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以勇敢刚直、长于政事著名.他的成才与孔子善于诱导密切相关。子路初拜孔子为师时,贪玩、调皮、懒于学习。他头上戴的帽子后面吊个猪尾巴,一走一摇头,引逗得学生发笑不止。为此,孔子曾多次指责批评他,但总不见效。这使孔子意识到教育子路这样的学生不能一味指  相似文献   

2.
据《论语·学而》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子路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合乎义理的主张,可以立刻付诸于行动么?"孔子答道:"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合乎义理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公西华感到迷惑不解.孔子笑了笑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积极进取.子路生性逞强好胜,所以我就劝他缓慢行事,多听取别人意见."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范例.然而,反复仔细品味这个教育故事,我觉得很有进一步推敲考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闻过"是否"则喜"?提出这个疑问不是要咬文嚼字,而是想为批评找点心理依据. 孔子称赞子路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意思都是说子路听到别人批评他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子路为人正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特的一位,他具备了君子人格,说他"闻过则喜"应该是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4.
颜洁 《现代教学》2014,(5X):75-77
<正>案例中的闵老师为学生在班级里玩手机游戏进行管理,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而苦恼,再次让我们教育者思考如何构建现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关系。一、从一个点突破——智慧教育何为智慧教育?不妨先看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一日,子路和冉有向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在了解其不同的品性之后,给予不同的教育,这是智慧教育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语今读     
辛天游 《初中生》2013,(5):50-51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对你们有知遇之恩,你们将怎么做来报答他们。子路性急,他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何等宏大的目标!现今的老师如果知道自己的学生如此知恩图报,理想远大,一定会对其赞赏有加。孔子则不然,"夫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达  相似文献   

6.
《严是爱,松是害》(《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一文说:“孔子说诲人不倦,但孔子也批评学生,而且批评得十分严厉!子路白天睡觉,浪费光阴,他批评子路‘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事实上,孔子批评的并不是子路,而是宰予。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 ,子路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 ,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 (今山东泗水 )人 ,姓仲名由 ,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 ,质朴而粗俗 ,却又好勇斗狠 ,只比孔子小九岁 ,在拜孔子为师以前 ,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 ,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 ,因此不但不生气 ,反而每次见到他时 ,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 ,子路被感动了 ,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 ,孔子问子路 :“你喜好什么…  相似文献   

8.
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的《论语》原文中,子路(含季路、由、仲由)共出现了82次,42条目。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出现了30次,其中孔子教授子路15次,子路主动提问孔子15次。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26次,其中对子路提出表扬的有8次,对子路进行批评的多达20次。这位频频出现的弟子,出场总伴随着孔子对他的斥责亦或是他对孔子的批评,正是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教育,使子路由一位言行粗俗的弟子,成为一名擅于政事、克己守礼的翩翩君子。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子路则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姓仲名由,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质朴而粗俗,却又好勇斗狠,只比孔子小九岁,在拜孔子为师以前,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因此不但不生气,而且每次见到他,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子路被感动了,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孔子问子路:“你喜好什么?”子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天,子路问老师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实行呢?"不久,冉有又问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的时候,公西华都在场,针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他请教老师,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听到了就实  相似文献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王国芳 《今日教育》2013,(12):49-49
春秋时期,有个人在街市买布。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这位学问家来评判。子路当然维护真理。买布者不服,三方激烈争执,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求向他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听说有件好事,是否可以立即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先得请教有经验的父兄,然后行事。但对冉术却这样回答:听到后可马上去做!后来,孔子回答另一个学生公西华的疑问时说:“冉求作事顾虑多,我有意鼓励他勇敢;子路勇敢但轻率,我有意叫他慎重。”孔子了解学生思想性格上的特点,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是发人深省的。拿学生性格来说:有的爽朗大方,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倔强固执,有的顽皮好动,有的勤俭朴实……我们如果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内疚     
一次,孔子发现学生子路在做饭时悄悄地从锅里拿了一点儿饭放进嘴里。作为孔圣人的学生,子路此举令孔子十分恼火,于是孔子走过去,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子路批评了一通。后来,孔子弄清了情况,原来是一点儿柴草灰飞进锅中,沾在饭上,子路取出沾饭的草灰后怕浪费饭,便把它吃了。孔子错怪  相似文献   

15.
为亲负米 2500年前的周朝,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子路小时,家里很穷,常以粗劣的饭食为口粮,甚至以野菜充饥。子路看到父母年老体衰,尽量不让父母亲吃糠咽菜。他便步行百里到外地,把米背回家给父母煮饭吃。再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子路凭着自己的学问,到处游说,终于在楚国做了大官。只要子路一出行,随从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并非孔子一人之思想,而是整个孔氏教育集团集体的思想结晶.其中,孔氏教育集团第二号人物仲由(子路)在儒家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大,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孔子与子路主要是伙伴与同事关系,他们是儒家事业的共同奠基者.在实际生活中,子路是孔门的主要当家人,看起来孔子是子路的老师,但同时子路严格地管束着孔子.子路既是孔氏教育集团的主要领导者、指挥者、创始者、管理者、经营者,同时也是老师、教授.在孔氏教育集团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孔子乃微子之后,仲由乃黄帝、古公亶父、周公旦之后,周公旦是有恩于孔子的先祖微子的.孔子与子路原来都是商周帝王的直系后裔,受身世和家世的影响,作为破落贵族的后裔,孔子和子路继承了先周文化的精神传统,孔子与子路走了一条共同的"克己复礼"的道路.孔、仲二人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恢复周礼,出身是第一个重要原因,文化传承和积淀是第二个重要原因.当今,发扬儒家文化中的子路精神,恢复中华民族的阳刚文化传统,是我们重新研究和定位仲由思想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习经典篇目《沂水春风》时,学生往往有一些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对于子路和冉有的治国设想,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公西华为什么只想做一个小相?孔子赞同曾皙什么?孔子的理想具体又是什么?对此,我想用关联阅读的方法,结合《论语》中的条目以及其他文化经典作品的内容,用文本来解读文本,搭设一个探究儒家思想的支架。一聚焦人物,结合儒家"为政"的原则,分析治国设想子路和冉有在谈自己的理想时,都谈到了治理国家,孔子对二人的评价只有两句话。他对子路的态度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学生相继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孔子对子路的"不让"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不满,对冉有、公西华一个比一个更为谦逊的回答未置可否,终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点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历来读者大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9.
(一)孔子善喻子路学习据《孔子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爱好剑术,不喜欢学习文化知识。一天,孔子见了子路,语重心长地说:“凭你现在具有的才能,如再勤学好问的话,谁都难以赶上的。”子路摇摇头,颇为自满地回答道:“南山上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就是直的,砍来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  相似文献   

20.
《季氏将伐颛臾》(以下简称《季氏》),以其精湛的论辩艺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一、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季氏》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孔子与冉有和子路的对话,极有层次。第一段,写孔子批评他的等学生冉有和子路,为什么不制止季氏谋伐颛臾。第二段,写孔子反驳冉有说谋伐颛臾他们没有责任的托辞。第三段,写孔子批评冉有的两面派态度,并指出季氏伐颛臾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