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习疲劳是他们取得学习成就的大敌,本文着重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论述了学习疲劳的成因、表现及危害,并相应地提出了防治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疲劳是指人在连续工作或学习后,效率逐渐降低的现象。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所谓生理疲劳,是我们所熟悉的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1]。而心理疲劳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体力运动和劳动日益减少的今天,心理疲劳已比生理疲劳更为常见,其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心理压力较大的职业教师队伍中,心理疲劳更为普遍。因此,研究心理疲劳的表现、成因和应对方式,是目前职业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紧张学习之后,对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麻木等;而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如学习内容单调、没有兴趣、厌烦、心理压力大等所引发,常表现出注意力不能  相似文献   

4.
疲劳是指连续工作后工作效率下降.一般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疲劳,它是综合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于一体的一种更为严重的疲劳。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异常状态,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6.
李俊 《教师》2009,(12)
在帆船运动训练中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疲劳形式,人们往往对运动员的生理疲劳比较关注,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各种各样的预防手段,但是对其心理疲劳产生原因重视不够,也缺少预防的方法和恢复的手段,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心理疲劳不能及时地得到预防和有效的控制.因此,本文从帆船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生成因素入手,阐述了帆船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帆船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习倦怠”,包括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两个方面:生理的疲劳,主要是大脑的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心理上的疲劳则反映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躁动、忧虑等。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又面临着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对他们的学习倦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疲劳是一种困累的感觉 ,学生学习疲劳出现时 ,常伴有渴望学习活动停止的心理倾向 ,学习效率也明显下降。学习疲劳一般有两种类型 :客观疲劳与主观疲劳。客观疲劳是指生理上的疲劳 ,它有身体疲劳与精神疲劳两种。肌肉活动过久 ,生机淀粉过量地消耗而不足以应付所需能量 ,加之体内碳酸、乳酸等废物积累过多不能及时予以排除 ,以致阻碍学习活动的进行而产生的疲劳感觉 ,这是身体疲劳。学习中的身体疲劳主要表现为坐得过久。精神疲劳则是因大脑皮层的某一部分兴奋太久进而转化为保护性抑制状态。学习中的精神疲劳主要表现为思考过多或听课太久导…  相似文献   

9.
吕维萍 《甘肃教育》2011,(22):23-23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相当数量的教师身心状态都存在疲劳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其实,同样的疲劳现象也广泛存在于相当数量的学生身上,这里暂且称之为"学习疲劳"现象。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与心理异常的状态,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赵三萍 《江西教育》2002,(18):28-28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疲劳是英语学习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它是由于心理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疲劳,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也影响学习者的心理健康。英语学习中心理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者有必要掌握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恢复和保持心理机能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心理疲劳呢?心理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指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有的指情绪浮躁、厌烦、忧虑、倦怠,感到学习无味;有的指倦于学习,对事物产生退缩感,对本来不相干的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服的反应等),感到时间难于打发。总之,学生心理疲劳就是指心情不佳,注意力涣散,倦于学习,反应迟缓,情绪低落,是由于生理或心理系统发生一定变化而引发学习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有关疲劳问题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消除疲劳作为机体机能恢复的必要措施是保证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本文研究了排球比赛后运动员心理、生理的疲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关疲劳问题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消除疲劳作为机体机能恢复的必要措施是保证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本文研究了排球比赛后运动员心理、生理的疲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排球比赛后疲劳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技性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性疲劳是必然的生理结果。消除疲劳是何证正常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个问题已受国内外的普遍重视。运动的特点也说明,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是功能恢复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在探讨和研究排球比赛后的生理和心理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宁 《华章》2011,(15)
疲劳是不能被直接测量的,能测量到的只是疲劳的各种外在的、心理的和生理的表现.驾驶疲劳也是如此.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大量的驾驶疲劳的测量方法和指标.这些测量方法和指标是驾驶疲劳技术预防措施发展的关键,然而,尽管技术措施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但是,由于尚未出现有效性高的测量指标,所以技术措施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7.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人在疲劳时,对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学习上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出现时,生理机能降低,有动作迟钝、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表现;心理疲劳时,心理活动效率降低,有注意分散,思绪紊乱,思维活动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情绪不安,反应迟缓等表  相似文献   

18.
在一部分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种以焦虑和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效率的低下。这一现象便是大学生“外语学习疲劳综合症”。这种不良的学习方法导致了期待与效果的背离,并由此引发了兴趣的缺失和压力的过度,这正是“外语学习疲劳综合症”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出现心理疲劳怎么办?繁昌县横山中学蒋正华在学校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情绪消沉、精神忧虑、纪律松懈、学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大多是由学生心理疲劳所引起的。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一样经常在人的身上出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生理疲劳通常只要通过...  相似文献   

20.
学习压力过大、学法方法不当等因素容易造成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之有效,教师需要采取得当的教学手段,设计信息丰富的教学课堂,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消除学习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