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宜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课堂生活,归还学生的学习权利,营造和谐氛围,激活学生合作潜能,创设研究情境,催发学生探究热情,另外在更新理念、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忘秉承传统,以免陷入为讨论而"讨论",为开放而"开放"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语综合性学习”开拓了语学习的新领域,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因而学生有了极大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的“工作成果”常常会给老师一个惊喜,但开放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只“作壁上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过于“开放”,除了活动作个开场白和小结外,其余都让学生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贵在通过讨论、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和拓宽,通过讨论、交流,甚至是争论、辩论,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建构知识,掌握方法,逐步学会学习。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合作讨论学习的环节,但有的学生不会合作学习,讨论离开了重点,甚至出现多数学生借合作学习,滥竽充数,说无关的话,做无关的事,使合作学习中的“讨论”环节名存实亡,落实不了“合作”这一实质性环节,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要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段教学目标中多次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探究一合作”学习方式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探究一合作”式学习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互动;精讲释疑。深化新知;及时训练,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6.
谷中艳 《现代语文》2008,(11):72-73
新课标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活力之源在哪里?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7.
李峰 《现代语文》2005,(4):57-58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悄然兴起,课堂讨论也成为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使知识精确。”可见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辩,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使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目的,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的所谓“让课堂活动来”,笔者认为应该是以开放、探究、自主为主要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形式。现今,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它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我们谋求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课堂教学整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形成四种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模式,其基本程式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合作讨论、形成结论——应用巩固、自我创造——课后探究、深化技能;“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其重点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其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超前断后——引导自主学习”模式,其程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陆海林 《广西教育》2009,(20):14-14,2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改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模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创境设问,明确任务”-“组织引导,个体探究”-“讨论互研,合作共探”-“检测探究,明理笃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服务。本人结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教学大纲上所列的知识点、语法点进行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效果甚微。而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不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症状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时代主题。于是,当前语文课堂一改往日“读书少、感悟少、提问多、分析多”的阅读教学怪病,而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独立自主学习为主线,借助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的有效合作学习形式,成了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的天堂。然而,“物极必反”,笔者发现,由于过度强调“主体性”、“讨论合作”、“尊重学生”等,课堂合作学习出现了三大症状: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探究既是语文能力,又是语文学习方法。所谓探究式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笔者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就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将作文融入教师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试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中这样写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大亮点,小学语文教师也正在竭力地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形成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 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取长补短、相互完善,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直接影响着“讨论式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