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瑜  李蓓 《今传媒》2014,(7):171-173
近年来新媒体冲击着原有的媒介生态,随之带来了营销手段与思维模式的改变。微电影营销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为媒介新格局下的品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近年来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探讨了微电影营销在现代品牌传播的不同阶段独特的优势及发挥的作用,以期帮助企业和营销人员更好地运用这一创新策略达到品牌推广的战略目标。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一代消费人群的成长,微电影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长尾效应贯穿于微电影制作、传播、销售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全过程。制作主体多元化,制作成本低廉化,微电影颠覆"二八"定律;传播内容丰富性,用户体验多样性,微电影受众趋于小众化;传播渠道多级化,传播效果裂变化,微电影需求曲线向尾部移动;销售渠道多样化,营收模式多元化,微电影利润趋于最大化;内容创意版权化,电商营销影视化,打造微电影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营销理论的创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碎片阅读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图书馆微电影的勃兴。图书馆微电影营销具有社会化、软渗透、病毒传播和直复性等特点。图书馆微电影营销处于不成熟的初创阶段,应采取提高微电影创作水平、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构建立体营销模式、丰富营销实践等措施促进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宋瑜  徐洁 《今传媒》2014,(7):174-176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已经很难实现当代企业品牌传播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要求,企业不得不与时俱进地探寻新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微电影的出现对媒介生态变革下品牌营销手段和思维模式的拓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绕开微电影的艺术属性不谈,从品牌传播层面分析微电影营销兴起的原因,界定其概念与属性,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帮助企业和营销者更好地运用这一创新策略实现最佳品牌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托当前的“微”时代传播背景,以时下盛行的微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微电影的界定与特征入手,分析微电影营销的基本特性,进而总结微电影营销的模式,探索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性品牌塑造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2,(11):222-223
《英雄联盟》延续麦家幽邃风格打造平凡人的英雄梦从2010年开始,微电影被看做广告的一种新的"软"营销方式,越来越被广告主认可。从微电影自身的特点来看,因为其"微"和"web"(篇幅短小,适宜互联网传播),显现出更为优越的传播效果,而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营销新阵地,而微电影本身的能量应远远不限于此。  相似文献   

7.
代靓 《新闻知识》2012,(9):81-83
在"微"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借微博之力迅速发展起来,是电影艺术与品牌传播的一次完美结合,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本文从社会传播环境、市场竞争、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论述了微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进一步从创意、内容建构、制作要求、商业模式、监管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挖掘微电影现实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东 《传媒》2015,(7):59-61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微电影广告逐渐发展为广告营销的新模式.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品牌理念融入影片中,于无形中对受众产生影响,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意创新、内容组构与拓宽渠道三方面阐述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深入挖掘微电影这一新型广告营销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发展为微电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微电影优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得益于它的传播方式,于是“话题”成为了让微电影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微电影的营销是多种营销方式的整合营销,其中话题营销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眼球经济的背景下,吸引注意力,博得眼球,无疑成为了生产商获得效益的最好途径,“话题”遍成为获得“眼球效益”的最好手段。话题营销便成为了微电影营销中最常见的营销方式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话题营销对微电影的受众关注度,传播效果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带来的价值,对话题营销对微电影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源 《报刊之友》2014,(10):73-75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12.
杨洁 《新闻传播》2013,(12):100-101
在新媒体发展如沐春风的平台下,"微电影"一词,也迅速蹿红,成为继微博、微小说、微信等微事物出现后的又一新型产物。2010年《一触即发》成为中国微电影的处女秀,而作为广告与电影的跨界产物,微电影很好地迎合了当下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从"作品"成功转型成为"产品",成为一种新的炙手可热的营销模式。在当今的激烈竞争中,微电影以及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各式各样的营销模式中,微电影同样也存在着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分析看待它,并且认真思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式,思考如何才能使其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14.
微电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它依托着新媒体的崛起而迅速成长,并凭借其碎片化、自主式的传播优势,逐步成为时代的宠儿。由于微电影的"微"字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的大电影,它要求制作者在相对简短的时间内,将电影的情节、主题以及情感渲染等诸多因素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至此,本文将围绕着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展开,浅析微电影的制作模式与传播模式,以期更好地探清微电影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微电影《爱上图书馆》获得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发的"图书馆国际营销奖",使图书馆界认识到微电影所具有的宣传推广图书馆价值观、规章制度、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功能。图书馆将微电影作为营销工具,将有助于改善营销的主体结构、迅速扩大营销受众,并更加彰显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开展图书馆微电影营销工作,要从对图书馆的深刻体验中寻求创意,加强对微电影创作和传播的管理,不断丰富微电影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微时代"这一场信息传播界的革命,微电影面对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突出其"短平快"的传播特质,发挥其"艺术性"的营销手段,寻求合理高效的突破点.文章从创作、传播、营销三个层面解析微电影的优势,进而探索微电影精品化与法治化、商业化与艺术性、平民化与专业化、品牌化与"微电影+"产业拓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电影进行资源与服务推广是图书馆营销的新模式.图书馆微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具有病毒式传播、即时反馈、内容简短却饱含深意、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观看的高度便捷性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图书馆信息与故事情节生硬结合,难以权衡信息植入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冲突,营销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图书馆微电影应以读者为导向的创意模式、创造良好的互动机制、严把图书馆微电影的质量关、多渠道跨媒体的传播等方式,通过引导读者情感将图书馆信息与服务植入到其内心世界,从而实现图书馆营销信息的推广,丰富和发展图书馆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城市形象营销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赟 《现代视听》2012,(5):45-4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硬件指标,城市形象等软实力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微时长、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门话题,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营销模式风生水起。当城市形象营销遇上微电影,必将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微电影对城市形象营销的正面能量,规避其不利因素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莹  杨艳 《传媒》2016,(3):87-88
本文在对微电影的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及传播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微电影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多向传播功能,是一种多向交互传播模式.为加深对这一模式的理解,本文从微电影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新芳 《今传媒》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