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赫森论点"的一个重要向度在于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探讨经典科学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问题。在社会经济需要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赫森用直接的、线性的、可对应的处理方式取代了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长期的、曲折的、归根结底的作用模式,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庸俗化理解;在自然科学与其他意识形式的关系问题上,赫森单方面强调它们的同质性,回避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剪裁;但赫森没有尝试用非科学因素解释自然科学的知识内核,非科学因素的权限仅在于影响科学家科研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选择,这一点上与马、恩的相关观点保持了一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学纲领的提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佩 《科学学研究》2019,37(2):212-218
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是大会上首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观,尤其是鲍里斯·赫森的“牛顿《原理》的社会与经济根源”探讨牛顿的科学工作与时代的社会经济语境之间的关联,与当时的科学史研究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苏联人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释科学史上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存在教条化、庸俗化等问题,在大会上并未取得期待的交流效果。但他们的科学编史学方法在会后持续发酵,在史学界的猛烈批判和科学家们的盲目推崇中不断引发争论,最终为科学编史学的社会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牛顿<原理>这样重大的历史性科学成果是怎样做出的?牛顿创造力的源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赫森论文的主题;赫森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给出的答案是:主流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及其派生的技术需要,意识形态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也很大,不过是第二位的,有时是消极的.在对赫森论文主题的论证思路做了梳理基础上,总结了赫森论文主题的两大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科学外史的开山之作;并探讨了赫森论文主题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期是通讯行业大发展时期,高锟率先提出以玻璃纤维作为光导材料用于通讯的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现代通讯技术的巨大变革,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不仅如此,他还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成为科学史上少有的集工程师、科学家、实业家于一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大学校长。通过中西文化因素对其成长及成就的影响分析,以期对中国当代科技和教育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余佳 《百科知识》2013,(16):17-19
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感慨道:"打开每个人的颅骨,里面都有一个脑,这是何等奇妙的巧合!"颅相学,是一个科学史上的概念,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已经不具备科学价值。但在历史上,颅相学开启了对大脑进行功能定位的相关研究。颅相学作为19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脑研究理论,其意义堪比弗洛伊  相似文献   

6.
"最低工资制度"是维护分配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这项制度不仅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还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对其公平性进行分析.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中,最低工资就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罗尔斯的公平合作理论、德沃金的公平保险理论以及阿玛蒂亚·森所代表的能力平等理论分别为最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史学史研究虽有进展,但科学史学史的研究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发展,发展处境困难.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要想摆脱困境,赢得较大的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科学史研究共同体以及科学史学史研究群体的共同关注和推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的毕生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的体现,是贯穿整个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人"是指真实、现实存在的人,具有精神、物质、社会需要以及自由发展需要的人。"人的解放"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充分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应用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时,大部分的观点认为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总结得出的结论,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最终会导致"人的失落"。如何构建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让我们这些教育者走出其困境,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那就需要通过马克思交往理论来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0.
纪小华 《知识窗》2011,(5X):40-41
<正>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要写好一篇作文,涉及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行文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从这点来说,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能够练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实效,也是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