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和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起泡剂用量为1000g/t,起泡剂为120g/t,矿浆浓度为60g/L时,精煤产率最高,为82.88%。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降低酸化压裂改造过程中入井液体对油藏的伤害提高酸化效果,室内合成了一种基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酸液起泡剂AEY,采用FTIR、~1HNMR谱对酸液起泡剂结构进行了表征,Warning-blender搅拌法测试起泡剂在清水及酸液中的泡沫性能;利用纳米材料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效作用,在不增加酸液粘度的情况下制备一种低粘低阻纳米泡沫缓速酸.利用高速摄和透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纳米材料增强酸液泡沫性能的机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20%盐酸+0.5%AEY,起泡高度为452 ml,半衰期为8.2 min; 20%盐酸+0.5%AEY+1.0%纳米颗粒,起泡高度395 ml,半衰期26 min,这是由于纳米颗粒在泡沫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吸附层,从而增强了泡沫的稳定性.岩心腐蚀速率结果显示,与常规酸对比,静态反应速率下降5.4倍,动态反应速率下降16.9倍,动态反应速率常数为8.71×10~(-6),反应级数m为0.636,频率因子K_0为0.3627,活化能Ea为40.17 KJ·mol~(-1),达到了均匀布酸,缓速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某煤泥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煤样的粒度组成和密度组成,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探索试验。研究表明:捕收剂选用为柴油,用量为256g/t,起泡剂为仲辛醇,用量为45g/t,矿浆浓度为100g/L,对该煤泥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泡沫排水采气是现场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排水方案,而这对于起泡剂的性能要求就比较高.通过对现场使用比较频繁的几种起泡剂进行室内评价实验,总结出几种起泡剂在不同的温度、地层水矿化度以及起泡剂浓度影响下的气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5.
以宁德乡土树种柳杉为原料,聚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浓硫酸和磷酸的混酸催化作用下,进行了木材液化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残渣率为指标探讨了液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比及催化剂用量与配比对柳杉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液比4:1、催化剂用量6%以及硫酸/磷酸体积比2:1的条件下,柳杉液化残渣率为9.5%.  相似文献   

6.
以对甲苯胺为原料 ,通过在溶剂中磺化的方法合成出对甲苯胺 -邻磺酸 .讨论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 .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 5 0 m L二氯苯 (工业品 )为溶剂 ,2 %~ 5 %发烟硫酸为磺化剂 ,发烟硫酸与对甲苯胺的摩尔比为 1.10~ 1.12 ,硫酸的进料时间为 10 m in左右 ,成盐时间 2 h,蒸馏 8h.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优于国外同种产品 .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上制造硫酸,首先燃烧硫磺或金属硫化物生成二氧化硫,再将它氧化成三氧化硫,最后用水吸收,则成硫酸。二氧化硫的制造并不困难,但二氧化硫变为三氧化硫却不容易。若借钒为接触剂来完成这反应的称为接触法,若借助氧化氮类作为氧化剂把二氧化硫氧化成酸的称为硝化法或是亚硝基法。亚硝基法又分铅室法和塔式法,现在土法生产硫酸一般采用塔式法,化学系硫酸厂也是采用塔式法生产硫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因素逐项试验法考察煤泥浮选的影响,结果发现,以煤油为捕收剂(90g/t),仲辛醇为起泡剂(120g/t),刮泡时间定为3min时,浮选精煤产率为51.74%,灰分为10.01%。  相似文献   

9.
以某选煤厂原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浮选柱泡沫层厚度、矿浆浓度以及药剂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收剂选用为煤油,用量为400g/t,起泡剂为仲辛醇,其比例为2:3,矿浆浓度为60g/L,泡沫层厚度为8cm时最优。  相似文献   

10.
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研究了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并研究了硫酸氧钒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五氧化二钒经浓硫酸溶解活化后,经草酸还原等系列实验过程制备高纯度的硫酸氧钒蓝色晶体.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90℃条件下,硫酸氧钒产率为92.13%.将制得的硫酸氧钒试样经高锰酸钾氧化,用亚硝酸钠、尿素除去干扰物,以邻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剂,在pH=0的酸性条件下,用硫酸亚铁氨溶液进行滴定,测得钒的含量约为29.56%,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谷糠纤维素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谷糠纤维素经交联酯化反应后制备纤维素硫酸单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的方法及其对部分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制备的谷糠纤维素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为 2 2~ 2 6mmol g ,对Cu2 + 、Cr3 + 、Ni2 + 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 75mg g、62mg g、68mg g.  相似文献   

12.
以PbO2/Pb为阳极,Ni为阴极,硫酸为支持电解质,采用无隔膜恒电流法直接电氧化3-甲基吡啶(3-MP)合成了烟酸,研究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3-MP浓度对电流效率、空时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是硫酸浓度为0.35 mol/L,反应温度为25℃,3-MP浓度为0.3mol/L。在此条件下,电氧化反应的电流效率为27.0%,空时产率为1.51×10-2mol·dm-3·h-1,选择性为22.5%。  相似文献   

13.
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研究了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并研究了硫酸氧钒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五氧化二钒经浓硫酸溶解活化后,经草酸还原等系列实验过程制备高纯度的硫酸氧钒蓝色晶体.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90~C条件下,硫酸氧钒产率为92.13%.将制得的硫酸氧钒试样经高锰酸钾氧化,用亚硝酸钠、尿素除去干扰物,以邻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剂,在pH=0的酸性条件下,用硫酸亚铁氨溶液进行滴定,测得钒的含量约为29.56%,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醇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本实验中,二氧化碳的发生系采用化学法,即通过碳酸盐和硫酸、有机酸等的反应.找出适合温室及大棚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发生剂以及适当的发生方法.一般从其来源、成本等诸因素考虑选用固体碳酸钠作为碳源,而选择适当酸度的硫酸或滴石酸、柠檬酸等作为供H+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硫酸钛为催化剂,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10.2%,醇酸摩尔比为1.8:1,反应时间为60min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达69%以上。结论:硫酸钛比浓硫酸作催化剂,酯化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硫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常用硫酸来制备物质、催化反应以及检验其他物质。不同的实验,所用的硫酸浓度不同,硫酸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硫酸的一些化学反应。根据各反应的具体情况,将硫酸的浓度与性质归纳如下:1.硫酸和锌反应制H2(稀H2SO4、酸性)。2.硫酸和硫化亚铁反应制H2S穴稀H2SO4、酸性雪。3.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SO2(体积比1∶3的浓H2SO4、酸性)。4.硫酸和萤石反应制HF(浓H2SO4、酸性)。5.硫酸和食盐反应制HCl(浓H2SO4、酸性)。6.硫酸和固体硝酸钠反应制HNO3(浓H2SO4、酸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为化学系赵文献、郭保国、张传新、徐茂田和丁秀云等,全文发表于中国化工、轻工类技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精细化工》1997年第5期,系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研究了以油酸、辛醇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取直接减压一步脱水法合成油酸辛酯的硫酸化物的方法:酷化反应摩尔比为油酸:辛醇:硫酸=1:1.14:0.027,在115℃下反应2~3h至体系PH值小于5为终点.产物为灰褐色,收率为95%.磺化反应温度控制在45C以下,滴加98%浓硫酸,在44~46℃下搅拌反应2~3h后,静置过夜.硫酸化物经两次45C饱和食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木质素在乙二醇中的液化反应,结果表明液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木质素液化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以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植物原料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20—25%、温度为150℃、时间为60—80min、浓硫酸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4%时,液化率可达到90%,所得到的木质素液化产物羟值为340mgKOH/g-360mgKOH/g,黏度为1000mPa.s-2000mPa.S。  相似文献   

20.
将铸铝合金待测试样用硫酸溶解,过滤后回收残渣中的锡。在硫酸介质中,以动物胶为分散剂,Sn(IV)与水杨基荧光酮反应微溶于水的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即可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