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内涵的研究,以及高等院校软件操作类课程的特点、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条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信息类工具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视频制作能力的分析,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软件操作类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角,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特点,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了教学模型,通过课程开发、课前学习、课堂内化和课后评价四个阶段,完成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汇报展示中进行教学反思,达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来源于英文"Flipping Classroom",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美国.2011年左右传入我国,许多教育学者开始研究翻转课堂及在我国的应用.目前普遍的观点都认为翻转课堂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根本性改变,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了教师角色、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等一系列变革.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传授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是学生视频自学和师生课堂交流互动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好课程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明确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源,是以教师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简述翻转课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案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参考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阐述了翻转课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设计了翻转式课堂理念下《维修电工》课程的教学思路。通过翻转课堂带领教师和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6)
本文笔者旨在探究"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创新优化美容中药学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的获取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共享课程网站、教育应用软件及社交共享信息平台等,从而催生"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今,"翻转课堂混合式"已是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即结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两者的优点,借助互动性强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大量在线学习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面对面的课堂互动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笔者选取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参与过翻转课堂混合式课程的学生,采取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容中药学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传统课堂的教师"一言堂"难以满足高校课堂学生要求,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得以实施。结合民办院校实施翻转课堂效果,以中级财务会计为例,指出民办院校翻转课堂中存在的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及具体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和探究性教学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本文试图讨论在线课程及翻转课堂两种方式。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基础知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立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内容、成效等,旨在让"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结合服务于一线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8)
本文在介绍翻转课堂的理念基础上,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提出了"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该模型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将"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型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指出翻转课堂在中国存在水土不和的现象.之后从课堂教学要素——学生、 教师及课程学习资源(微课视频)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式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考证了“China”的词源研究现状并从历史、地理等的角度考证了“中国”一词的来源。同时,本文以英汉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作深入比较研究。“China”和“中国”在语言所指及能指上是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12.
陆颖 《科教文汇》2011,(14):55-56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妇女的生活及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她们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5.
周钰 《科教文汇》2011,(15):13-13,19
笔者是一名年轻班主任,刚担任班主任时由于缺乏经验,工作方法不当导致班级工作病入膏肓,自己在学生心中完全是"局外人"。在试着用"自己人效应"作为良药后,病症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才能实现档案价值,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其存在意义。文章阐述了档案"思想库"概念,分析了当前档案馆从"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的现实条件以及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Embodiment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mbodiment(缘身性)的基本内涵是处境中的身体塑成心灵。缘身性具有哲学和科学上的理论渊源。Embodiment可以翻译为缘身性。缘身性表明身体既是认知的载体和实现者,同时更是认知的产生者和塑造者。在身体塑成心灵作用的理解方面,也存在局限的(知觉意识的)和彻底的(全部意识的)维度。缘身性概念需要加以澄清,并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界定。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活"的语文课堂实际不"活"。要建构"活"的语文课堂,必须注重其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创造性;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内化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创造语文课堂"活"的路径,从而使其具有"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入手,通过对笛卡尔与胡塞尔有关“自我”与“思维”关系的不同看法作一比较,来看胡塞尔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界定在哲学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