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安排了综合实践内容,如“一亿有多大”、“合理安排”等等。由于是新教材,近年来关于这种课的公开观摩活动很多,从区级到市级再到省级都有,这些课似乎都想传递一种理念,诠释一种教法,而听课的老师也想从中获得一些信息:这种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教学目标怎样定位?在实践体验中,我们发现这些课里有几层关系是需要理顺的。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前言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任务;在教学目的要求中强调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中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意识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提高动手能力和认识能力、情感熏陶、意志锻炼、合作交往能力培养、思…  相似文献   

3.
使用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实施一年级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使我感受很深.别看“小小”的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想把它盘活、盘顺,实属不易。它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生活和一种情感。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一年级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归纳为八个字,现将这些想法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增的重要学习领域。作为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必须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数学”。如何上好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该以什么样的模式呈现?这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尤论在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为此,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得“妙趣横生”?我们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内容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其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特色,是一项全新的内容。依据这些课与其他三个领域的关系又可以将“实践与综合应用”划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开课的教学,可谓“遍地开花”,尤其是新课改方面的,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却想说:能否让公开课少一些彩色泡沫,让其回归真实的状态?能否给予常态课多一点关注,让其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家来锻炼”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卜册安排的第一个实践活动,活动的日的是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校“教研开放周”卜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这一肖课,针对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环节,三次试教,一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数学广角里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以往少数学生“奥数”的学习内容,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们应教到什么程度?应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如何优化设计教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各环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刻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这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困惑的地方。近几年我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有效探究,现结合我所执教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来谈谈如何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树华 《辽宁教育》2006,(10):47-48
谈起复习课,让人不禁有点“炒冷饭”的感觉。印象中,复习就是先整理归纳知识,再进行练习,还有残存在脑海里的“横成片、纵成线”。这种复习模式,教师疲惫学生厌烦,完全不适应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让数学总复习教学走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新路子?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冉华 《理科爱好者》2004,(22):20-20
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涤荡着地球村的角角落落.就国内而言,新世纪伊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头戏”人们对基础教育课改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国家在新课程中从小学到高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但还未出现对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专门研究,省内也未曾有过.我们有必要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加以补充——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两册单独安排了7次“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设计都以探索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实践活动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操作型的;另一种是场景型的,即在具体的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3.
黄金刚 《广西教育》2013,(45):52-52
预习作业作为数学课堂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同。量的积累当然就无形中引发了我们对预习作业质的思考——预习作业有用吗?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常常让我们这些亲身实验者回答得似是而非,“好像有用,又好像效果不大”;“有的课还行,有的课不能预习”。面对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预习作业这种形式有问题,还是我们对这种形式的理解有偏差?基于这个问题,笔者想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对预习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赵挚 《湖南教育》2005,(18):19-19,22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光是一种时尚口号.它已内化为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开始出现“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可喜景象,但在前进中。我们也有困惑:学生的独特感受真是无奇不有:教《雷锋日记》一课.有的学生说“我不想当雷锋那样的‘傻子’”;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有的学生说“这只弧狸真会想办法.我想向它学一招”,面对学生的这些感受,教师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数学教材,练习课所占课时均在五分之三左右。如伺使练习课如新授课股“完整”、“智慧”、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课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发展与提高?经过对我校省级重点课题“‘三习’开放式课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子课题之一“高年级数学练习课的实践研究”,一个多学期的实践与思考,我对练习课有了些许初浅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怎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又如何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让活动化课堂充满“数学味”呢?下面结合自己多次执教的“玩小棒”一课谈一些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教本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在一线教学的我对此更有切身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课型:数学实践活动(三年级)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齐答:想)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了一个春游活动的通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师: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为了配合搞好这次春游活动,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生:我们这一组收集的是小食品类的信息。(学生报食品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学生汇报时,教师贴出:“小食品”图画及字样。生:我们这一组收集到的是水果类的信息。(学生报水果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因此,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从“知”到“行”,从而提高品德课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课标》明确要求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课标》不仅规定了知识性目标,而且明确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以及伴随过程性目标的情感目标.基于《课标》的上述要求,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设计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途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对数学实验的实践与思考,试对课堂教学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作一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