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2 毫秒
1.
下课了,我刚走出教室,就听到身后有人喊:“老师,等一等。”我回过头,只见几个同学拿着本子追了过来。“有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想请您给我们写几个字。”“写字?”我愣住了。“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听说您的字写得非常好,我们想请您给我们签个名。”几个同学用恳求的声音说。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学电视上的追星族,竟然把我当成明星了。“好。”我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我话音未落,“呼啦啦”从教室里又拥出一群手拿笔记本的学生,叫嚷着:“老师,给我签一个。”“给我也签一个。”……怎么办呢?我有点为难了,每人签一个…  相似文献   

2.
辽宁大连壬晓彬:时代的进步使我们与电脑为友,但同时也深受其害。这就是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儿,越来越不会写字了,字写得越来越差了。“一想到要写东西,首先就想到电脑而不是纸笔”;“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提起笔就觉得脑袋空空的”;“我打起字来速度很快,拿笔来写有些字还真写不出”……据新浪网组织的一次“写字调查”结果显示,48%的人写起字来偶尔费劲,28%的人觉得写字经常吃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2008,(3):7-7
用电脑打方便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中小学生中接触电脑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熟练地上网收发邮件,用自己习惯的输入法进行网络聊天。在这种情况下,用手写字越来越被同学们看淡。我们班上一些同学的字写得七扭八歪,有些同学还经常写错别字,作业本上涂抹修改的痕迹比比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不讨论谁的字写得比较好,我们经常夸耀的是"我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接了一个班的语文课,改作业的时候难得见到让人赏心悦目的字迹.特别有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我问他:“你怎么不把字写写好?”哪知道小家伙倒振振有词:“咳,以后要写字干嘛?不是有电脑嘛!我敲键盘可快了.等我们学校也上网了,我把作业都用电子邮件给你发过来!”  相似文献   

5.
<正>十几岁的你,正处在花季雨季,迷茫时,请和父母对对话,他们都是过来人。儿子的话学校要举办一个画展,最喜欢画画的我本该开开心心报名的,可是我却犹疑着……这学期美术老师不知为什么一直看我不顺眼,总是挑我毛病。有一次上课时,听到有人在后面小声叫我的名字,我就回了一下头,结果被她不分青红皂白地凶了一顿。还有一次她当众批评我的字潦草,还说:“光画画好,字写不好也是不行的。”我承认我那次的作业是挺敷衍的,但好歹我交上了不是?字写得不好的不止我一个,还有些没交作业的她不说,专拣我来说,我到底哪里得罪她了?  相似文献   

6.
字,可以体现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一个胆怯的人,不可能写一手豪迈的字;一个马虎的人,不可能写一手雅观的字。有人把写字比作人的第二件外衣,有“字如其人”之说。写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既然写好字至关重要,那谁不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呢?要写好字,就必须选好、用好字帖。一、选帖得当。选帖是学生写好字的根本,小学生应以楷书为主,以练楷书为基本功。楷书写起来不能立竿见影,但一旦找着窍门,便觉四通八达,再写行书、草书、隶书等其它书体就容易找到重心。例如:“永”字等字中的点画应与竖钩的钩点处对齐,这…  相似文献   

7.
你好,方块字     
方块字,天天要见要用,离不得.很多字写的不算好的人,签名多半不难看.签名是脸面,如同盖面菜,马虎不得.写胖写瘦,写重写轻,全凭内心.好名字跳入眼帘一霎那,便忘不了.刘半农,傅抱石,鲁迅的独子鲁海婴(上海出生的婴孩),国际体联副主席燕呢喃,别致的名字让人眼睛一亮,比安娜苏珊好听,你说是不是?  相似文献   

8.
程玮 《少年文摘》2011,(1):26-27
在德国,我们家附近有一个邮局。不知为什么,总局三番五次想关闭这个邮局。每次透出风声以后,就有人写了抗议信贴在门口,让大家签名。签来签去,这个邮局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我们家附近有一个邮局。不知为什么,总局三番五次想关闭这个邮局。每次透出风声以后,就有人写了抗议信贴在门口,让大家签名。签来签去,这个邮  相似文献   

10.
在《阿Q正传》一文中,鲁迅为何要用一百多字详尽地写阿Q画圆的过程?有人认为鲁迅这样写是因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特征之一;有人认为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有人认为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佚名 《高中生》2008,(3):6-6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书写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而且,就像电脑无法取代人脑一样,打字也不能代替手写,即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日常生活中还是离不了写字,比如填表格、写简历、写信、签名等。"有些学问很高的人写很难看的字,有些长相漂亮的人写很丑的字,那学问,那美,无形中就打了折扣。"所以还是要多写字,写好字。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云:"字乃人之衣冠也。"其意为:一个人字写得如何,就好像穿衣戴帽是否整洁一样,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品质、思想风貌如何。可以说,字是人的第二仪表,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缩影。如今,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写文章写信可以用电脑代替,打印出来的字美观整齐,信息传递迅捷,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不再受时空限制。字写得好坏与升学、就业、评职称等的关系已不那么紧密。许多人就淡化了写字这一基  相似文献   

13.
谈名说字     
今天有名,古人有名且有字。说起古人的字,令人大多十分陌生,只知道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是记录一个人的语言符号,很少有人了解在古时名和字是分开的。其实古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何为名?何为字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人们规范写字的意识却逐步淡化。很多人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电脑可以"包办"出各种美观的字体。其实不然,写好字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名与乐     
面对着“快乐名人”这个栏目,我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什么是快乐?快乐属于谁?出了名就快乐吗?名人们生活得都快乐吗?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一个不等式:名人快乐。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们,别看他(她)那么风光潇洒,在镁光灯的闪烁下一个个笑得灿烂若霞,其实不少人并不快乐。你瞧,上街得戴着个墨镜甚至跟着保镖,时时提防着“狗仔队”的跟踪;交个朋友像做“地下工作”秘密接头,弄不好就给曝光满城风雨沸沸扬扬;说话得小心别说漏了嘴,穿衣既要时髦又别偶尔走了光;人家找你签名你得陪着笑脸直写得手指发麻,稍有厌倦之意就有人在报上…  相似文献   

16.
万琴凤 《教书育人》2006,(12):40-42
“同学们,是谁为你擦干第一滴眼泪?是谁教会你第一个字?是谁在你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々是谁在你半夜生病时照顾你到天明?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当主持人不停地抛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继而传来的是阵阵抽噎……在最后真情告白的时刻,同学们似乎在一瞬之间长大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签名活动,同学们无声地走到千人签名白布前,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写在了上面,一位还未签名的学生懊恼地说:“来得晚了一点就没有签名的地方了,即使把名字写得小一点我也要签上去,因为这将见证以后我对父母的孝心。”这是4月23日我校感恩教育体验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的现场集锦。  相似文献   

17.
罗国荣 《中国培训》2004,(4):47-47,46
一、技工学校语文学习存在障碍(一)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有关语文学习的不良行为习惯分列如下:1、错别字多,书写潦草书写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汉字的艺术和美感常常让钟情于汉语言文学的人神往不已,但在技工学校学生中签名签得象“明星”,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而汉字书写规范、整齐,写得比较好的更是寥寥无几。2、忽视朗读、背诵和记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被忽视了。有的教师上课时整节课都在讲课文的篇章结构分析、字词的用法、中心思想等,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兴致淡了,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消失了。上早读课,学生一般在读英语,忙于应付…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你不能一下子说他好,也不能判断他坏,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买东西赊账,在账本上签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名字后自己忘记了,没有及时还,让人以为他是一个骗子,一个混蛋。店老板也把他的样子忘记了,没忘记的是一有空就拿出账本,反复研究这个人是谁,想法子打听他的下落。后来,他自己看到了这个账本——“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文中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结尾“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课文注释:“人:民,避李世民讳,故用人。”为什么要避“李世民讳”?原来,在封建社会,对帝王将相及尊长是不能直呼其名字的,谓之避讳。特别是对帝王的名字,臣下及百姓是绝不能说或写的,否则就叫犯讳,犯讳就要杀头。所以,臣子们不论说话或写文章,都要尽量绕开帝王的名字,或者用一个其他形近、义近的字去替代。这里用“人”替代“民”就是避讳的一种。这样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修辞格式上的讳饰。  相似文献   

20.
刻下的名字     
《初中生》2011,(9):6-7
终极提醒 在某个地方,刻下的名字信得过,这是风俗,更是规矩。总有人抱怨说,这个世界越来越没规矩,越来越不可信。果真如此么?有没有自问过,你,是不是一个守信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