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给出了新颖的解答,但有人认为他并没能对怀疑论给出系统的解答,他的遵守规则悖论本身即是一种类型的怀疑论。这种看法是基于对维特根斯坦的误解。不过,在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确存在怀疑论成分,他未能完全解答怀疑论,因为怀疑论在根本上是人类认识局限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外部世界怀疑论认为我们没有关于心灵之外的对象存在的知识。马尔康姆通过扩展摩尔反怀疑论的常识论证,指出怀疑论内部的语义不融贯性:如果怀疑论是正确的,那么怀疑论者用来证明其观点的语词将无法具有其所赋予的意义。这种对怀疑论自我驳斥的语义学分析构成了反怀疑论的典范示例论证。借鉴维特根斯坦诊断语言问题的独特视角及其自身对怀疑论的讨论,文章将考察典范示例论证是否有资格成为一种反怀疑论的普适性策略,并结合当代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的特定立场(语义外在论、认知语境主义)分析该论证背后所涉及的语词(思想)之意义(内容)赋予问题,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为辨明怀疑论内在困境和有效回应怀疑论勾勒一条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怀疑论在哲学史的逻辑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在哲学史的发展中怀疑论以否定的姿态出现,促使当时的哲学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新的思考,从而推动着每一阶段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成为哲学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其中并涉及一些关于对怀疑论的评价和怀疑论发展的未来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彻底怀疑论宣称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面对怀疑论的攻击,怀特发展了一条内在主义式的反怀疑论方案。基于传递失败和认知资格两个关键概念,该方案指出认知者接受类似我没有在做梦一类的反怀疑论命题是符合认知理性的,因此怀疑论攻击所造成的破坏是有限度的。有一派反对意见指出,该方案只是为接受反怀疑论命题给出了实用辩护,而怀疑论者则是要求认知辩护。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批评者对于认知辩护与实用辩护的理解过于狭隘,而怀特的方案同时给出了实用辩护与认知辩护,也对怀疑论产生的根源做出了哲学治疗。  相似文献   

5.
当代哲学家对怀疑论的两种态度立场鲜明,一方认为怀疑论问题已经过时了,另一方则认为怀疑论不仅没有过时,且仍在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Cavell持后一种观点。他从怀疑论的问题出发,展开对标准问题的探讨。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人类理解的限度和实践的限度,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休谟的整个哲学体系体现为经验论、怀疑论和自然主义三相互贯通的统一体。休谟以其经验论为基础,从对外在物体存在的怀疑论论证过渡到对外在物体存在的信念的自然主义解释和怀疑论批判,显示了其哲学的调和色彩。怀疑论与自然主义在休谟哲学体系中不分伯仲,如果片面地将休谟看作怀疑论或自然主义,都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初,黑格尔(Hegel,G.W.F.1770—1831)在考察怀疑论哲学时曾指出过一种违反辩证法的奇异现象:“自古以来,直到如今,怀疑论都被认为是哲学的最可怕的敌人”,并破天荒地用辩证法对历史上的怀疑论进行了剖析和评判。今人遗憾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怀疑论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仍然是那个可怕的、丑恶的形象。它似乎与“损害科学”、“荒诞不经”、“堵塞认识真理的道路”之类的字眼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不否认、也无意掩饰怀疑论哲学的谬误和某种有害作用。但是历史的辩证法同样又不容许我们无视历史上的怀疑论特别是休谟的怀疑论的另一个方面,即它是由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呼唤出来的一种暴露和回答哲学史发展中所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的特殊方式,是哲学史中某种革命变革的前导和必要准备,因此可以说它是哲学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的和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为了对抗经院哲学的盲目信仰主义和怀疑论提出了普遍怀疑方法。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的实质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怀疑。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怀疑。不过,笛卡尔对怀疑论的拒斥并不成功,相反却为怀疑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可以说,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方法成为了怀疑论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9.
翻开哲学史,几乎在哲学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可以看到怀疑论的身影。由于怀疑论怀疑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可知性,我国学术界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大多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怀疑论的历史功过开始进行尝试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中或者是对怀疑论的历史功过进行笼统的抽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怀疑论美学》是一本呈现颠覆和创新双重意义的美学著作,它以怀疑论作为思维工具,对传统美学予以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话语,进而创建起一个怀疑论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在借鉴古典怀疑论的“悬置”(Epokhe)、“存疑”(Epoche)、“对立”(Antitheses)、“否定”(Negation)等方法论的前提下,展开对怀疑论的批判活动,清洗了“存疑”的观念和反驳了心理主义和相对主义。由此,建立了现象学这种现代意义的主体性哲学。从怀疑论和现象学的逻辑联系考察,它对于美学的启迪意义在于,消解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的本体论,接纳纯粹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并将想象和体验引申为美学的方法。由此诞生和以往美学不同的概余和话语.为美学研究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2.
休谟是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怀疑论在当时理性泛滥的年代是一面异端的旗帜。本文就对休谟的怀疑论进行梳理,认识到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怀疑的巨大意义,同时休谟的怀疑论对教育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相对主义思想往往导致怀疑论。但这似是而非。相对主义思想很普遍,在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甚或一般人那里都可以发现,但强有力的怀疑论传统仅仅属于西方思想史。本文以中国先秦时期最富怀疑精神的庄子为例,通过评析其相对主义思想是如何削弱乃至取消他的怀疑论萌芽的,具体反驳了流行看法,从而表明:相对主义思想不能构成怀疑论,本质上,它同怀疑论无关。  相似文献   

14.
古代希腊怀疑论哲学倾向于一种认知态度,即对自身和传统观念的否定与批判;近代怀疑论哲学开始产生了认识论向方法论的转变。怀疑论哲学既是一种深刻的科学态度,又是一种批判方法论,是一种态度与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怀疑论是哲学史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哲学形象 ,它是一种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和否定的哲学学说。从其实际效果来看 ,怀疑论是一中消极的哲学体系 ,因为它把怀疑当成思维的首要原则和对待一切的出发点 ,导致了哲学上和知识上的虚无主义。然而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怀疑论作为一种哲学形态 ,在人类认识和思想发展史上却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在从古至今的著名哲学家中 ,具有怀疑思想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 ,对于怀疑论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代怀疑论或者说严格意义下的怀疑论。一般认为是从皮浪开始的。法国哲学史家罗斑在其所著《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一书中认为,从时间上看,怀疑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占据第一位的主要哲学流派。然而考察整个希腊罗马哲学,不难发现怀疑论哲学不仅存在于希  相似文献   

17.
怀疑论哲学和怀疑思想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哲学的思维无以解决理性的困惑时便产生怀疑。怀疑论哲学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如智者学派和《老子》哲学)、极端的怀疑论哲学体系(如希腊罗马怀疑论和庄子怀疑论)和温和的怀疑论(如休谟哲学)。此外,还大量存在着并非是典型的怀疑论但具有怀疑思想的哲学家,这又分为:视怀疑为方法的哲学家(如笛卡尔)、视怀疑为武器的哲学家(如培尔等)和具有批判怀疑精神的哲学家(如培根和梁启超等)。  相似文献   

18.
范·因瓦根(van Inwagen)是温和的模态怀疑论的拥护者。他认为,我们只能获取对某些模态陈述——普通模态陈述——的知识(或辩护);但是对于特殊模态陈述,我们无法获得关于它们的知识(或辩护)。特别地,范·因瓦根认为,可设想性作为认知手段无法使得我们获得关于后者的知识(或辩护)。但是,范·因瓦根的理论缺陷有两点:首先,他没有对"特殊模态陈述"这个概念给出精确的刻画;其次,他只论证了模态怀疑论在亚布罗(Stephen Yablo)的可设想性理论框架内成立,而亚布罗的理论并不是最精致的。所以,即便模态怀疑论在粗糙的理论体系下成立,它是否能在更精致的可设想性理论体系中成立尚未可知。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特殊模态陈述的定义,并证明即便在查莫斯(David Chalmers)的可设想性理论的框架下,模态怀疑论也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史上,休谟的怀疑论被划分到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阵营。但深究其思想,对哲学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即便对当今社会,也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休谟怀疑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阐述其主要内容,重点从历史价值、当代价值两部分来揭示休谟怀疑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产业化肯定论和怀疑论,并倡导应科学地审视高等教育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