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了唱游与律动课程对智障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如何利用唱游与律动教学挖掘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与其他潜能。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缺乏节奏感。而“唱游”教学所采用的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内容包含了丰富的节奏素材。由于唱游本身极富于情境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潜意识与审美潜能。因此利用唱游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受节奏,接受节奏的训练,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杨晓春 《天津教育》2022,(16):68-70
<正>培智学校要求,唱游与律动课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获得基本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听觉、认知、语言、动作、沟通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了解音乐与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实现唱游与律动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教育和康复功能,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唱游与律动课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为基础,将“感受与欣赏“”演唱”“音乐游戏“”律动”结合,让培智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变得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4.
唱游情境教学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唱游情境教学,是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想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唱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音乐教学唱游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1.律动情境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  相似文献   

5.
余含  许珊 《儿童音乐》2022,(2):75-76
<正>本课是小学二年级的一节唱游课。教学设计主要特点是以律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重视艺术体验,聚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音乐体验中唤起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一、以“律动”为立足点和突破点通过律动,感知歌曲的节拍、旋律;通过律动,帮助学生学习歌词内容;通过律动,突破歌曲学习的重点、难点。在循序渐进的体验性实践活动中,将富有新疆特点的律动与歌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通感体验是以感觉为起点、以想象为桥梁、以情感为动力的体验方式。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善用通感体验,科学地运用多感官刺激策略,开展符合智障学生特质的体验活动,从而提高其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素养,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唱游教学是学与玩的教学,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置的趣味性、综合性音乐课型。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听、视、唱、奏、动、创等综合活动形式,提倡音乐活动的多元性,注重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一、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特点1、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为"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它不  相似文献   

8.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唱游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而且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唱游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应从简单的律动和模仿动作开始律动是人体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节奏、力度等做的韵律性的动作。低年级音乐歌曲的拍子,通常是简单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我们可以通过律动来完成。如:二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打开,使之形成拍开、拍开的简单韵律,同时加深对二拍子强弱关系的了解(拍为强拍,开为弱拍)。三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1):149-150
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对于培智辅读班增强唱游与律动教学实效性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培智辅读班教师需充分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游戏导入、节奏训练、基本声势动作训练以及乐器演奏来有效强化培智学生的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及音乐感知力。  相似文献   

10.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孩子们在唱歌或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唱游是弱智学生从感性入手学习音乐的有效手段。因为唱游能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之中,使他们在歌声或音乐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等,从而在审美的情绪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唱游是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这种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弱智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弱智学生是按年龄来分班的,学习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在唱歌课中手舞足蹈,因此唱游是他们最喜欢和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唱游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弱智学生在唱游中,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优美的、韵律性的活动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段唱游课,是学生体验、表现、接受音乐的最佳形式,也是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成功的唱游课教学,往往具有以下艺术特点:一、以情感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来源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在唱游课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特别注重一个"情"字,范唱要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充分体现出歌曲的艺术韵味;律动示范要使动作、面容、眼神饱含激情,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特有的情感力度;要以忘我的投入力求声、形、情俱佳,做到以情感人,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之中。二、以德育…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通过人对音乐美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激荡和共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的教育活动,唱游和器乐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唱游是通过歌唱和身体的律动来学习和表达感受音乐,即通过人体的身体器官直接去感受音乐;而器乐则依靠人体器官这座桥梁在不同的乐器上去表述、再现各自对音乐的感受,使学生了解、感受音乐的方式更多样化。唱游比较适合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而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宜于将器乐教学与唱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音乐唱游情境教学,是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想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唱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音乐教学唱游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特别高,十分喜欢表现自己,但同时也容易“失控”。因此,教师在组织唱游教学时应十分注意教学的方法。(一)唱游教学的方法1.律动歌舞法充分把握学生表现欲望强的特点,与音乐作品所固有的强烈感染力相结合,来激发学生情绪,走出单一唱的形式,创立以“唱、动结合”的音乐课堂结  相似文献   

16.
以往,小学音乐大纲明确规定:低年级设“唱游”课,中年级设唱歌课,高年级设音乐课.后来,都改为唱歌课了.现在,又有将低年级的唱歌课改为“唱游”课的趋势.对于中年级可否上“唱游”课,似乎尚无人论及.我从事多年中、高年级唱歌教学,想借此篇幅浅谈一点认识.一、什么是“唱游”“唱”即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活动,“游”是对“唱”的演绎和加强.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拍掌、跺脚、捻指、演奏、舞蹈都含有“游”的因素.它与音乐、语言、舞蹈、演奏紧密地联系,而以音乐为核心,具有丰富的“唱游”内涵.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为此,他创造了“体态律动学”.通过节奏的因素,把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紧密结合,学生逐渐掌握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并带有自己的创造性.这种“律动”就包含“游”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唱游”教学例谈王元运(永丰县潭城中心小学)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指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包括唱游,一年级的唱游可以多安排一些课时。”乍听唱游,似乎有些陌生。何谓“唱游”?顾名思义,就是唱歌加游戏,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即...  相似文献   

18.
<正>趣味唱游是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段)学生主要学习活动之一。唱游教学活动以律动、歌唱表演、音乐游戏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趣味唱游更是当下一线教师教学的热点和难点话题。本文借助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低段音乐唱游课多感官体验之教学实践研究”为平台,通过基于立足实践的问卷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段)音乐课堂中趣味唱游教学的现状与疑惑,以实际案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感官体验教学活动的探索,试图能够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19.
以唱游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课,重点突出了“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特点,符合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它通过律动、儿童舞蹈及歌表演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是一种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在人际社会互动、语言沟通、思维以及兴趣狭窄、行为固定僵化等方面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但许多自闭症儿童却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敏感和兴趣。音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常表现出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通过唱游与律动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正确的节奏感、韵律感、美感,还能增进他们相互间的友谊,对补偿和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