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福尔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幻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评论界和读者所忽略。事实上,这部小说是一部奇特的玄学侦探小说。它具有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既是悬而未决的迷案小说又是自反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均反映出作者的“失踪”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2.
吴赵萍 《海外英语》2014,(22):209-210
约翰·福尔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幻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评论界和读者所忽略。事实上,这部小说是一部奇特的玄学侦探小说。它具有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既是悬而未决的迷案小说又是自反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均反映出作者的"失踪"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自从"先锋文学"兴起以来,"元小说"这个概念就在创作与评论界不胫而走。有人说"元小说"是有意暴露小说虚构行为的小说,有人说"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有人说"元小说"就是把传统小说的形式当作内容来叙述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马桥词典》自发表以来,评论界一直对它褒贬不一。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态度,指出《马桥词典》一反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独创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在宏观审视韩少功的创作道路上,发掘出韩少功在文学上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对文学的寻根。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语境里,文学向边缘优、世俗化陷落的过程中,先锋小说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困境。对此,以余华后期的两部小说为例,对其从形式向内容回归这一显著的趋势进行辩析,并指认了先锋小说突围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一直都是新时期评论界争议极多的作家。然而其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道教文化影响是不容质疑的。道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小说创作中是坚忍忘我的“山石”式写作姿态、女性崇拜与对清丽阴柔文风的推崇几个方面,这样的选择与其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但在贾平凹80年代的改革小说中,他对时下忧患的关注与他“出世”,“忘我”的道教思想产生了冲突,因此极富道教神秘色彩的民风民俗就成为他化解冲突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作家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这部小说不但没有得到苏联文学评论界应有的估价,而且受到某些权威学者不切合实际的指摘,因而埋没了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与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详细介绍内容入手,通过作家写作思想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反驳国外学者对这部小说不公正的指摘,进一步揭示作家创作的真正意图和小说的重大意义.达到介绍文艺作品,提出个人见解,引起学术界重视并展开讨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原在文本形式上的超验性,表现在元小说的叙事技巧、第二人称叙事等,评论界将之称为马原叙事圈套。从马原西藏系列小说超验性文本形式下的内容入手,可将其划分为藏文明的入侵者、自由虔诚的守护者、和谐的文化共存状态三个内容层面,由此可以分析马原西藏系列小说内容上的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7,(2):73-75
《独药师》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充斥着矛盾。形式上作者运用了二元对立的写作方式,将"非虚构"与虚构巧妙运用于文本;内容上小说中到处都是矛盾的个体以及相互矛盾的主题。对于矛盾的原因,除了作者对于写作方式的大胆运用外,还与作者自身的时代差异以及儒道文化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这些矛盾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更是将小说主题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语境里,文学向边缘优、世俗化陷落的过程中,先锋小说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困境。对此,以余华后期的两部小说为例,对其从形式向内容回归这一显著的趋势进行辩析,并指认了先锋小说突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 1850—1904)的小说《觉醒》(1899)被誉为女性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觉醒》的结尾部分,女主人公艾德娜以投身大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艾德娜自杀的意义和价值在文学评论界一直充满着争议。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一种对命运消极的妥协,有的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无论对小说的结局有着怎样不同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琼瑶的小说一直被评论界视为言情之作,实际上它与言情小说相去甚远;而在明清描写文人理想的小说创作中似能找到其渊源.琼瑶的小说以真善美为内核,以男女爱情为外饰,为少男少女和准家庭妇女描绘了他们憧憬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3.
既然文体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审美规范,既然文体是文章艺术特征和外在形式的体现;那么,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不考虑到文章的文体特征,做到“胸中有文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有文体感的文章,写小说就是小说,写论文就是论文。写作时必须考虑到文体特征,也就是说,文体对写作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贯穿在写作的全过程,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觉醒》是一部很有争议的作品,一出版之日就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现在,评论家在认同肖邦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时,亦从不同的视角懈读此小说。本文拟从象征手法分析其女性象征意义.以拓宽小说的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作家和读者的写作审美和阅读需求在不断演进和提高,小说传统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也有了内容及形式的自我更新,小说诸要素的弹性伸缩在扬弃、创新中不断进行着,促使着小说发展的异彩纷呈,丰满着小说写作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都市的童话——论琼瑶小说的理想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瑶的小说一直被评论界视为言情之作,实际上它与言情小说相去甚远;而在明清描写文人理想的小说创作中似能找到其渊源。琼瑶的小说以真善美为内核,以男女爱情为外饰,为少男少女和准家庭妇女描绘了他们憧憬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朱亚梅  郝玉英 《海外英语》2012,(19):224-225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离散文学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主题。该文通过对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进行的详细文本分析,探究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里沉重的历史书写和华裔群体所负载的沉重的心理及文化创伤。  相似文献   

18.
在德里罗的众多小说中,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作为创作的分水岭.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通过对小说《白噪音》中消费文化、科技与死亡、宗教世俗化等多个主题进行分析.更深刻更全面地再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离散文学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主题.该文通过对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进行的详细文本分析,探究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里沉重的历史书写和华裔群体所负载的沉重的心理及文化创伤.  相似文献   

20.
林福泰 《时代教育》2009,(9):257-258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重形式轻内容,使得学生文章的内容质量一直很低.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写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提出把过程教学法应用到写作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体验到英语写作的乐趣,进而真正达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并详细介绍了应用过程教学法进行课堂写作活动的各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