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划船     
G.4,G804.87对我省二线皮划艇运动员气质类型的测定与分析[刊,中,A]/孙长伟,杨秀梅//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24表1(SJ)辽宁//皮划艇//运动员//气质//测定//选材九运会结束后,我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大多己退役,需要从二线和基层中选拔一批佼佼者充实一线队,以担当我省皮划艇运动的中坚力量。因此,对这些后备力量进行了心理气质测试,以便为教练  相似文献   

2.
你也许没有想到 ,为上海拿了2枚皮划艇金牌的队员 ,三年前竟都是游泳运动员。从湖北招贤而来的著名皮划艇教练刘治仁表示 ,他之所以愿意来上海白手起家 ,完全是冲着上海游泳来的。这话似乎有些难懂。原来 ,1979年刘治仁赴欧洲进行皮划艇教练员进修班时 ,在那里认识了几名前苏联与匈牙利的著名水上项目教练员。在向他们取经的过程中 ,刘治仁获得了一条对今后中国皮划艇项目发展非常重要的经验 ,那就是从游泳队选拔皮划艇运动员。刘指导说 :一是两者在划水时的用力方式相似 ,尤其是自由泳与皮艇 ;二是运动员的肌肉结构相同 ;三是水感对皮…  相似文献   

3.
采用因子分析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竞技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训练因子、教练员执教水平因子、学习与研究因子、社会保障因子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挖掘出影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因素,提出提高有关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继而为我国皮划艇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是新兴运动,探索运动项目的训练特征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提高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正确训练理念的前提。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教练员对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训练特征的认知符合项目的运动特征和竞赛特征;近4成教练员对该项目训练理念的认知不够清晰;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运动员专项化训练水平较低。建议:加强项目供能结构等的基础研究;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程度,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18名皮划艇运动员,100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实验等方法,考察我省皮划艇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显示山东省皮划艇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整体静态平衡能力较强;静态平衡能力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证明山东省皮划艇队员与同龄成人之间静态平衡能力呈现依次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张海飞 《精武》2012,(24):30-31
选材是皮划艇训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皮划艇运动员的选材,就是根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的测试和预测的方法,从众多的少年儿童和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均较优越的、适合于从事皮划艇运动的人才。本文就从皮划艇现状出发,对于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标准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与策略,从而为皮划艇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1999—2001年对我省男子皮划艇运动员科研服务期间,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机能跟踪监控,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测试分析寻找出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负荷前、后,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训练比赛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通过科研数据对复杂的皮划艇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特征及其训练规律进行再认识。三年来大量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HB、HR、∑T/R等指标与本项目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比赛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得出HB、HR、∑T/R是我省皮划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和训练效果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一个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除了划船时的技术动作合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桨频。如何快速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时的桨频,这就需要教练员手中有一块频率表。当前,只有国外有赛艇频率表。由于赛艇与皮划艇在桨频上存在一定差距,故不能通用。至此,皮划艇教练员在训练时仍用心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我省参赛项目布局,巩固优势项目,挖掘潜力项目,对我省高校教练队伍及运动代表团选拔提出建议,对我省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奖励制度提出可行方案,旨在为省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竞技体育中有很多运动员是经过转行而成材的,如伊辛巴耶娃等世界女子撑杆跳名将和我国多名女子撑杆跳运动员都是由体操运动员转行的;我国第一代柔道运动员大多是由中国式摔跤转行;赛艇、皮划艇等项目运动员很多是从游泳后备人才中选拔;曲棍球、棒球、垒球多从练习田径项目的青少年中选拔等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等方法,探讨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状况,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差异以及人格特质各因子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部分因子能够预测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3.
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麒 《体育学刊》2003,10(2):55-57
采用《教师领导方式问卷》,《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学校情境量表》探讨了业余体校12-16岁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心理适应与教练员领导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运动员心理适应与心理压力有显的负相关,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与教练员 民主型领导方式有显的负相关,与教练员的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有显正相关;运动员心理适应与教练员的民主型领导方式有显的正相关,与教练员的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有显负相关,男女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有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教练员的选拔、培养是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已经成为加强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2004年奥运会金牌教练员为案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奥运会金牌教练员李永波、陈忠和、孙海平为案例分析,来研究我国金牌教练员的选拔体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教练员的选拔主要是以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为主要因素来进行选拔的,未来的教练员应该不再靠自身的体育成绩和自身运动经验来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工作,而是更多的依靠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育理论的指导,才会将更科学的方法融入到训练中去,带出更多的金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90名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大众健美操培训发现,短距离专项水平成绩未明显变化,但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对跳健美操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改善精神状态等主管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16.
教练员与运动员对专项训练的认知达成共识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省区市优秀运动队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于专项训练的认知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法人主要结论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无门直划技术训练、操桨技术训练、对抗技术训练、抢占最佳航线战术训练和选择过逆水门的预判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7.
皮划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与评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昊  周琦年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4):12-15,32
文章阐述了皮划艇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能量代谢的特点,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力量素质、机能评定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有关指标水平,对皮划艇运动员的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九年五月,我们承担了亚运会国家皮划艇集训队的科技服务攻关课题,任务就是配合训练工作,使训练走向科学化,在亚运会上战胜日本,南朝鲜,夺得皮划艇比赛13枚金牌中的7枚。经过与教练员,运动员们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我们超额完  相似文献   

19.
水感对于皮划艇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作用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水感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量化标准,教练员在选材中很难把握,往往经过大批集训后,发现适合搞皮划艇的很少。这样,教练既辛苦又浪费时间,而且选材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20.
傅莉  李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20-321
运用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皮划艇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相对较高,且在运动动机水平上表现出年龄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