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八”事变后 ,东三省沦陷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受到日军的威胁 ,国民党的一些有志之士纷纷提出在西北建立抗日的大后方。 1932年 3月 5日 ,国民党中央会议通过以西安“为陪都 ,定名为西京”的决定 ,同时 ,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 ,以引起国人对开发西北的重视。随后国民政府的党政要人蒋介石、宋子文等纷纷赴西北考察 ,大力倡导西北建设。但当时西北“尚不堪谈各种建设 ,谓宜先确定两义 ,而以全力赴之 ,两义者 ,发展交通与休养民生是也”① 。发展交通 ,依当时国民政府的实际情况 ,重点在公路建设。本文主要论述国民政府在西北 ② 公路建…  相似文献   

2.
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渊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以洛阳为陪都 ,由于其位于长安以东 ,故又称东都。所谓分司官 ,就是指在陪都另行设置的一套中央职官体系。早在西周时 ,洛阳就已经是陪都了 ,当时是否设有分司机构及官员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新莽统治时期仍然将洛阳作为陪都 ,王莽曾说 :“昔周二后受命 ,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 ,盖亦如之。”① 既然是陪都必然有相应的机构和职官设置 ,与西周的情况一样 ,其详情不见于文献记载。洛阳作为陪都并明确设置有分司机构和职官的时期 ,应是北周统治时期。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后 ,至周宣帝时 ,遂以长安为西都 ,洛阳为…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队伍和课程体系 ,奠定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坚实基础1949年1月 ,南开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清除了解放前开设的反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政治理论课进入了大学生的课堂。3月14日新学期一开学 ,南开大学就开设了唯物辩证法、新经济学、资本论等选修课程。同年6月 ,根据中央关于在大学开设政治理论课的指示 ,我校认真筹备了“新民主主义论”、“唯物辩证法”和“社会发展史”等课程 ,10月8日在全校学生中讲授。1951年2月22日 ,校务委员会决定成立新民主主义论教学委员会 ,统一管理全校政治课的教…  相似文献   

4.
孙更旭 《历史学习》2007,(10):16-16
教材经常提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淞沪会战的失利,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地位和职能已经不复存在,为了坚持抗战,国民政府决定以地理位置险要、战略价值极高的重庆市作为战时陪都,这样在抗战八年中,以及抗战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重庆一直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并发挥着指挥抗战,成为世界战场中国战区“神经中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安史乱军渡过黄河,攻陷东京洛阳,建立大燕政权;次年六月,又攻下西京长安。唐中央虽广募军队,又有回纥、西域等少数民族军队出兵相助,但安史之乱仍持续8年之久。安史乱军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攻陷两京以及安史之乱之所以持续如此之久,一般史书只谈到“由于唐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或认为,唐玄宗“新募的兵士缺乏训练,唐朝统治集团内部又矛盾重重,指挥失宜,唐军抵挡不住安禄山的进攻”。这些观点若仅从唐朝单方面看,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从乱军方面考察,我认为,还有如下三个因素是安史乱军迅速攻陷两京及安史之乱持续之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力行哲学”的建立张皓作为国民党政府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思想工具的“力行哲学”,是蒋介石在歪曲、利用孙中山创立的“知难行易”学说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蒋介石在1928年2月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尤其在1932年2月重新上台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后,采纳军师...  相似文献   

7.
中山陵墓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当讲到《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在教学中简介一下“中山陵墓”的建筑情况。 “中山陵墓”建筑在广州越秀山下,是一座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它与矗立于越秀山颠高达120英尺的中山纪念碑遥相对应。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广州建立中山纪念堂,树立中山纪念碑。6月成立了“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备委员会”。宋子文、邓泽如、谭延闿等8人为委员。筹备会成立后登报公开悬奖征求建筑图案。南京中山陵设计的一、二、三等奖获得者,是著名的建筑学  相似文献   

8.
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了“安史之乱”,它是唐朝皮外蕴蓄已久的各种矛盾的一个总的爆发点,同时又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大搏斗。叛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和史思明,久握重兵,实力雄厚,一旦叛乱,为祸甚烈。唐王朝长期以来,政治腐化,军备废弛,所以战争开始,完全无力抵抗,安史叛军连续攻下洛阳、长安,唐玄宗逃避四川。中原统治集团陷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为了跟安史集团进行抗争,唐肃宗李亨(玄宗太子)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起用李光弼、郭子仪为统帅,并求得回纥的援军,合力对抗安史集团。但因“军用匮竭,常赋莫充”,于是乃于江淮、蜀汉地区诏权率贷及卖官爵,“以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雄关赋》一文中,为了突出山海关地势的险要和位置的重要,引用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幅对联,并且注释道:“(两京)古代指西京长安(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和东京洛阳(现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市民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首都南京危如累卵。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并最终于1940年9月正式定重庆为“陪都”。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不仅使四川精神在抗战中凸现出来,而且加快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市民生活习俗、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时还加剧了重庆市民生存压力和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1.
广西师范大学简介广西师范大学位于“山水甲天下”的风景游览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校园面积80多公顷,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学校前身为1928年10月成立的广西大学和1932年10月成立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  相似文献   

12.
唐朝前期东都洛阳中央职官的称谓大致发生过三次变化。东都建立之初,东都职官一般在官职前加“都”或“东都”等字样,这时的东都中央机构多是实职,由于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洛阳需要管理宫室、廨署的事务性官员,同时由于武则天为摆脱李家王朝的影响而久居东都,所设机构自是实职。武则天退位后东都职官一般称“留司”、“留台”,因中宗即位后,政治基点仍立足于长安,武则天留在洛阳的那套机构就成了留守性质。天宝以后,东都职官一般称“分司”,这时皇帝不再光顾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只是长安的分设机构,成了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东都职官称谓的变化,体现了东都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的脉络及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洛阳政治地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皇帝位,其后坐镇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指挥围攻洛阳的战斗。十月,守城将军大司马朱侑举城投降,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因汉为火德,忌水,故改“洛”为“雒”。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196年。  相似文献   

14.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为唐玄宗所一贯宠信的“镇边重臣”安禄山举兵反叛朝廷,爆发了持续九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场封建皇朝中央政权势力与地方军阀割据的争夺战,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日益激烈,长期战乱不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759年).当时,安禄山已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先后被唐军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形势对唐非常有利.但由于统治者的昏庸,诸军不设统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军队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结果大败溃散,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元前206年刘邦建国,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曹操的儿子曹丕所取代,前后共427年,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汉代”。又因为汉代政权的前二百来年是建都于西京长安,故历史上称之为“西汉”,后二百来年是建都于东京洛阳,故历史上称之为“东汉”。汉帝国政权的统一与强大是夏、商、周、秦以来所未有的,它与当时欧洲的古罗马帝国东西并立,创建了令后世叹为观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汉帝国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局面,首先是在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大力经营。武帝在他父亲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加强研究家庭社区和传谋对幼儿的影响中国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本刊讯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所属中国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6月1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宣告成立,同时召开了该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7.
四《孙子算经》与“大衍求一术”《孙子算经》,相传为春秋时代作兵书十三篇的孙武子所作。但因为原书在明代已经亡佚,所以该书作者“孙子”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所能见到的《孙子算经》,是清代乾隆年间,由安徽数学家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中卷下载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及“今有佛书凡二十九章”。由于长安是西汉建国时所定京都的名称,而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佛书开始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由此,戴震认为“孙子”其人,不能早于汉明帝时代。又据《夏侯阳算经》序言称: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代王朝的都城中,以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称。北京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都城也已近千年。早在春秋战国时,它就是小奴隶王国燕国的都城,当时称蓟,辽时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作为陪都。到了1153年,金正式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为中都。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取得争夺汗位战争的胜利后,迁都燕京,后称大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1368年8月派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攻人大都,改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重新营造北京城,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以天子备边”。到了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随即迁都北京,直至清王朝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早提出教师节是在1931年,由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邰爽秋、程其保教授等倡议$拟定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的节日。1939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商定“五一劳动节”同时也是“教师节”。1981年3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起草…  相似文献   

20.
从192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成为中华民国国都。伴随着抗战的需要,1937年国民政府移驻重庆,1940年将重庆定为陪都。迁都重庆对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