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里空"是前苏联文学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者。"客里空"原文意为"好吹嘘的人"。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不亲临现场,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一九四四年,《前线》先后在解放区演出,延安《解放日报》在一篇评《前线》的社论中,批判了客里...  相似文献   

2.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客里空”原文为喜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3.
姜文姬 《青年记者》2009,(14):47-48
“客里空”是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专门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从1947年6月山西《晋绥日报》提出要在新闻阵营里肃清“客里空”开始,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尚未见到新闻打假胜利的曙光。不但如此,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自2001年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客里空”奖新闻评选活动,这些“客里空”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娱乐等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2008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客里空”奖新闻(2008年十大假新闻)作品入手,  相似文献   

4.
2008年十大假新闻又新鲜出炉。《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六甸老人考取清华研究生激励儿子》等十篇“力作”“光荣”入选。2007年“圈养虎变身‘野生虎’”的新闻还让我们记忆犹新,2008年的假老虎又重新出山,众多记者为何会冒险求“名”?都是假新闻惹的祸。客里空是前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名剧《前线》里的一个人物.这位记者先生写新闻凭想象瞎编乱造,闹出不少笑话。后来新闻界有人就把写假报道的记者和道听途说、弄虚作假的新闻都称为客里空。  相似文献   

5.
"客里空"早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个常用词,人们借用它来泛指假报道、浮夸作风和弄虚作假的人.而最先借用这个词的是《晋绥日报》,由它发起,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在各个解放区同时开展了一个声势很大的反对"客里空"运动.离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五年了."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角色之一——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剧本在苏联发表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六日,连载了萧三的中译本,六月一日发表社论《我们从科尔内楚克的<前线>里可以学到些什  相似文献   

6.
说起客里空,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知道,他是前苏联作家科尔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写的一个题为《前线》剧本中的人物。有一名叫客里空的记者在前线采访时,不经过调查了解,整天呆在指挥部里捕风捉影,弄虚作假,杜撰空  相似文献   

7.
“客里空”,就是无中生有,弄虚作假。这已成为当前我国新闻报道中败坏新闻声誉、引起受众强烈不满的严重问题。 “客里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作家柯涅楚克(乌克兰人)于1942年创作的剧本《前线》中的主角之一,是一个捕风捉影、捏造情节、弄虚作假、能从电话里看到对方流出了热泪的战地新闻记者。后来人们就把新闻界中类似这位记者行为的歪风叫做“客里空”。  相似文献   

8.
"客里空"是假新闻的代名词。客里空这个虚构的文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介绍,希望每  相似文献   

9.
1947年3季度,解放区新闻界办了一件大事:反对“客里空”。当时还不多见“运动”一词,如果对比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标准,完全称得上一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对新闻界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基本建设。“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名剧《前线》中的一个反面人物——品质恶劣的新闻记者。他善于“捕  相似文献   

10.
“客里空”这个虚构的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湟楚克的话剧《前线》。其人是派往前线的战地记,他的特点是: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是专门制造假新闻的高手。作为一个记,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说得活龙活现。后来“客里空”便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年末岁尾,新闻传媒盘点经验时不妨也找找有否“客里空”?  相似文献   

11.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然而也是一个不断被不同话语讲述着的历史事件。因此,合理的追问是: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本相到底为何?本文尝试通过对相关文本和语境的了解,能对这一疑问略有解答。  相似文献   

12.
“客里空”这个词儿,对于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可能是陌生的。它出自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作家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新闻记者名叫客里空的形象。这个记者无中生有,瞎编硬造,能从电话里亲眼看见戈尔洛夫将军泪流满面,而且活龙活现地把这写进新闻。从此,客里空,就成为一切写假报道的记者、虚妄谎报的作风和道听途说、不真实的新闻的代名词。这出话剧在中国解放区党政军民和新闻界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党政军机关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3.
提起“客里空”其人,新闻界同仁、尤其是老一辈 人士是并不陌生的。他是苏联作家考涅楚克剧作《前线》中的人物,是一名捕风捉影、捏造事实的战地记者。正合我国一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早在1947年夏季,解放区新闻界就曾开展过反对“客里空”运动,当时各新闻机构都纷纷检查失实报道,并公开作自我批评,同“客里空”进行了短兵相接的交锋。 流光易逝,那场交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照理说,“客里空”其人早已垂垂老矣,然而,他的中国同道们却不甘寂寞,依旧承袭“客里空”的手法,不时地在我们传媒中制假添乱,引起受众对…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1986,(3)
我们在讲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时候,时常会讲到反对假报道,反对客里空。客里空倒底是何许人也,这里简单地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5.
"客里空"是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专门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从1947年6月山西<晋绥日报>提出要在新闻阵营里肃清"客里空"开始,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尚未见到新闻打假胜利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1979年第3期杨放之同志的《党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写道:“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这篇社论是经过毛主席亲自修改的。社论中批判了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弄虚作假,信口开河名叫客里空的记者,要大家引以为戒。社论发表后,在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广泛掀起了反对客里空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一次基本建设 1947年3季度,解放区新闻界办了一件大事:反对“客里空”。当时还不多见“运动”一词,如果对比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标准,完全称得上一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对新闻界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基本建设。“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名剧《前线》中的一个反面人物——品质恶劣的新闻记者。他善于“捕风追影,道听途说,片面夸大,肆意拔高”,给《前线》的主角戈尔洛夫——一个刚愎自用,拒不接受新鲜事物的将军,帮了不少倒忙。中共中央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向全党干部推荐阅读这个剧本(同时推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     
《全国新书目》2014,(10):40-40
文学艺术之梦(梦想的力量中国梦青少年读本)侯敏著刘勇李春雨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97875664070782014-03 13.00侯敏编著的《文学艺术之梦(梦想的力量中国梦青少年读本)》中的每一个故事的选择,都是用"中国梦"去阐释内涵,每个故事都能代表一个寻梦、圆梦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种充满真实感、将传记色彩和趣味性结合的方式,让更多青少年读者去了解溶于每一个人骨血里的"中国梦",对"中国梦"的内涵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团级单位,一年时间就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解放军生活》《空军报》等军内外媒体刊(播)新闻稿件100余篇(条),做到报刊上有名、电视上有形、广播里有声,走在同级单位的前列,并且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兰空航空兵某团取得的这些成绩,凝结着政委张志强的心血。  相似文献   

20.
周桂清 《青年记者》2017,(15):104-105
今年是《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70周年.《晋绥日报》作为当时解放区的一份区域性报纸,通过自下而上主动反“客里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肃清虚假新闻报道,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树立了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锤炼,《晋绥日报》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反“客里空”运动对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杜绝虚假新闻、坚守真实客观性报道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