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 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 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__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到底哪个是标准答案?老师也说不清了。  相似文献   

3.
胡奇良 《新高考》2010,(1):23-23
我们所说的申述类表达题指的是就现象谈看法的一类题。例如:时下网络语言流行,"这样子"说成"酱紫","哥哥"称作"GG","886"表示"再见"……对这一现象,有人否定,有人肯定,请你谈谈你的看法。谈看法,其实就是就题目呈现的现象申明自己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数学课中存在的"去数学化"和"高耗低效"现象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磨课心路历程为例,从"选种","了解播种要求","播种安排","种地"等几方面探求教学方案,从而开启新的研究视野,探索数学教学"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句子正读和反读仍然是完全相同的句子,这就是"回文句"。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南海护卫舰卫护海南","青岛绿草坡  相似文献   

6.
从微观政治的视角考察,当高校实际收取的学费超出了合理范围时,就会导致学费抵制现象。高校学费抵制现象可以分为"显性的"或"隐性的","即期的"或"远期的","放弃式的"或"利己式的"等不同类型。高校学费抵制较少受到关注,但影响深远,学费听证制度为克服这种现象提供了可能。对高校学费抵制进行分析,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赵丹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Z1):27-29
"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汉字,如"下车","下山","下令","下货","下蛋","下结论"。从"下面(mian,轻声)"到"下馆子",从"下车"到"下乡",词义相去甚远,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意思?仔细揣摩,虽然各个词中的"下"意思大相径庭,但每几个词之间总有那么几分相似的地方。为什么会相似呢?此篇文章试运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隐喻的特点,原型范畴理论来回答这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肯定与否定形式并用同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差点儿没摔一跤"和"差点儿摔一跤","他没来以前"和"他来以前","好不热闹"和"好热闹",等等.本文集合了这些语言事实,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及特点,从语句中的否定副词做羡余成分和语法化的角度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家发 《文教资料》2007,(25):112-114
本文从"语言材料的积累、整合","文本内涵的感受、鉴赏","冷静而理性的思考、感悟","应用、拓展、寻求增长点","发现、创新显身手"五个方面论述了高考指挥棒下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中,时常发生冷场现象.尤其是组织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听课评课、疏通教材和组织幼儿教师讨论时,常听人说:"我不会发言","我是来听听的","我跟他们差不多,没什么好说的"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思想史上,"义利之辩"被称为"儒家第一要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义利之辩"持续了几千年,大体上形成"利者义之和",重视"利"但必须受到"义"的规范。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必须在在国家整体利益为先的前提下,以义为上,利在义中,义利合一,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学习和掌握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监督的思想,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执政党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着重论述才子佳人小说的"对称性":从"情才","男女平衡倾向","诗媒","一夫一妻(二妻)"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尽力地追求幸福的结论。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太大的差距,使得男女双方在各自的爱情争夺战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常说"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没错,凡事都有"度",语文教学,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就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是"高耗低效"。语文学习是一个重实践的过程,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实践、过度教学的现象。语文教学的"过度"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和教师行为的"过度"上。教学内容的过度,是指语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一个问题刚提出后,学生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嘴里不停地喊着:"Me","Me","Let me try"。甚至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也无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嘴里还是不停地在喊着"错了,错了,应该是……"整个教室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神,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认真审视德育低效现象及其原因,从"追求主动、感动、行动为主旨的德育实践特色","探索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课余活动互为渗透的德育实施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三个方面,努力构建有效德育实践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人事档案被抛弃的现象,也就是众人所说的"弃档","弃档"已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文章对"弃档"引发的问题、成因和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学上的一块软肋,许多教师苦于无从着手指导。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着缺乏素材、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布局谋篇等现象。从"勤于积淀、厚积薄发","乐于创新、不落窠臼","善于谋篇、华丽成章"等层面着眼,寻求学生写出创意作文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改善学生"下笔难成文"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常见答题技巧归纳1.规范答题语言,避免会而不对。(1)要使用化学语言,不要使用"口语"。如"加热"不要用"烧","气泡冒出"不要用"气体跑出来","导气管口"不要用"排气管口"等。(2)条件和现象不要混为一谈:如"燃烧"是现象不是条件(点燃、加热、光照),"电解"是过程不是条件(通电)、放电(打雷)等。(3)对解释型、探究型问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由原因推出结果、由现象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文中多次写到"葫芦"与"花枪",而且两者常常同时出现.在不长的一段文字中分别提到,"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被与葫芦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这些叙述在常人看来近乎啰唆,但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不厌其烦地这样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