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诗庄词媚”的影响下,宋词在学生的理解中,更多的成为“伤春惜别,离愁别绪”的象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力图突破宋词的题材表象,从人文角度出发,关照现实,来揭示宋词“闲愁”主题下的“忧生伤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具有一种含蕴深远耐人寻味的特殊美质。因而,词作为独立的审美文本,除了美的质地外,还有一种“媚”的资质。“诗庄词媚”,正是美学家对于诗词审美特质的精炼概括。所以,在唐宋词的赏读过程中,还须有一个“化美为媚”的审美历程。前人尝言:“长短句命名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的词,一扫五代以来婉约柔靡之词风,突破了宫庭豪门,都会市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局限,将题材拓宽到边塞的广阔天地,首先把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于词的领域之中,从而奏出了苏、辛豪放词风的序曲,为宋词的发展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其内容、题材更多姿多彩。本文从闺情相思、伤春伤别的题材表象,揭示唐宋"闲愁词"中忧生伤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5.
北宋僧人伸殊的词作既有清婉明丽的写景咏物,又有稍显婉媚的言情,充分体现出宋词雅俗并存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宋词的表现范围。无论是在题材还是风格上,仲殊的词作都突破了宋僧词的樊篱,对传统意义上的僧人文学作品有很大程度的超越,为宋词和僧人文学创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的词,一扫五代以来婉的柔靡之词风,突破了宫庭豪门,都会市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局限,将题材拓宽到边塞的广阔一地,首先把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于词的领域之中,从而奏出了苏、辛豪放词风的序曲,为宋词的发展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北宋词人苏轼真正把词从花前月下的“艳科”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以诗为词,同时又改变了词“俗媚”的境界,开创了抒写豪情壮志、具有英雄本色的豪放词风.为宋词发展带来了第一次巨变。本文主要介绍了苏轼豪放词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新的美学视角——弹性关的角度来观照唐宋词,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词独特的体式,使得其词情、词境、词的语言处处可见弹性关的痕迹。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弹性美,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那些“可解不可解”的“无上乘”之作,领悟唐宋词艺术境界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词为艳科”乃是唐宋词史所呈现的一个基本格局,但是唐宋词并非“艳情词”的一统天下。唐宋词人在以“男子而作闺音”的同时和稍后,也逐渐融入了他们作为士大夫文人的角色和身分而拥有的一些情感与心绪,这样,他们不仅为唐宋词这个拥有香艳绮丽形貌的“美人体”填充了灵敏善感、幽微细腻、丰富鲜活的心灵和灵魂,而且也因为转变了唐宋词的抒情主体——从代言体的女性到主体化的男性,开拓了唐宋词的抒情领域——从绮思艳情到闲情逸趣,提升了唐宋词的抒情品格——从香艳婉媚到闲雅清逸,从而具有了重要的词史意义。抒情性的嬗变堪称是唐宋词史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从绮思艳情的抒写到闲情逸趣的吟咏,乃是唐宋词抒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是两宋至金少有的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开拓创新的词人.他对宋词的融会贯通.使其词疏宕而不失豪健,蕴藉而不失恻媚.融豪放与婉约于一体。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在词境方面对自然山水空间的开拓及情词审美范畴的开创。是对宋词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宋词与北方文化土壤结合之后的新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公设义和专化义是语义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廓清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纷乱和纠葛。公设义向专化义的转化,凭借不同的方式,经由不同的途径。文章概括了锚定、落实、敛藏、双关、泛化、添加、显潜等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2.
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综述了各家对词义的界说,接着提出了我们对词义的认识: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包括词汇间意义和语法意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它在静态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两种不同语境而发生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杨洁 《海外英语》2012,(23):263-264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gles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ean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Sentence Meaning(SM) and Utterance Meaning(UM).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some problems of SM and UM.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一般评价活动真义多元性内涵的规定不适合个体自我评价活动,具体到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多元性应该另有其内涵: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而非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同一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双重性质和时间性质使真义呈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词汇意义决定词的语法范畴蕴涵义,因为语法范畴实质上是跟语法形式密切联系的语义语法范畴,是从词的具体词汇意义中抽象出来的概括性的词所固有的意义,是词汇意义所蕴涵的意义。通过分析词汇意义的数范畴蕴涵义和性范畴蕴涵义,能很好地说明语法范畴是否一致是词语搭配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句法受制于语义,判断句法结构是否成立,语义是最终标准,足意为度。  相似文献   

17.
词义和字义     
对词义和字义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词义和字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对它们的区别给予充分论证,认为:词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而字除了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可能有假借义和通假义。对教材中的个别论点进行质疑,给出看法。对教材提出修订意见,对古代汉语字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材料力学中,对机械零件进行分析和计算时,时常会遇到繁琐的积分运算.通过六例说明如何利用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巧解定积分和重积分.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试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方面分析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单纯词的词义是构成单纯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但构成单纯词的语素之义不一定都是单纯词的词义,词和语素的义项在数量上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不存在.合成词的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组合和融合两种.同时分析在语素多义的情况下,词有可能是多义的,也有可能是单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