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句宾语句是由表示两个事件的小句整合而成。当主句为陈述动词时,包括十二种不同类型,它们对小句宾语有不同的整合要求,这就形成了主句动词的整合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句整合与小句宾语句时间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句宾语句是指小句充当一个单句宾语的句子,该句式是由代表两个事件的句子整合而成.在整合过程中,主句与小句分别会舍弃自身的一些特征,同时又会保留并产生一些新的整合特征,以适应整个句式的需要.考察主句与小句带"了"、"着"、"过"三种时体标记的情况,可总结出小句宾语句时间性的四种整合模式,这四种模式体现了主句对小句的整合度.同时该句式从整体上看时间性不明显,呈现出一种弱事件性倾向,更像事态句而非事件句.如果需要体现时间特征时,时体标记的首选位置是小句.  相似文献   

3.
小句宾语句是依靠语法整合形成的一种句式。进入宾语的小句从语义的角度分为现实句、虚拟句两大类,其中现实句包括动态句和静态句,虚拟句包括虚拟动态句、虚拟静态句和虚拟语气句。统计数据显示,宾语小句的整合特征主要是现实句多于虚拟句,静态句多于动态句,非事件句多于事件句,宾语小句整体有非事件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陈述类宾语是句子复杂化的表现,由小句降格整合进入主句作谓词宾语。否定范畴标记是表达否定概念的一种方式,而否定范畴是句子重要的情态成分,其整合中的变化值得关注。通过分析口语、书面语语体语料中的陈述类宾语句,发现否定范畴标记分布广泛,大部分位于谓宾动词与宾语核心谓词前。研究显示不同语体中否定范畴标记存在数量、语义、否定范围等句法位置差异。否定范畴标记在整合中以语言运用普遍性规则为基础,保留标记为强制性手段,特殊格式中的否定范畴标记与否定观念无关。分析否定范畴标记整合规律有助于探索陈述类宾语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事件句对不同语义小类的名词性宾语有不同的选择关系。事件句和非事件句对宾语的语义小类和宾语的结构形式在选择上会有所不同,动词作述语构成事件句,或者事件句所表示的语义得以实现的决定因素是动词以及与动词相关的句法成分之间的相互选择制约,因此探讨清楚这一问题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一X又一X"作宾语的句法结构时,"一X又一X"前面动词小类的差别,以及动词后面的体助词的不同,分小类讨论了"一X又一X"作宾语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文章认为,动词小类的差异、体助词的差异是"一X又一X"作宾语时构成不同小类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一X又一X”作宾语的句法结构时,“一X又一X”前面动词小类的差别,以及动词后面的体助词的不同,分小类讨论了“一X又一X”作宾语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文章认为,动词小类的差异、体助词的差异是“一X又一X”作宾语时构成不同小类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双宾句和兼语句的区别湖南\李俊卿①他告诉我晚上看电影。②他让我晚上看电影。①是双宾句,②是兼语句。区分双宾句和兼语句,先要弄清什么是双宾句,什么是兼语句。双宾句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宾语,两个宾语都要和动词发生关系,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离动词近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在N的V下"与主句间在表示因果关系时表现出的一些能够体现原因和结果意义的特征性词语及相关情况作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主要结论是:(一)有时为了强调结果产生的原因,结构的上文用上"正是"一词;中心语动词前出现含有程度的形容词语或副词,这更容易使主句产生某种结果;不少情况下,结构中原因所涉及的内容是对上文相关内容的复指性的概述。(二)主句中所表示的结果意义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了某种结果;一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了某种变化;用于体现结果意义的重要词语,主要有表被动/使动/遭受/无奈等意义的词语、结果义动词词语、各种意义的副词和程度/速度义形容词等。  相似文献   

12.
除了名词与代词都可以作主语外,英汉两种语言在对主语语类选择上似乎有着明显的不同,然而,本文试图证明这种不同只是表面的,实际上英汉两种语言中,主语都只能选择[+N]性成分,而不能选择[+V]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二,四级考试所涉及的预防内容不外乎是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主谓一致、时态、状语从句、倒装语序七个部分,该文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对其中的四个部分从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在该语法方面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二、四级考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转态动词及其它终结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不能用来表示现在时间发生的某个变化或结果;转态动词及其它终结动词的不定式形式与情态动词过去时的结合,不能用于虚拟语气主句表示对现在事态主观设想的结果。上述原则对各层次的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商务英语中常见非限定动词作修饰语,有前置修饰或后置修饰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意义,起着限制性非限制性的作用,相当于定语从句或其它分句。弄清其功能与特点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商务英语。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状位(充当状语)的"在……下"格式中动词的使用情况。从纸质书面语料获得这类动词就有170多个,这类动词绝大多数都是行为动词,非行为动词只占少数;许多动词之所以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格式中,其原因主要可从表意的明确性和表达形式的简洁性两个方面来解释;对于从网上搜索获得的许多动词进入格式的现象,就目前看,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接受度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慎重而又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先秦趋向动词的句法表现复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必须带处所宾语;二是是否有使动交替形式。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以及非宾格动词的判断式,趋向动词中的一部分可归为非宾格动词,一部分归入及物动词或非作格动词,少数动词还可以两属。先秦趋向动词并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语义类,影响非宾格性的主要因素为客体论元在语义上是接近施事还是接近受事。  相似文献   

18.
情态动词是情态系统最为核心的表达形式,也是各种语言实现情态意义最为重要的方式与载体。已有研究发现,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习得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情态动词具有多义性,其意义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情态动词的多义性造成了自身的复杂性;二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文章以认知教学法为基础,以范畴化理论与心理空间理论为例来探讨认知理论应用于情态动词教学的方法与原则。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认知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时间顺序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时间顺序原则是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因素之一。在维吾尔语中,复合动词、格成分的排列、动词+助动词、复合句分句等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的成分在很大程度上遵循PTS原则。此外,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汉英提升动词有不同句法表现形式.汉语提升结构的产生取决于输入项中论元的的话题特征,英语提升结构的产生取决于输入项中提升动词的补语从句的限定性;由于制约条件排序不同,汉语非提升结构的主句主语位置必须为空,英语非提升结构主句主语位置必须被虚指词填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