓远,一支带轮的手竿钓近。诱饵、钓饵均用煮熟的红薯,只是钓饵比诱饵的成色好些,形状有别。  相似文献   

19.
“桃酥”既有面粉的天然烤香味,又具有香精和糖的香甜味。雾化好,扩散快,诱鱼范围广,特别适合早春、深秋和初冬,配合钓点重打颗粒诱饵使用。现借《中国钓鱼》一席之地把我使用“桃酥”雾化诱饵的具体做法,向钓友作一介绍,有意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3)
配制饵料,不论荤饵和素饵,都讲究色、香、味、形。按钓鱼的用途划分,鱼饵有两大类:一是撒窝聚鱼的饵料,称诱饵;二是穿在钩子上钓鱼的饵料,称钓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