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小娟 《学子》2015,(6):23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表面。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应充分关注学生反思品质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反思,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一、学习前的反思学习前的反思是指导性的反思,在探究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自主选择,推荐探究方法的反思活动  相似文献   

2.
现在各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几乎都有要求教师要写教后反思,但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笔者认为只有这个学习主体,有学习反思的意识、反思的习惯、反思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那么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从哪些环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又要培养学生哪些反思习惯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成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学生学习中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反思能力普遍较差,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势在必行。文章对学生反思的内容进行例证,并指出这一举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身品德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目标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着重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先分析了培养学习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反思方面存在的反思意识薄弱、反思习惯较差等问题,并提出了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要点,最后提出了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大幅提升学习反思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指小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再审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反思能力,可以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反思情境,抓住反思契机,创造反思机会,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反思习惯是一种自我批判技能,反思的目的是促进自己进步。具有反思意识的学生,能主动分析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发现其中不足,并想办法改正和完善。数学学习中的反思思维,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情况的分析,反思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新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如同帮学生请一位随身教师,随时监督学习情况,并对其学习行为进行指导。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反思"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作为一门思维训练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解题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策略进行了实践与研究,通过对新知识反思、解题方法反思、错题反思、数学思想反思的探索,让学生形成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由接受型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型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薛晓圆  王婷 《甘肃教育》2022,(20):49-54
学习中的反思,特指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并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重视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为了了解初中生学习反思能力现状、认同度及采用的反思方法,本研究对兰州某中学的七、八、九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反思能力认同度越高、学习反思能力越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越好;同时,从教的角度,参照埃拜模型的三环节,提出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反思多由教师个人或一个同质纽完成,且很少有研究把教师反思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相联系。在031(控制班),教师实行个人反思。一年后,在042(实验班),教师带领职前教师(研究生)组建了一个异质反思实践小组。问卷调查和学习成果显示了两个班在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显著差异。个案研究显示,基于改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的合作反思比个人反思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论学习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反思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向思考,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等基本特征。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学习反思,但都体现了“学习—反思”的循环模式。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生反思是元认知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反思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阐述了引导学生反思的三种途径: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在新课后、作业后、考试后等环节中进行反思;再次引导学生在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易错点和易混点等学习过程中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严雷 《考试周刊》2010,(57):75-76
反思学习影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思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掌握好知识,突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作者就引导学生反思的途径和反思性学习的实施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逐渐使反思成为自觉的学习习惯的目的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解题的反思习惯进行了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习惯和反思的思维品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条件和氛围,从引导学生反思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的结果和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得失三个方面进行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而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文章总结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几种方法:通过举实例引入概念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反思;通过类比教学引导学生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教师反思的多.重视学生反思的少.教与学两方面的反思呈现的是教的反思“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毫无疑问,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但是.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了反思.将会出现“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局面.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才能促使其有效学习数学.并把学习引向深入.从而使他们明白学了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学习的效果如何、学习的方法正确吗等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学反思学习是学习者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数学反思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数学反思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的主体能力的发展,能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数学反思学习也有局限性。数学反思学习只能发展学生的部分素质与能力,同时数学反思学习有更高层次的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20.
学生反思是元认知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