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日过后,我问小朋友:“节日里你们看了什么电视?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孩子们争着回答。多数幼儿说喜欢相声、唱歌或跳舞。范垒却说“我最喜欢哑剧。”经他一说后,有不少小朋友接着说:“我也喜欢哑剧。”我问范垒:“你为什么喜欢哑剧了”他说:“因为哑剧滑稽、好笑。”他又说:“我也会演哑剧。”于是我请他当场表演。范垒的表演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他表演完后,小朋友一个劲地拍手。我问:“你们看出来范垒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争着说,并说得头头是道。这件事使我想到,通过哑剧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孩子对它感兴趣,比空洞而枯燥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  相似文献   

2.
成功了     
今天我在户外运动器具区观察孩子们活动,发现明明玩了多种玩具,唯独不去玩攀岩。他玩完滑梯经过攀岩时,站在下面朝上望了望,用手拉了拉岩角,用脚踩了踩,转身又去玩别的玩具了。看来,他不是对攀岩没兴趣,而是不敢尝试。他担心什么呢?我来到明明身边故意问他:“都玩过了?”他点点头,说:“是的。”我又问他:“攀岩呢?”明明看着我,过了一会儿说道:“我不会爬!”我微笑着说:“没试过当然不会,你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爬的,然后照样子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他摇摇头说出了实话:“我不敢爬,我害怕。”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如果一味地大谈理论,就容易给人以枯燥空洞的感觉,学生大多会左耳进右耳出;而如果对他们大声训斥,表面上学生被镇住了,实际上却加深了师生间的隔阂,把学生往错误的深渊又推了一把。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常常听到学生在咨询这样类似的问题: “怎样才能减少男女同学之间面对面的尴尬? “怎样才能避免见到女生脸发红,说不出话这样的难堪场面? “男生和我说话,我心跳得特别厉害怎么办? “我很想向男生请教学习问题,可又担心被拒绝,更怕别人议论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表扬     
班会时间到了,我走进教室。忽然,一双双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我疑惑不解地问:“怎么了?”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怕我听不到,甚至急得站起来高声说。最终我弄明白了,是辛宗声课间又欺负同学了。唉,该怎么办?他经常凭着自己个头大欺负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6.
柳永词与唐五代、宋初相比较,具有一种新的、独特的美学风貌。显然,词的题材扩大了,审美功能增强了。词人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是机械的描摹,也不满足于简单地涂上一层淡薄的廉价的感情色彩,而是按词人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审视社会与人生,去发掘那些给人以振奋和启迪的生活美,表现出超越前人的社会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体现在其作品的社会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是全面自由,独立的自我(审美主体)对社会生活(审美对象)进行直接地、深入地洞察、理解和总体上的把握、评价。  相似文献   

7.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诗歌名篇。其中有两句话尤为后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处的“绿”字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绿”字的这种用法并非王安石首创。在他之前的李白就曾用过:“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巧借他人所创之词,移花接木,为自己的诗作锦上添花。该诗中的“绿”字,一方面抓住春天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与“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伤感心理形成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他变法失败后的矛盾心理。移花接木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在谈到写作经验时,…  相似文献   

8.
《琐忆》采取欲扬先抑的写法,以极强的艺术对比,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感。作者写他与鲁迅先生不曾相识时,用了不少笔墨叙述关于先生的种种议论和由此而产生的“想见又不敢去见”的心情,他写道:“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于是我相信了,不  相似文献   

9.
一次语文课上,我布置完课堂作业,孩子们认真地写着。无意中我瞥见我班最调皮的男生陈兴又坐在座位上发呆,不时回头看看别人。难道他的作业写完了?不可能,他一直很拖拉;又要耍他的雕虫小技,待下课抄袭别人的?前两天我还批评过他,想不到今天他又照犯。我越想越生气,真想上前大声斥责一番,可我想到了《山东教育》中《学会期待》那篇文章,也许改变做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强忍着满腔不悦,微笑地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和蔼地说:“需要老师帮助吗?”他一愣,而后又摇摇头。“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呢?”我依旧面带微笑。他站起来,低着头说:…  相似文献   

10.
艾云的思想随笔以“旷野独白”的方式,在审美的心境中,自由地徜徉于此岸与彼岸、时间与空间、理性与欲望、现实与历史之间,给人以深邃的思想启迪和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1.
艾云的思想随笔以"旷野独白"的方式,在审美的心境中,自由地徜徉于此岸与彼岸、时间与空间、理性与欲望、现实与历史之间,给人以深邃的思想启迪和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2.
做有心人     
我们幼儿园大厅里有几面哈哈镜。一次午饭后,我带幼儿来照哈哈镜。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但我发现他们只注意扭曲的、多变的、滑稽可笑的形象,并不去思考它的成因。于是,我问:“为什么人会变样?”孩子们发现“镜子是弯来弯去的”,“上面凹进去把脑袋照得那么长,下面鼓出来,我们成了小短腿”……回到教室后,孩子们余兴未尽,仍在议论,我乘机进一步启发:“你们家有哈哈镜吗?”“没有。”我又肯定地说:“有的,家里有,车上有,路上也有。想一想,什么东西一照就变样?”“妈妈推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车铃盖能照见人,我一动,脸就变样。”别的孩子受到启发,七嘴八舌地喊起来:“钢精勺是弯的,一照,脸就变样”“我家的打气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读九年级的小邻居,他的数学成绩不好,妈妈担心他考不上好一点的高中,特地给他请了家教。可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他还没有进步的迹象。他着急了,问我“:我不明白,我是不是在数学方面有些弱智?”我问他“:你上课认真吗?”“认真呀,我已经很努力了。”他诚惶诚恐地回答。不过,他回答的却和我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他的数学老师反映,他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我又问“:你喜欢数学吗?”他说不喜欢。我再问“:数学很有意思呀,你为什么不喜欢呢?”他呆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话——他认为学那么多函数一点儿也用不上。答案毫不费力地被找到了,他没有…  相似文献   

14.
沟通的白板     
我正在搞清洁。母亲带着侄儿来玩。“姑妈,怎么这白板上画着这么多弯曲的鸡肠啊?”7岁的侄儿问我。我说:“那是你表哥写的英语,他告诉姑妈,他出去打羽毛球,叫我不用担心。”“我想在白板上画画,好吗?”侄儿又问我。我说:“好啊,姑姑最喜欢看你画画了。”侄儿就在白板上专心地画  相似文献   

15.
巴金的文艺作品激动了很多人的心,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情共鸣,能强烈地给人以审美感染,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为什么他的作品能有这么巨大的审美作用?为什么有些作家竭尽全力,想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能受到群众欢迎,能激起群众的审美感情,却总是事与愿违,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6.
烦恼妈妈:吴月勤我家宝宝丁丁很能吃,甚至在晚上睡觉前也要吃东西。丁丁现在才2岁半,就已经35斤了,我真担心,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他会得肥胖症。我们该咋办呢?  相似文献   

17.
笑友会     
担心病人很担心自己得脑病。经X光检查后,他问医生:X光显示我的脑子里有什么?医生:什么也没有。病人惊讶地说:真的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18.
去,还是不去?面临着1999年4月底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与爱人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执。他首先摆出自已的理由:“离预产期还有两周,路又不好,万一出事咋办?”我当然清楚自己的情况。也知道他是为了我和孩子担心,单位也有一些好心人劝我别考了。可是,我一想:又不知何时才能轮到这一门,迟迟过不去  相似文献   

19.
<正>儿子念小学二年级时,一日放学回家吃点心,我跟他闲聊,问他学校当天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他闲闲地说:"没什么,只是汤姆的眼珠子掉了出来,我们替他拾回,他在饮水机洗了洗,放回去了,但没消毒,我担心会有细菌。"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不想显得大惊小怪,问:"是不是妈妈听错了?你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仕途坎坷,一生三起三落、历尽升沉,却始终达观潇洒地笑傲人生风雨,在万丈红尘中保持自我人格,这源于他适意为乐、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在他大量感喟人生的诗歌作品中,这一哲学意蕴尤显丰厚,更给人以恒久的警示与启迪,特别是在人生境界上完成了儒、道、释三教思想的圆融,开启了士人人格的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