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助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2.
与爱无关     
简丹来到我这里的时候,我有些惊讶。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在我们这样的学校里是比较少有的那种优秀。她也会有解不开的心结?我猜想可能是来聊聊天而已。但她说,她确实心里有烦恼。“我也很矛盾,其实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意思,我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让自己顺顺利利地成长就行了。可是,最近我总想帮助一个人,希望他也能进步。”看来这个人在简丹心里有一定的位置。“你说的这个人,你想在哪些方面帮助他呢?”我只能从旁入手。“学习方面,还有个人的行为方面吧,我都想帮他。”简丹思索了一下才回答。“能具体说说吗?”“他也是我们班的,从初…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母亲的教子心得。 从孩子一岁学走路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吃些“苦头”。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在学习中,他有时也会“走冤枉路”,我们也从不去纠正,因为“走冤枉路”后所获得的发现,记忆会更强烈。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不会一味地包办代替,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在一旁给予他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读者方小君问:“儿子将要入小学读书,我看到他的很多同学已经学了拼音,字也写得不错,100以内的加减也能做。我儿子会不会太落后了,他能适应小学学习吗?我该怎么帮助他?”主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一项教学内容,以帮助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顺利向小学过渡,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幼小衔接”也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本期,浙江建德市机关幼儿园的父母朋友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让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收集了 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 ,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据此 ,保罗·韦地概括出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 12种素质 :一、友善的态度 “他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 ,我再也不怕上学了。”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 “他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三、耐性 “他绝不会放弃 ,直到你能做到为止。”四、兴趣广泛 “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活用于生活。”五、良好的仪表 “他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六、公正 “他会给予你应得到的 ,没有丝毫偏差。”七、幽默感 “每天 ,他会带…  相似文献   

6.
朱建 《江西教育》2014,(10):46-47
写文章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教师为什么要写文章?很多人的回答是评职称。我以为这样的理由有点靠不住,论文的水准固然可以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见证”,但也只是某种“见证”而已。“见证”与教育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校友曾和我谈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脑子里只是想着“挣钱”,那他一定不会“做大”。他说:“我们做生意,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报酬只是我们解决问题之后的副产品。”这让我想起,我们部分教师写文章只是为了评职称,那么他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文章是否能被发表这个层次上,而不会从写文章的原本要义出发去思考和写作。实际上,教师写文章是为了讨论问题、传播理念,进而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教师为什么要写文章?很多人的回答是评职称.我以为这样的理由有点靠不住,论文的水准固然可以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见证”,但也只是某种“见证”而已.“见证”与教育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校友曾和我谈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脑子里只是想着“挣钱”,那他一定不会“做大”.他说:“我们做生意,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报酬只是我们解决问题之后的副产品.”这让我想起,我们部分教师写文章只是为了评职称,那么他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文章是否能被发表这个层次上,而不会从写文章的原本要义出发去思考和写作.实际上,教师写文章是为了讨论问题、传播理念,进而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8.
“信耶稣不合科学。”一个哲学教授上课时说。他顿了一顿,叫了一个新生站起来,问:“某某同学,你是基督徒吗?”“老师,我是。”“那么你一定信上帝了?”“当然。”“那上帝是不是善的?”“当然。上帝是善的。”“是不是上帝是全能的?他无所不能,对吗?”“对。”“你呢?你是善是恶?”“圣经说我有罪。”教授撇撇嘴笑:“哈,圣经。”顿了一顿,说:“如果班上有同学病了,你有能力医治他,你会医治他吗?起码试一试?”“会。”“那么你便是善的了……”“我不敢这么说。”“怎么不敢?你见别人有难,便去帮助……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只有上帝不帮忙。…  相似文献   

9.
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收集了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12种素质:一、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他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三、耐性“他绝不会放弃,直到你能做到为止。”四、兴趣广泛“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活用于生活。”五、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六、公正“他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七、幽默感“每天,他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  相似文献   

10.
“你幸福,我快乐。”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自己会得到更大 的快乐。” “你不必问我是谁,我只是在寻找自己的 快乐。” 他把自己助学情况的资料称为“快乐助 学档案”。  相似文献   

11.
小鹰的故事     
巨人杰弗瑞有许多朋友。他们都喜欢杰弗瑞,因为他是如此的友善。他喜欢帮助他的朋友。如果彼得的球卡在树上了,杰弗瑞会把它弄下来。“谢谢,杰弗瑞。”“噢,不客气,彼得。”如果玛丽受伤了,杰弗瑞会带她回家。“噢!我的腿!”“玛丽,你怎么样?让我扶你起来。”“哎唷!痛。我不能走了。”“我送你回家。”“谢谢,杰弗瑞!”  相似文献   

12.
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儿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儿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你爸爸和你妈妈才会结婚!”…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是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一个话题。吃饭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我喜欢吃鱼”,或是说“我喜欢吃这个菜”,而且还会说出许多理由。朋友聚在一起闲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你可能会说“我喜欢看书”,他或她可能会说  相似文献   

14.
老虎的胡须     
一天,一个名叫云鸥的年轻女子来到山中一位隐士住的地方寻求帮助。这位隐士是一个声名赫赫的圣人,会施魔法,会酿魔液。云鸥进到他的屋子里时,隐士没抬眼睛,只是依旧盯着壁炉,问道“:到此有何贵干?”云鸥说“:噢,大圣人,我非常苦恼!给我酿一杯魔液吧!”“好,好,酿一杯魔液!人人都需要魔液!我们能用魔液普度众生吗?”“大师,”云鸥答道“,你若不帮我,我真要迷失方向了!”“好吧。什么事令你如此苦恼?”最后,隐士总算愿意听她讲了。“是我的丈夫。”云鸥说,“他对我一向很好。过去三年里,他离开家跟着部队一直打仗。如今他回来了,却不怎么和人…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会,当然会!我们每天都要说话哩!”同学们谁听了都会这样大声喊。王亮同学这样记载他与妈妈就试卷签字的一次不愉快的对话:我望着妈妈,终于鼓足勇气从书包里拿出那张考试卷:“妈妈,给您,帮我签签字。”妈妈竟连头都没抬一下。我只好把考卷展开在妈妈眼前。妈妈放下书,看了看:“考得不好,是不是?”“嗯。”我赶紧把想好的词儿一股脑儿倒了出来,“你看,我现在学习退步了,全都怪我们班上那个‘木头疙瘩’李刚。本来我工作就多,老师又分配我帮助他。这下可好……我不想干了!”王亮把一腔怒气、满腹怨恨都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位妈妈对我说:“马老师,我感觉我特别失败。我儿子特别恨我们,他看我们的眼神特别凶狠。”我问:“你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她说:“我们俩脾气都不好,孩子犯错误基本上都是惩罚,打骂一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他写的日记,他说他希望我们早点死,长大了以后绝对会加倍地报复我们。”  相似文献   

17.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18.
俞群 《幼儿教育》2000,(12):35-35
家长的问题:我的孩子已满四岁了,各方面的发展都不错,尤其是口语表达,反应很快,讲起来振振有词,有时连大人也说不过他。比如,我们平时老教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有一天吃完饭,碗筷太多,我请他帮忙收拾一下,他没有动,却反问我:“妈妈,你不是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吗?”问得我哑口无言。而在他需要你帮忙时,比如收玩具,他会说:“妈  相似文献   

19.
听说要救我们出去,我万分高兴,巴不得立刻动身。但是想到老疯子说过的话,不禁又为阿螺、鹅女他们担心,想留下来帮助他们。一直沉默不语的佳和突然说:“我看死心塌地跟着老疯子的只有老大一个。”阿螺点头说:“他是老疯子的侄子。老疯子整天说,他死后会把这份家当传给这唯一的亲人。还立了遗嘱呢。”佳和又说:“你们为什么不离开这里,跟我们一起回去?”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旅程     
任瑞珍 《家长》2011,(11):11-13
小明是班里的贫困生,他的父亲体弱多病,没有手艺,母亲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行动困难,只能靠拐杖缓慢走动,他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哥哥。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债台高筑,家庭特别困难。学校想方设法帮助他,让他享受政府对贫困生的补助、好心人的救助,让他参与学校开展的师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在班里,我也引导学生多关心他、帮助他。但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和同学关系一般,显得有些孤单。后来,很多同学都向我反映:“我们都照顾小明,可他觉得我们帮助他是应该的,就好像是别人欠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