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赵永华  邢奕 《新闻前哨》2011,(12):100-100
《前进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的第一家机关报,1904年12月22日(公历1905年1月4日)在日内瓦创刊,由列宁任主编。《前进报》创办之前,布尔什维克没有自己的机关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所掌握,于是布尔什维克派创办了这份表达自己观点的报纸。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该党形成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5)
<正>《新生活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在俄国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份合法报纸。1905年初,俄国爆发了第一次民主革命,沙俄政府于当年10月30日(俄历10月17日)颁布了《十月十七日宣言》,宣布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政党合法化。在此背景下,俄国各政党的报刊纷纷从地下或国外出版变为在国内公开、合法地出版,以增强其政治影响。虽然《宣言》规定了出版自由,但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3.
记者节,有些国家又称新闻书、出版节。 前苏联的出版节是5月5日。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以《真理报》创刊日(5月5日)为全俄出版节。该报于俄历1912年4月22日创刊,俄历与公历相差13大,换算为公历,便是5月5日。苏维埃俄国从1913年起改用公历纪元。 韩国的新闻节是4月7日。1896年4月7日,朝鲜医生徐弼博士在汉城创办朝鲜第一家民营报纸《独立新闻》,初为周三刊,两年后改为日报。为纪念朝鲜第一家民营报纸的诞生,韩国建国后将4月7日这一天定为韩国的新闻节。 1990年前…  相似文献   

4.
赵永华  牛伟坤 《新闻界》2012,(14):77-78
1905年4月12日-27日(公历4月25日-5月10日),由党内布尔什维克派组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孟什维克拒绝参加伦敦的“三大”,几乎同时在日内瓦召开了他们认可的党的“三大”.伦敦的“三大”不承认党的“二大”确认的新《火星报》是党的中央机关报,确认即将创办的《无产者报》(Пролeтaрий)为党中央机关报.  相似文献   

5.
中堂之薨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气绝归瞑。据说,仅仅在其离世前的一个多小时,俄国公使雷萨尔,还拿着庚子事变后刚刚签署的《辛丑条约》,闯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着他在另一份衍生文件上签字。  相似文献   

6.
赵永华  刘朋 《新闻界》2015,(3):46-47
<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903年重建后党内形成了两个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如何进行革命斗争方面存在分歧。1905年10月1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俄国实行君主立宪,确保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俄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别在国内公开出版了合法的报纸《新生活报》(Новаяжизнь)和《开端报》  相似文献   

7.
《社会民主党人报》(Coциалдёмократ,1908—1917)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秘密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12年以后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机关报。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孟什维克内部出现了一个主张放弃革命、取消秘密组织以换取合法地位的政治派别,  相似文献   

8.
安奉铁路系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为了迅捷地从朝鲜调运物资、部队,于1904年8月修建的一条从丹东经由凤城、下马塘、本溪桥头至沈阳的单线简易轻便铁路。日本依仗强权和武力,于1905年9月5日与美国、俄国签署和约(即《朴茨茅斯条约》),达成了私分中国的肮脏交易。1905年12月22日,日本  相似文献   

9.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革命组织在日本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为加强革命宣传,同盟会于同年11月26日在宋教仁主办的留日学生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基础上,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出版发行,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每月一期,共出26期。始由张继主编。《民报》出版后,刊登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卖国,介绍法国革命和俄国1905年革命,声援殖民地人民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1):44-45
<正>《劳动意志报》(ВоляТруда)是俄国革命共产党机关报,1918年9月14日-12月4日在莫斯科出版,日报。同年12月29日,改为杂志,在保留原名的基础上继续作为革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出版。1920年10月,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革命共产党并入俄共(布),杂志遂停刊。俄国革命共产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由民粹团体组建的社会革命党,该党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政党,是恩格斯创建的第二国际的成员党。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日益尖锐。1904年2月,日本突然进攻俄国在中国旅顺口和朝鲜仁川港的舰队。1905年1月攻陷旅顺口。以后俄军在辽阳、沈阳等屡屡败北,当年9月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获得了沙俄在我国东北南部的全部特权,包括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租借权。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和沙俄开战,战后,对中国又以战胜国的姿态,于1905年12月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条约中不但使清王朝承认了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兰台世界》2006,(1):65-66
维特(1849-1915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杰出的政治家、金融家和外交家。他于1892年-1903年担任财政大臣,1903-1905年任大臣委员会主席,日俄战争时期代表俄国与日本进行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朴次茅斯谈判,1905-1906年担任俄国第一届立宪政府总理。维特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不仅加速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币制改革和酒类销售制度的改革,而且积极参与了俄国远东政策的制定,成为自19世纪末以来俄国对中国所推行的经济渗透政策的鼻祖和创始人。他通过1896年与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1898年的《中俄旅大租…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设立苏联出版节(Деньсоветскойпечати)的最早倡议起源于1914年4月3日(俄历3月21日)《真理之路报》(《真理报》被查封后改换的名称)发表了"一群真理派"的公开信,要求宣布把1914年5月5日(俄历4月22日)《真理报》出版两周年纪念日为"工人出版节",目的是把广大劳动群众团结在布尔什维克报纸的周围以及为报纸募集资金。俄国的出版节是在每年的1月13日(公历),以纪念1703年1月13日(俄历1月2日)在莫斯科出版的俄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奥莉加·伊万诺夫娜·维诺格拉多娃(OЛbraИBaHoBHa BИHorpaДoBa)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活动家。她1881年出生于一个神甫家庭,青少年时期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但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她中止了在音乐学校的学习,投身于工人运动中。维诺格拉多娃1901年参加革命,1903年在下诺夫哥罗德从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宣传鼓动工作;1903至1904年间曾在布尔什维克柏林小组工作;1905年春,在乌克兰南部的敖德萨和赫尔松的地方党组织工作,担任"集体领导"成员;1905年8月底至9月初以及1906至1907年在彼得堡工作,担任过维堡地区的鼓动员。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国家档案馆馆藏有一本珍贵档案资料《畿辅同官录》.该书出版于1905年,由工艺官局印书科编印。该书长宽分别为23.5厘米、13.5厘米。由于出版时间较久.历经百年,其书封面、封底已缺.全书为筒子页,文字竖排.共75页。《畿辅同官录》是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直隶省任职的官员名册。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9):69-70
<正>列宁于1903年1月6日从伦敦写给《火星报》通讯员与代办员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布什金(ИванВасильевичБабушкин)的一封信,在马克思主义党报史上比较著名,论证了培训党报通讯员的工作,全文约700字。1900-1905年列宁侨居国外,这期间他通过与国内革命者的大量书信往来指导俄国国内的社会民主运动,这批信件后来收录进《列宁全集》公开出版,其中包括列宁致伊·巴布什金的这封信。这封回信缘于巴布  相似文献   

17.
《泰西新史揽要》(编译本)与《迦茵小传》(足本)都是从英国引进翻译、出版的畅销书,前者于1895年由广学会(外国人在华创办的近现代出版机构)首版,后者于1905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原书在英国本土反应平淡,销售冷淡,但引进到中国后却风行一时,影响极大,故笔者称之为墙内开花墙外香。  相似文献   

18.
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中国的戊戌年。在不断高涨的维新运动推动下,光绪帝终于决定实施新政。四月二十三日(公历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标志着一直以来倡导宣传的"变法"终于付诸实践。诏书号召举国“努力向上,发愤为雄”,“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30日,民革海城支部85岁老党员、海城市同泽中学离休教师蒋濂同志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任命状和辽宁海城大道村《蒋氏宗族简谱》捐赠给海城市档案馆收藏。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任命状由张学良亲自签发并加盖红色印章,此任命状签发于中华民国十八年(公历1929年)四月十九日,上面写有第06355号字样。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综合档案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2007年10月29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2007年11月15日以市政府令形式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